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這話怎麼講?”蕭何好奇的看向劉季。 劉季緩緩站起身,在室內來回踱步,淡淡緩緩的道:“在治國方略方麵,我並沒有你這般深刻,所以我也不會從這方麵去想去考慮,但就為人方麵,我的確察覺到了一些異樣。” “為人?”蕭何跟曹參對視一眼,眼中皆露出一抹驚疑。 劉季點頭,他轉過身,笑著道:“方才曹參兄弟的話裡,其實透露出一個信息,就是這次鹹陽的變化主要來自於兩人,一為殿下,二為張蒼。” “對於張蒼,我們了解不多。” “但從僅有的了解中可知,張蒼是荀子高徒,跟大秦現任丞相李斯師出同門,而荀子是儒家大儒,秦儒相輕,一般的儒生根本就不會仕秦,也打心眼裡看不起秦,而李斯跟張蒼,卻都選擇了仕秦,這便說明他們其實並無尋常士人的偏見。” “再則。” “我跟蕭何過去曾進入到事務府。” “而之所以能進入,也是經由張蒼的舉薦。” “說明張蒼這人不拘一格,並不太在意出身跟門第,眼界跟目光都很是高遠,絲毫不為朝廷舊有的局勢所限製。” “這人是有求變革新之誌向的。” “所以接任少府之後,便開始大舉革新,或許是情理之中。” “但這些終究隻是些猜測。” “算不得真。” “然這些事歸根到底,其實還是看的殿下。” “張蒼隻不過是推到臺前的人。” “而殿下真的是一個急躁、急於求成的人?” “答案是否定的。” “殿下並不急躁,甚至還有些慢條斯理,一切都是謀而後動,很少會將自己置於這般險要的處境,方才曹參兄弟的話,也證實了這點。” “朝廷跟匈奴緩和關係。” “並不意味著雙方就此兵戈止息。” “而是在整體平緩之下,局部沖突不斷,所以才會設立軍官學院,為的便是進一步提升邊疆將士的實力。” “由此也可以看出。” “殿下並不是突然沖動而為的。” “而是經過有意的算計,隻是殿下的算計,並不怎麼為外界知曉,也不怎麼會主動揭露出來,對於北疆的情況,朝廷或許還會公布一二,而涉及到關東的,恐隻會淺嘗輒止。” “不到最後關頭,都不會暴露出來。” “為的便是更進一步。” “若是繼續將時間拉長來看。” “這軍官學院最終培養的軍官,同樣也契合殿下推出的‘士官轉職’,而士官轉職後,最終都要去地方為官為吏的,然而天下哪裡還能騰出多餘的官職?” “必然隻能從關東著手。” “所以.” 劉季口氣突然放平緩不少,語調中蘊藏著一種幽深的忌憚。 他繼續道:“這些倉庫看似對六國貴族日後叛亂大有裨益,但若是換個角度,未嘗不也方便了朝廷日後的鎮亂?” “從殿下跟張蒼兩人過往的行事風格來看。” “這次的事不會是無的放矢。” “恐是有意而為。” “隻不過故意遮掩了很多事實,也有意在掩蓋一些後續舉措,為的就是提防我等,避免讓我等探知到實情,繼而破壞了殿下後續計劃。”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 “朝廷的確想通過‘開源節流’去盈餘下一些錢糧。” “無錢萬事難。” 蕭何跟曹參若有所思。 曹參凝聲道:“那以劉季你的看法,殿下對關東會做什麼布置?” 劉季苦笑一聲,摸了摸鼻子,無語道:“我又不是殿下肚裡的蛔蟲,哪知道這麼多,而且我若是都知道了,猜出來了,天下能猜到的人就更多了。” “那還算什麼機要?” “說的也是。”曹參尷尬的笑了笑。 “那如果沒有呢?”蕭何道。 “沒有。”劉季冷笑一聲,滿不在乎道:“那就各回各家,大不了收拾東西回沛縣就是。” “我們本就沒想過跟秦廷共生死,到時候生死有命,不過就六國餘孽現在的情況,多半難成氣候,就算關東真出了什麼狀況,大不了將這些倉庫重新推平。” “這對朝廷也不算什麼難事。” “我現在好奇的反而是殿下究竟想做什麼。” “這麼大費周章,所圖一定很大。” “但圖的是什麼呢?” 劉季眉頭一皺,有些想不清楚。 蕭何苦笑著搖頭。 他同樣也想不明白。 這時。 之前給劉季開門的婦人再度進來了。 