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七日後,鹹陽。 朝堂上。 扶蘇以儲君身份代理國政,主持大朝。 秋收已結束。 按照以往的慣例,這次朝會的重心,都是九月末開始的全國上計,隻是眼下殿內卻顯得有些低沉,朝會頒布的各項政策措施,也很快就得到了認同。 並未如過去一般爭議一陣。 顯然。 朝堂眾人的心思都不在朝會上。 而在另外的地方。 對於朝堂的情況,扶蘇心知肚明,也知曉這些人在等什麼,不過他並不急切,按部就班的,將朝會主持完畢。 等相關商議事宜結束,扶蘇頓了一下。 他向殿下望去。 殿內到場的官員數量並不少,隻是相較過去,人員並不算的齊整。 還有不少官員仍在巡行的歸途上。 扶蘇沉聲道:“接下來,朝堂便要著手準備一年一度的上計大會了,地方相關官員也都會陸續到達鹹陽,此等大事,還請諸位大臣多加費心。” “扶蘇拜謝。” 以馮去疾為首的朝廷大臣連忙道:“臣定竭盡全力,絕不負殿下所托。” “請殿下放心。” 聞言。 扶蘇點點頭。 隨後,他將目光看向杜赫,眼神頗為意味深長。 扶蘇開口道:“近日.朝中一直有傳言傳出,說杜赫少府將告老還鄉,這則傳言,扶蘇同樣聽到了,隻是扶蘇起初並不敢置信,杜赫少府分明身強力健,哪有半點虛弱模樣?” “因而並未將此放在心上。” “但就在昨夜。” “我收到了陛下發來的詔命。” 扶蘇幽幽一嘆,凝聲道:“杜赫少府竟真向陛下遞交了辭官書,當扶蘇看到相關言辭時,也不禁大為震恐不安。” “杜少府執掌少府,替大秦處理經濟之事多年,為陛下之股肱大臣,而今大秦百廢待興,朝堂也正值用人之際,杜少府這一封辭官書,實讓扶蘇有些難過驚慌。” “杜少府,你當真要辭官嗎?” 扶蘇似依舊不敢置信,再度詢問起了杜赫。 杜赫卻是坦然,拱手道:“老臣之辭官書,業已多日前送至陛下手中,而今陛下之詔令恐已發回,杜赫臨時決定,的確有些不妥,但老臣確實年高力衰,若是繼續主持經濟大政,隻會越發不濟,朝廷萬象更新之時,老臣又豈能再拖朝廷後腿?” “臣當年特曾跟隨陛下,橫掃八荒,一統六合,當時是何等之英氣。” “而今體弱年老,僅一蒼髯老人。” “實在不值得委以重任。” “若繼續待在少府之位上,臣心中隻會更加惶恐,急流勇退,也是臣早就決定的,人生得遇陛下,能在大秦大施拳腳,杜赫已十分感恩,又豈能再屍餐素位?” “園林桑麻。” “又何嘗不是人生之幸?” “我杜赫一生已足矣,還請殿下勿要再挽留。” “杜赫的辭官之心已決。” “請殿下恩準。” 默然片刻,扶蘇離座起身,對著杜赫深深一躬:“為圖天下大治、萬象更新,杜少府願急流勇退,實令扶蘇佩服。” “扶蘇感恩杜少府為大秦立下的赫赫功績。” “扶蘇謝少府。” “殿下!” 杜赫老淚縱橫,欲待拜下謝恩,卻被扶蘇一手扶住了。 扶蘇道:“少府為大秦從事經濟之事數十年,於國於民都有大功,大秦得以一統天下,都跟少府權力操持有關,而今少府欲退下,扶蘇又豈能讓少府再行這般虛禮。” 杜赫顫巍巍行禮,正要說話,扶蘇卻一揮手高聲道:“始皇帝詔命。” 一語落下,全場肅然。 扶蘇站定,肅然道:“致仕少府杜赫,以徹侯之身歸鄉,鹹陽府邸仍予保留,食邑加封八百戶,著內史郡每年依法奉之。” 杜赫朝著空蕩蕩的帝座叩拜道:“臣杜赫叩謝陛下。” “陛下萬年。” “大秦萬年。” “老臣退了。” 望著杜赫大見憔悴的身形,扶蘇心中也百感交集。 他伸手將杜赫扶起,對著杜赫深深一躬,低聲道:“為圖天下大治,扶蘇不得已也,還請少府莫要怪罪。” 杜赫釋然一笑。 