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10來萬字)(1 / 1)

最新網址: 秦二世六年,三月。 冰水消融,萬物復蘇,鹹陽城中,人頭攢動,一片熱鬧景象。 大量市人湧上街頭,迎接著即將抵達鹹陽的平定天下戰亂的秦軍。 隨著城外響起一陣金戈鐵馬的嘶鳴聲,城門口也響起了鐘鼓之聲,高亢激昂的鐘鼓聲隨著鼓手的敲擊,瞬間引爆了整個鹹陽。 鼓聲很大。 響天動地。 一道黑色洪流,在領首銀盔將軍的率領下,一步步的踏入到鹹陽,大軍井然有序,就連馬匹似都感受到了此刻的肅穆,顯得鎮定不少。 最終進到鹹陽,乃至是去到的秦軍士卒並不算多。 隨著韓信進入城中,瞬間引起城中一陣熱議。 無他。 韓信太年輕了。 隻是堪堪三十出頭模樣。 “來了!” “這就是橫掃整個關東的韓信?看起來也沒什麼出奇的啊,這胳膊這手,跟我感覺也差不了多少啊,怎麼就這麼厲害。” “天生將才!” “憑借自己對局勢的判斷,在關東如入無人之境,各種戰術層出不窮,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將整個關東叛逆玩的團團轉。” “實乃我大秦又一位國柱。” “他還出生關東!” “……” 尤其是韓信出生關東,這個消息更是驚人。 城中圍觀的市人,好奇的打量著韓信,似對這位屢戰屢勝的將軍,充滿了好奇。 韓信之後是劉季。 此刻的劉季可謂是春風得意。 坐在馬上,不時向四周揮手致意,顯得頗為的跳脫跟得意。 若論軍功。 他隻是弱於韓信。 至於翁仲等人,則跟他沒多少比可性,他是從碭郡這個四戰之地殺出來的,直麵的是項籍、田儋等人的圍攻,麵對的是關東最精銳的勢力。 在項籍沒有大發神威前,劉季的評價並不算很高,隨著項籍在三晉之地連破秦軍,劉季的含金量一下被拔高了很多。 尤其麵對項籍那麼兇猛的攻勢,也隻是敗退,並沒有潰敗,還一度沒有援兵,這就顯得十分的難得。 後續在韓信的指揮下,更是配合得當,將田儋死死限製在了齊地,不能寸進,更無法幫助項籍。 最終更配合韓信圍剿了田儋。 而且在項籍沒有出手之前,劉季的功績也十分顯赫,幾乎是屢戰屢勝,他隻是沒打過項籍。 但關東這麼多將領,能勝過項籍的也就一個韓信。 故天下平定,重新審視戰局時,劉季也是為很多人注意到,不過依舊有部分人認為,劉季之所以能得到如此賞識。 跟他出身事務府有一定關係。 但軍功是實打實的。 也無人指摘。 緊隨劉季後的是兩名文士。 蕭何跟陳平。 蕭何在關東叛亂的四年多時間,在後勤保障方麵,可謂是傾其所有,若沒有蕭何的後勤保障,韓信也不會這麼快平定關東。 至於陳平。 則是在翁仲戰敗後,安撫人心,並各種出謀劃策,這才穩住局勢,拖到了韓信援兵到來。 後麵的是翁仲,周勃等人。 相較周勃的激動興奮,翁仲等秦將情緒顯得平平,這一次關東叛亂,他們其實一直打的很憋屈。 若非最終成功平定了。 不然不僅沒有戰功,恐怕還要被治罪。 一行人策馬進入鹹陽。 鹹陽宮。 扶蘇身著黑袍,端坐在高臺之上,蒙恬、馮去疾領銜文武百官,盤坐在下麵。 殿內一片肅然。 眾官員低垂著頭,目光不時望向後方,神色陰晴不定。 相較於城外的喧囂。 殿內百官,明顯氣氛有些低沉,他們很清楚,隨著韓信等人入殿,朝堂的格局也會隨之大變。 在一切都是扶蘇主導並推動的。 很早之前,扶蘇便主張天下無新老秦人之分,起初,滿朝大臣並無幾人真的放在心上,都以為扶蘇隻是借此拉攏關東出身的官員。 但這一次。 所有人都明白。 扶蘇並不僅是說說,而是真的在將其不斷的落實推進。 若非如此。 