她手中端著一個木盤,上麵擺放著一條鱸魚,還有一個酒壺。 見狀,劉季眼睛一亮。 他拍了拍自己肚皮,笑著道:“等這頓飯,我可是等了不少時間,今早更是空著肚子趕過來的,今天可要好好的吃上一頓。” “哈哈。”蕭何大笑一聲。 三人沒有再談政事,邊飲酒邊說話,漫無邊際的說開去了。 劉季本就帶著一些流痞氣質,獨特的痞氣語言又多見諧趣,室內不時傳出陣陣笑聲。 就在三人吃飽喝足之時,門外再度響起了敲門聲。 這次是傳信的小吏。 這名小吏將朝廷分發下的令書,交到了蕭何手中,便直接離開了。 蕭何站在門口,將這份令書打開,看了幾眼,眼中露出一抹異色,隨後麵色復雜的回到了室內,見蕭何如此模樣,劉季好奇道:“那小吏又傳了什麼消息?” “朝廷進一步放鬆了對關東的控製。”蕭何神色微異道:“將在關東征發士卒。” “這次征發的士卒跟過去強行服役的不同,而是要去到邊疆,跟關中士卒享受同等的對待,若是在軍中獲得爵位,同樣可享受‘士官轉職’的對待,另外,這次的征發並不強製,一切看自願。” 聞言。 劉季跟曹參都不由一愣。 朝廷征發士卒,何時有自願一說? 不都是強行征發嗎? “這恐沒多少人會去吧?”曹參下意識道。 蕭何點頭道:“主動前去的人不會多,一個縣能有幾人,恐都頂天了,但這或許就是朝廷想要的,為的便是推廣在軍中的那一套‘士官轉職’,若是方才劉兄說的沒錯,邊疆大規模戰爭沒有,小規模沖突不斷,這些主動前去的士卒,或許還真能得到不少機會。” “這麼說來。” “之前樊噲去軍中,似的確很明智。” “等樊噲兄弟這一批受到提拔,以及這一批主動前去的‘士卒’得到提拔,關東恐會有更多‘有誌之人’加入,到時殿下推行的很多政策,也就由此深入人心,並為關東民眾接受並認可了。” “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曹參不由感慨道:“殿下似真的在放寬對關東的諸多限製,也一直在有力推進‘平等對待’、‘一視同仁’,士官轉製已推行一年有餘,已有不少士卒去到了地方,隻是在關東的傳播力很小,若是等到樊噲這一批,及這次主動前去的這一批下去,這條政策恐就真會家喻戶曉。” “更會讓不少底層民眾趨之若鶩。” “千金買骨,取信於人。” “而殿下的做法明顯更為高明,讓實打實的受益者,替朝廷去宣揚這些政策,當然效果也會更加斐然,也會更得民心,長此以往,關東人心集附,大秦或許真就江山鞏固了。” 蕭何頷首。 他心念一動道:“或許這才是殿下的真正目的,通過放緩跟匈奴的關係,借匈奴之手,來加快促進各項政策的推進,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朝廷目前明顯是耗得起的,朝廷的實力也在匈奴之上,這點風險對朝廷而言,也算不得什麼。” “隻是關東真就像劉兄說的一樣?” “就為騰些錢糧?” “或者逼六國貴族士人犯錯?然後朝廷順藤摸瓜,再度清理一下地方官吏?” “真就這麼簡單?” “而且朝廷對北疆似也太過倚重了。” 劉季輕笑一聲,不在意道:“想那麼多乾嘛?現在焦慮的不是我們,而是那些貴族跟士人,他們現在比我們更想弄清楚朝廷的意圖,而今隻怕是急的焦頭爛額,各方打聽。” “哈哈。” 劉季看得很淡定。 他們眼下是朝廷官員。 看不懂就看不懂,他們隻需做好自己分內事就行。 到時就算出了什麼事,也怪罪不到他們頭上,反倒是六國餘孽,卻必須要想方設法弄清楚,扶蘇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不然睡覺恐都睡不安穩。 聞言。 蕭何恍然大笑。 “劉兄,說的極是。” “現在急的當是六國餘孽跟百家士人。” “而且馬上入冬了,留給他們打聽消息,或做出針對的時間,已沒有多少了,若是不能想清楚,最終殿下順利推進下,六國餘孽恐會越發焦急。” “到時忙中出錯,也未嘗不會發生。” 劉季笑著點頭。 他對這些根本就不急。 能想明白最好,想不明白就那樣。 