第359章 再苦1苦底層好了!(2 / 2)

“大秦看似走在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但需要錢糧的地方太多,大秦根本就填補不上,隻能在勞民傷財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軍隊是大秦坐穩天下之根本。”

“除始皇外,絕不會容許任何人染指,誰敢染指誰死。”

“然就是這種情況,你一個儲君,不僅染指了軍權,還在軍中推行了‘士官轉職’,你真以為是你建議得當?”

“不是。”

“是始皇看出了這個問題。”

“想借我之力,借你之手去改變。”

“士官轉職,本質是在借行政手段,降低軍功爵製的支出。”

“繼而為朝廷騰出額外的財政。”

“從而保證改革繼續。”

聞言。

扶蘇若有所思。

他自然知道士官轉職眼下並沒有減低支出,但日後再有士官升爵,朝廷卻是不用額外再封賞田地錢糧了,隻需將他們安排在地方上,越是高爵,朝廷給出的封賞就越高,隻是相較龐大臃腫的軍功爵體製,這點變化,依舊是微乎其微。

除非將士卒放回去。

一念至此。

扶蘇眼中露出恍然之色。

他直到現在,腦海才終於串成了線。

嵇恒將樊噲等人安排進軍中,其實就是想借他們之口,將大秦的軍隊變化傳至天下四方,以便日後吸引更多關東人進入,而隻要士卒數量多了,朝廷便可將這些駐守的士卒分批次遣回,如此一來,很多放在過去能晉升爵位的士卒,隻是到時就退伍。

如此一來。

軍功爵製下財政的壓力便大減。

士卒因隻需服役固定年限,也不會有那麼大怨念,朝廷少了支出,而士官很大部分還能轉職出去,朝廷在軍功爵製上的支出將會大幅降低。

而騰餘出來的錢糧,便能繼續用在改革上。

這一切其實都旨在節流。

扶蘇道:“先生大才,通過實際放權讓利,實現一舉多得之策,不僅打壓了貴族跟士人,降低了天下培養官吏的難度,還讓關東秦人跟關中秦人的隔閡不斷減輕,更重要的是為朝廷節省了錢糧。”

嵇恒搖頭。

他臉色很嚴肅,沉聲道:“這一切看似很美好,也的確算得上一舉多得,但想將這一切落實,都是需要時間的,甚至還需要支出更多的錢糧,而大秦很多政策是不能停下的,所以在接下來幾年,大秦的財政隻會越發捉襟見肘。”

“甚至是越發窮困潦倒。”

“入不敷出是必然。”

“最終的苦難都會落到底層黔首身上。”

“苦一苦底層。”

“這一句話說出來很容易,做到也很簡單,但底層並非真能一直忍受這樣的壓迫,早晚有一日會支撐不住的,到時天下皆反,滿地烽火,也就會成為現實了。”

扶蘇臉色微變。

嵇恒輕嘆道:“大秦也沒有退路,不繼續咬牙硬挺,前麵的堅持就會化為烏有,但繼續堅持,隻會讓底層越發憤懣不滿,怨聲載道,不過按現在天下的情況,隻怕大秦等不到塵埃落定的時候,天下就已經反了。”

“所以啊。”

“大秦走的道路沒有錯。”

“錯在了沒有財政盈餘,沒有財政盈餘的改革,便是一場豪賭,賭底層民眾的忍耐度,賭朝廷能支撐到一起完成,但這種豪賭,往往朝廷都賭不到最後,因為對朝廷不滿的,並非隻有底層,還有舊有勢力,他們互相裹挾之下,大秦根本拖不到那麼久。”

扶蘇沉默。

他雙拳緊握,眼中滿是不甘。

但最終,他輕嘆一聲,無力的鬆開了拳。

大秦錯了嗎?

沒有。

革新天下是大秦唯一能走的路。

但底層又做錯了什麼?

也沒有。

他們唯一的錯,或許便是生活在了現在的大秦。

現在的大秦為了推進天下改革,不得不疲於奔命,不得不勞民傷財,不得不橫征暴斂。

大秦同樣沒得選。

他苦笑一聲,神色頹然道:“先生高見,天下的確如先生所說,各方疲憊,隻是大秦已是如履薄冰,再想要求大秦輕稅簡政,根本就做不到,大秦的體製就意味著大秦需要一個龐大的治理體係。”

隨即。

扶蘇似想到了什麼。

他猛地看向嵇恒,凝聲道:“所以先生再度把目光放在了鹽鐵上?放在了地方的豪強上,之前朝廷通過鹽鐵,獲利頗豐,若是能通過震蕩地方,讓一些豪強伏誅,朝廷也能借此籠獲大量錢糧。”

“以此來減少對底層的加征?”

嵇恒點了點頭。

他沉聲道:“天下任何改革觸動的都是利益,若是朝廷沒有拿出足夠的錢糧,根本就沒有辦法推動下去的,所以想將這次政策推行下去,隻能砸下去更多錢糧,而朝廷沒有錢糧,那便隻能想辦法搞錢。”

“鹽鐵是天下暴利。”

“但暴利的又豈止是鹽鐵?茶葉、酒、醋、礬、商貿等同樣是暴利。”

“隻不過這些暴利目前都在‘市’場中經營。”

“為地方官吏控製。”

“因而朝廷想推動天下革新,就必須從這些暴利行業上斂財,而若是直接強推政策,朝廷對地方控製力不足,很容易適得其反,所以隻能換一個思路,做一些偽裝。”

“通過查處官吏去涉足。”

“鹽鐵為你自己設立的官署,因而很容易去查處。”

“而其他跟地方盤根錯節,朝廷想涉足進去,並不會那麼輕鬆。”

“所以得著另外的借口。”

“另外的理由。”

“這個理由便是‘修人事以勝天’。”

“借助為預防天災人禍,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在一些交通便利之處修建常平倉,對民間急需商品,進行集中屯儲運送,對外宣稱隻是應急,想做一次預防天災人禍出現後的應急演習,等真的商品到位,便直接對相應官署下手。”

“從而徹底收攏地方財政大權。”

嵇恒說的很平靜。

但在扶蘇眼裡,已看到了腥風血雨。

虛虛實實,真真假假。

通過一些似是而非的命令,調動地方官吏運送物資,等朝廷控製了足夠數量的物資時,便以雷霆速度對地方出手,繼而收回過去流落到地方的財政大權。

隻是這一切恐也要耗費不少錢糧。

扶蘇苦笑道:“這恐還得苦一苦底層民眾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