這次的關東之亂,根本不會持續這麼久,有蒙恬、李信、章邯等成名已久的將領在旁,關東生亂之初,百越沉寂,匈奴跟朝廷緩和,短時沒辦法大肆南下,直接大可直接派兵平定。 不消兩年便可橫掃叛亂,誅滅叛軍。 而這也是很多朝臣最開始的想法跟主張。 隻不過並未被扶蘇采信。 在這幾年,扶蘇對關東態度很冷淡,仿佛隻將關東叛亂,視為一件無足輕重,難以危及大秦天下的瑣事。 除了項籍大破章豨翁仲聯軍,難得在朝堂商議了一下應付之事,其餘時候基本都旨在處理其他政事。 在這五年多時間裡。 扶蘇在關中幾個郡,建立了近百間初級學室,而在去年更是特許墨家在初級學室之上,另建跟標準學室同等規格的太學。 隻不過招收標準及其苛刻。 唯有天資聰穎,且為墨家認可,並通過測驗考核後的學子,才能進入其中,關中高達五六千初級學子,最終隻有不到兩百人進入其中。 篩選比例可謂驚人。 此外。 在這幾年,墨家也從過去完全被排擠出朝堂的情況,開始有所改善,不少墨家弟子進入到了朝堂,這也引起法吏出身的官吏十分警惕。 與此同時。 在墨家為扶蘇逐漸器重的情況下,墨家弟子也爆發出了驚人的創造力跟活力。 發展出了更為先進的堆肥沃肥技術,還改良了過去的不少耕種播種技術,在這幾年,關中糧食產量已從過去一畝三四石,提升了大半石。 除此之外,對銅礦鐵礦的開采技術產量也得到了極高的發展。 如今的關中一片欣欣向榮。 這一切。 隨著少府征收上的田租,口賦有了最為直觀的體現,除了這些,關中還有了其他的發展。 隻不過並沒有糧食產量,礦物產量這麼直觀,但對關中的影響同樣不容小覷。 如今的關中生機盎然。 跟過去的暮氣沉沉、民生凋敝,人口外流有了十分顯著的改觀。 做到這一切,扶蘇隻用了五年。 這還是關東生亂的情況,因而這般功績可謂十分驚人。 不過朝臣對此體會不深,他們現在最直觀的感受就一點,大秦過去的朝堂形式要變了。 隨著韓信等人入鹹陽,這些平定關東叛亂的將領、官員,無疑會得到大力提拔重用。 這對朝堂現有局麵的沖擊是巨大的。 而且…… 若是真的去觀察這次嶄露頭角的將領官員,卻是會發現,這些人不少曾入過扶蘇的事務府。 還有就是扶蘇大政的受益者。 這也意味著,是扶蘇一手締造了當前的天下局勢,也是他一手促成了朝堂的大變。 是扶蘇施恩於下。 這些人如今風頭正盛,對於扶蘇又豈會沒有感激? 想到這。 史碌、陶舍目光微微掃過其他朝臣,神色清冷。 張蒼臉色如常。 心中其實很是惴惴不安。 其他人或許是擔心,關東官吏大量進入朝堂,會擠壓他們的權勢跟晉升空間,但他不然。 他可是一直記得一件事。 一件當年並不怎麼起眼,眼下卻十分要命的事。 當年事務府草創。 扶蘇是以他的名義去將蕭何劉季吳芮等人征入的事務府,也即是說,他對於蕭何等人是有知遇之恩的。 若是尋常時候,他張蒼再怎麼也是‘有功一件’,但現在,蕭何、劉季、吳芮等人斬獲大功,如此大功,足以位列朝堂。 那就不一樣了。 無論其他朝臣怎麼想,蕭何等人都會被認為是自己一係的,那他這原本的朝堂孤臣,一下就變成了有眾多黨羽龐大的派係。 這就很有問題了。 如此一來,蕭何等人越受重用,自己遭到其他朝臣的不滿就會越厲害,而且自己沒辦法去爭辯。 也不能去爭辯。 若是蕭何等人真跟自己表示親近,張蒼都不敢想,自己在朝堂會遭遇怎樣的處境。 更為甚的。 若是讓扶蘇生出了戒心。 他張蒼隻怕真的是想哭都哭不出來了。 張蒼深吸口氣。 不知何時,額頭已溢出了白毛汗,他趁著其他人並未注意,將額頭冷汗擦拭乾凈,又端正的坐在席上。 隻是臉色越來越緊繃凝重了。 高臺。 扶蘇淡漠的掃過臺下,百官的神色變化盡收眼底。 