他淡淡道:“殿下多慮了。” “君臣一場,步步走來,其勢難免。” “老臣隻望殿下,日後以國事為重,為天下蒼生為念,莫要辜負了萬民。” “扶蘇謹記。”扶蘇拱手道。 杜赫點點頭。 他轉過身,麵向其他大臣,朝眾大臣拱了拱手,笑著道:“諸位大臣,你我共事多年,而今我杜赫終於要退下了,日後朝堂大事,就拜托諸位了。” “杜赫走了。” 杜赫的離別之言很簡單。 但又很坦率。 說完。 他將頭頂的官冠取下,腳步輕快的朝殿外走去。 就在這時。 扶蘇才鄭重的問到了一件大事。 “杜少府去官,但少府不可空缺,杜少府,不知何人當為少府?” 一語落下。 杜赫腳步當即一停。 殿內其他大臣的目光也都看了過去。 不少人也不由心神一緊。 甚至暗自打量了殿內其他幾人,眼中露出一抹謹慎跟敵意。 少府乃重職。 而今朝堂上不知多少大臣盯著。 都想要入主少府。 因而在這種時候,杜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少府的人選,造成不小的影響,很多人都心神緊張的看著杜赫,唯恐杜赫說出其他人的名字。 杜赫麵色微沉。 他轉過身,淡淡的掃向全場。 目光在令狐範、召平等大臣臉上掠過。 最終。 他搖了搖頭,苦笑道:“對少府人選,杜赫並無想法,隻要治道之見跟天下大勢相合,以國家為重,以秦法為決,還精通算術,臣認為便是合適的少府人選。” “但對於具體人選,還請殿下擇選。” “杜赫不敢妄加舉薦。” 說完。 杜赫朝扶蘇拱拱手,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馮去疾等人目送著杜赫遠去,隻是看向杜赫離去的身影時,眼中露出了一抹蕭瑟跟悵然。 他們日後離去時,是否也會如此體麵? 殿內。 隨著杜赫離去,氣氛明顯鬆緩不少。 令狐範等人更是暗鬆口氣,他們還真怕杜赫腦袋一熱,自己去舉薦了,那可就大事不妙了,因為他們可不認為杜赫會舉薦自己。 而今杜赫沒有開口。 而是將決定權都交給了扶蘇。 那也意味著,他們所有人都有機會,就看誰準備的更充分。 令狐範目光微不可察的掃了眼身邊的幾位大臣,他們跟自己一樣,都是少府治下主管相關官署的經濟大臣,也是他爭奪少府之位的最大競爭者。 不過,這少府之位,他勢在必得。 等杜赫走遠,扶蘇心中長出一口氣,他同樣擔心杜赫會多此一舉。 而杜赫顯然已沒有繼續摻和的想法。 扶蘇轉過身,望著殿下的百官,沉聲道:“而今杜赫少府去官,少府之職空缺,但時值九月,馬上就要迎來一年一度的上計大會,少府之位不能空缺,不知諸位大臣心中可有合適人選舉薦?” “諸位大臣可暢所欲言。” 舉殿沉默。 並無一人開口。 但眾人都目光閃爍,顯然心中都各有想法。 隔了一陣。 殿內的氣氛更顯沉寂。 這時,終於有官員坐不住了,主動站了起來,道:“少府乃主領經濟之大臣,而今上計大會即將開始,若是從其他官署任命,恐會造成政事處理不當,因而臣認為最好還是從少府治下官員挑選,他們有相應的政事經驗,臨時上位,也不至於顧此失彼。” “請殿下明鑒。” 扶蘇道:“少府之位乃統領全國經濟之職,事關重大,當由朝堂百官決定,不能貪圖一時之快,一時之利,而且少府治下官員同樣在挑選範圍內。” 聞言。 眾人麵露異色。 扶蘇這番話,說明少府挑選,並不會拘泥於少府治下官署。 那朝堂上能競爭的官員可就多了。 令狐範、召平等人眉頭一皺,眼中露出一抹凝重,但他們麵上並無任何異色,依舊是眼觀鼻,鼻觀心,仿佛對這些沒聽到,也沒有主動自我引薦,就安靜的坐在殿內,好似在等著其他人為他們開口。 果不其然。 在安靜了一陣後,再度有官員站起。 