他就一地方官吏,那顧得上這些朝廷大政。 能把地方治理好就不錯了。 有了劉季的提醒,蕭何跟曹參也放鬆下來。 十月下旬。 一份征兵告示張貼在了關東各大城門旁。 隻不過路過的民眾,見到是征兵告示,僅僅看了個開頭,就逃也似的離開了,生怕走的慢一點,被一旁的官吏盯上,最終被強行征發服役去了。 東海郡,淮陰縣。 城門口的告示已張貼了數日。 依舊無人問津。 官府也並未就此在意。 似乎隻是例行公事的張貼出來。 而見到官府似並沒有強行征發服役,四周的農人也都暗鬆口氣,但不少人依舊時刻警惕著,唯恐那一日官府突然到訪,直接將自家良人召去了。 此刻。 城門外。 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望著城頭張貼的告示,眼中不禁泛出了亮光。 “北疆征兵。” “享關中士卒同等待遇。” “若有獲軍功,三至五年內,可轉職地方為吏。” “若有戰功優異者,可入軍官學院,接受大軍將領蘇角、王離等指導。” “.” 青年將告示上的內容一點點的讀出來。 眼神卻越發明亮。 僅僅一份征兵告示,對青年的吸引力並不大,但若是結合他最近打聽出來的另一件事,這份征兵告示對他而言,無疑就是一條康莊通衢。 青年立柱。 他就這麼站在告示下。 心中卻想起了自己才打聽到的一件事。 秦廷意欲跟匈奴緩和。 至於什麼暫緩長城修建這些,他從來就沒往心裡去過,他在意的也隻有‘緩和’這一條消息,而今又多了一個,便是軍官學院。 其他人避之不及的征兵,對青年而言,卻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仿佛北上入伍對他是一片光明。 就在青年憧憬著自己扶搖直上時,肚子卻咕咕咕的響了起來,青年無奈的摸了摸肚子,用力的緊了緊手中長劍,準備先去城下釣魚,以解決今日的溫飽。 順便給漂母道個別。 當青年背著劍,如過往去到城下時,有一群大娘正在河邊漂洗衣物。 見到其中一位老婦人,青年大步的走了過去,對那位大娘道:“大娘,這段時間,多謝您老人家仗義相助,今日韓信已明白自己去路,等日後我韓信出人頭地,定以十倍百倍報答。” 老婦人看韓信這幅神色,生氣道:“大丈夫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才給伱飯吃,根本沒有指望你來報答。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你前麵說你明白自己的出路?” “你準備去哪營生?” “入伍!”韓信堅定的開口。 聽到韓信的話,老婦人眉頭一皺,龜裂的手指著韓信,怒罵道:“我好心好意幫你,是想讓你振作起來,不是讓你去當兵的。” 韓信急忙解釋道:“大娘。” “我韓信既不會做生意,也沒什麼手藝,唯一擅長的就是軍事,過去之所以不願入伍,是因為入伍對我風險太大,回報太小,但這次不一樣了。” “秦廷跟匈奴關係緩和了。” “這也意味著,北疆的局部沖突不會少,我若是能抓住機會,斬殺幾個匈奴人,便能獲得爵位,到時就能直接進到軍官學院,而軍官學院是由秦軍大將統領,我韓信自認軍事能力不輸天下任何人,隻要給我機會,我便能證明自己。” “等從軍官學院離開,我或已成領兵上萬的將領。” “而大秦跟匈奴勢必有一場決戰。” “以我的才能,日後未必不能取代蒙恬,成為統領三十萬大軍的主將,等我將匈奴一舉掃滅,天下又有何人敢再小看我韓信?” “這是我現在最好的機會!” 韓信說的很快。 唯恐自己入伍的事,引得漂母不滿。 隻是任憑韓信這麼解釋,漂母根本就聽不進去。 隻認為韓信昏了頭想去送死。 見狀。 韓信臉色變了又變,最終咬牙堅持著:“大娘,韓信心意已決,絕不會變更,大娘就在縣裡等著,終有一日會聽到我韓信之名,名傳天下!” (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