他並不在乎百官的想法。 甚至是樂於見到百官生出各種想法,帝王心術,便在於平衡朝堂。 不多時。 魏勝的聲音高亢的傳來。 “北原大軍裨將韓信、沛縣縣尉劉季,泗水郡郡丞蕭何……” “在殿外求見。” 扶蘇淡淡道:“宣。” 在扶蘇做出回應後,恭候在扶蘇身邊,傳話的臚傳,也跟著大聲呼喊道:“陛下有令,宣平定關東叛亂的有功之臣覲見。” “陛下有令……” 隨著七八名臚傳傳話,扶蘇有令的消息,隨之響徹整個鹹陽宮,百官肅然。 殿外。 魏勝一臉笑意,笑著道:“諸位將軍、大臣,陛下有請。” 說著。 主動伸手引出一條道。 韓信此刻也心潮澎湃,望著高大的鹹陽宮,心中也是激動萬分,對於這一幕,韓信其實想過很多次。 隻是真的走到了這裡,也不由感慨萬千,在這一瞬間,很多過往的畫麵在腦海浮現。 年少時家貧,父親早逝,跟母親相依為命,母親死後,更是掏不出給母親辦理喪事的錢財。 即便如此。 他依舊給自己母親挑選了一處又高又寬敞的墓地,想著日後那墳地四周能安置萬戶為母親守墓。 隻不過那時,並未想那麼多,接下來幾年,生活越發窘迫,更是多次跑到昔年父親舊友南昌亭亭長處吃飯,但時間一長,也是遭到了人厭,最終憤恨之下,直接拂袖離開。 而後便再也沒有回去過。 此後便到處漂泊。 最艱難時,險些餓死橋下,還是漂母贈飯,才讓自己活下來。 還有胯下之辱。 等等。 這一幕幕不斷在韓信心中浮現,最終這一切都化為了堅定的目光,他也終於實現了過去的抱負。 出人頭地! 韓信用力握拳,手上青筋暴起,隨後又放鬆下來,他深吸口氣,大步邁入到了鹹陽殿。 這個天下的權力中心。 在韓信入殿的時候,殿內其他人目光都移了過來,對於韓信,他們還是充滿了好奇。 一個關東出身的士卒。 不到七年。 就從一個無名小卒,一步步的成長到掌禦三十萬大軍的將領,成長速度太驚人了,完全不弱於蒙恬,甚至是超出蒙恬的。 蒙恬出身蒙氏。 先天起點就很高,這不是韓信能比的。 而且這幾年,他們也聽過有關韓信的傳言,韓信入伍以來,便一直以蒙恬為目標,甚至說出要掌禦天下兵馬的豪言。 過去所有人都以為韓信在大放厥詞,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如今,還有誰人敢小看這個年輕將軍? 就算是蒙恬,恐也不敢輕視。 麵對諸朝臣的目光,韓信眼中閃過一抹不悅,他不喜歡被人這麼直白的打量,因而下意識冷哼了一聲。 見狀。 百官神色微異,但也將目光移開了,畢竟是得勝將軍,心中有傲氣很正常。 唯有一人例外。 嬴斯年。 這次朝會,他也來了。 對於這個被嵇恒盛贊的將軍,他也是好奇的緊,因而得到消息,也是主動要求要來上朝。 今日得見。 隻感覺名不虛傳。 雙目如炬,意氣風發,滿身貴氣。 劉季、蕭何等人陸續入殿。 這也引得了其他朝臣矚目,隻不過相較韓信的耀眼奪目,朝臣更在意的是他們曾入過事務府。 相較於韓信的拘束,劉季則顯得很放鬆,在朝臣打量劉季的時候,劉季也好奇的盯著這些人。 完全不受影響。 蕭何一臉肅然,態度端正。 根本不敢東張西望。 片刻。 扶蘇笑著道:“這次召你們入宮,隻為了一事。” “論功行賞。” “大秦對於有功之臣,從不會吝嗇。” “韓信聽旨。” “末將在。”韓信拱手道。 “大秦將領韓信領兵有功,降臧荼、殺陳餘,誅趙歇,平三晉,定齊地,滅項籍,封淮*兩千,賞萬金。” “沛縣縣尉劉季,安碭郡,定人心,連破叛軍,禦守有方,策應有功,封沛縣,戶一千,賞五千金。” “……” (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