五大夫趙亥道:“臣認為少府之位,長史令狐範最為合適,令狐長史在少府任職多年,對經濟之事素來精通,過去在少府也多有建樹,更重要的是,令狐長史在少府內諸多官署都有過任職的經歷,對少府各方麵的情況,都有較為全麵的了解。” “故臣舉薦長史令狐範。” “請殿下明察。” 這時。 現任鐵官司馬欣開口道:“臣認為少內令召平最為合適,召長史主管的少內,對經濟官署的政事基本都有參與,而且也是過去殿下‘官山海’,最直接的上屬官署,對於天下形勢,一直都有著較為清晰的判斷,因而臣認為召平長是更為合適。” 隨著趙亥跟司馬欣的開口。 殿內越來越多朝臣開始舉薦起自己看好的大臣。 一時間。 大殿內嘈雜一片。 眾朝臣各說紛紜,各自說著自己舉薦的人選,到最後甚至互相攻訐,各自揭短,場麵好不精彩,若非胡亥在場,甚至都可能打起來。 麵對下方的嘈雜局麵,扶蘇似早就習以為常。 隻是靜靜的看著。 令狐範、召平等大臣,此刻麵色有些難看。 但也並未多說什麼。 隻是看向同樣準備充分的幾人,眼中帶著幾分冷意跟敵視。 隻是在朝堂上,眾目睽睽下,自不會輕易表露出來,而且直到這時,他們都沒有輕易下場,作為少府治下的經濟大臣,若是主動開口,難免有點掉了身份,還容易遭到群起而攻之,他們在朝堂這麼久,自是深諳此道。 若非萬不得已,絕不會輕易開口。 依舊穩坐著。 馮去疾看著殿內亂象,也是不由搖了搖頭。 他沒有攪合進去的想法。 隻是目光卻微不可察的撇了眼張蒼,他現在很好奇,張蒼何時會下場?又會以什麼形式下場?當日他跟杜赫見麵,杜赫私下就給他說了。 張蒼恐才是少府的最有利競爭者。 理由也很簡單。 他是殿下最堅定的擁躉。 張蒼過去主管上計,對經濟之道很是精通,加之扶蘇對經濟方麵,看的越來越重,自不會讓少府這個重職旁落,所以張蒼定會去爭這個少府之位。 他原本以為是杜赫引薦。 但杜赫臨走時的那番話,分明就是不想摻和其中。 杜赫不舉薦,還能誰去舉薦? 扶蘇顯然不會下場,他作為儲君,若是自己舉薦,恐會又失公允。 也會讓一些官員寒心。 日後張蒼就算入主少府,恐也會遭到各種針對,這顯然不是扶蘇想見到的,但除了扶蘇、杜赫,朝堂大臣還有誰能舉薦,能又如此說服力,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甚至能一錘定音的? 他心中不解。 不過他也不是很在意。 在事情沒有明晰之前,他都不會輕易開口的。 而今隻需坐看朝中雲卷雲舒。 到時。 一切就明了了。 扶蘇同樣麵色沉穩。 仿佛對少府之位的人選,並無什麼想法,隻在等朝臣最終的商議結果,但若是仔細觀察扶蘇,卻是能發現,扶蘇的目光不時會看向殿外。 仿佛在等著什麼一樣。 一旁。 張蒼則是麵露苦澀。 他說實在話,是真不想去爭。 若論才學,他自認高出其他人一等,但朝堂之事,又豈能隻看才能? 僅從殿內的局麵來看,少府治下的這些經濟大臣,暗中都結交了不少官員,若是自己這時截胡,恐就真成眾矢之的了,日後的麻煩又豈會少? 想到自己將要麵對這些經濟大臣,張蒼心中就不由暗暗叫苦。 甚至。 他很希望自己競爭不上。 這樣自己或許就能僥幸逃過這劫了。 隻是以他對扶蘇的了解,此事多半還有後手,有心算無心,何況扶蘇還是儲君,又豈是下方這些臣子能夠勝的? 張蒼垂下頭,臉皺成苦瓜。 就在朝臣互相爭執不下時,突然殿外想起一陣腳步聲。 瞬間。 也是引得朝臣注意。 魏勝快跑幾步,到了殿門口,高聲道:“李斯丞相送來文書,力薦其同門師弟張蒼,為少府。” 說完。 便將這份文書遞到了扶蘇手中。 一時間,全場皆寂。 (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