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0官共監之!(1 / 1)

最新網址: 翌日。 鹹陽宮。 扶蘇召開了一次廷議,商議的便是這次改製府的人事選擇。 這一次。 嵇恒起了個大早。 也是早早的趕去了鹹陽宮。 殿外。 嵇恒獨自站在末端,顯得形單影隻,而以韓信等人為首的關東功臣,則稍在嵇恒之前,但隱隱間,都跟其餘朝臣隔著一定距離。 嵇恒的到場。 自是引來了很多人關注。 尤其是前段時間城中發生的事,早就傳入到了千家萬戶之耳,自然也傳到了他們的耳中。 劉季、蕭何好奇的打量著嵇恒,對嵇恒充滿著好奇,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扶蘇對嵇恒的重視程度是在他們之上的,而且還高出不少,這自然讓他們心中很是驚疑。 他們可是平定了關東叛亂,如此功業,都沒有得到扶蘇親身相迎,更沒有得到扶蘇這麼禮遇。 嵇恒憑什麼? 還將改製之事全權交到此人之手,這更是讓他們滿心困惑,一個不在朝堂的人,來負責大秦改製,這是不是太過兒戲了? 也是否太過荒唐了?! 雖然心中滿是疑惑,劉季也好,蕭何也罷,都沒有露出分毫,隻是好奇的打量著,並未有接觸的想法。 不多時。 隨著臚傳的高聲呼喊,百官魚貫而入的進入到鹹陽宮,在一番見禮後,恭敬的坐在了自己位次上。 但現在。 嵇恒的位次不在末端了,而是一躍來到了最前端,幾近跟九卿同列,這一幕,也是落入到了百官之眼。 眾人心頭微動。 對於嵇恒在扶蘇心中的地位,又暗暗提升了一大截,此人不可小覷。 扶蘇掃過全場,將百官的神色盡收眼底,淡淡道:“這次朕將你們全部召集過來,隻想宣布一件事。” “隨著天下再度歸一,擾亂大秦十幾二十來年的六國餘孽,幾近被全部覆滅。” “天下即將迎來一個新時期。” “一個安定平穩的時期。” “然諸卿不可輕易懈怠,天下方興未艾,百廢待興,需要諸卿出力,獻計獻策的地方還很多。” “不過……” “朕即位這幾年,對於政事了解更為深徹,也漸漸察覺到,大秦體製存在著諸多問題,也嚴重阻礙著大秦日後的長久發展。” “故朕沉思良久,決心對大秦現行製度做一定斧正,讓目下隱隱跟不上天下大勢的製度,重新為天下認可,也更適合天下形式。” “此事朕其實早已說出。” “朕目前已經敲定了相關改製府的人選,今日百官都在場,就一並公示了。” “諸卿若有異議,但說無妨。” 扶蘇看向下方的魏勝。 魏勝將手中竹簡緩緩打開,聲音高亢宏亮的宣讀著:“事務府人選暫定為,主官鐘恒,佐官為蒙毅跟張蒼,下屬官員為陳平、蕭何,繚可,李左車、李二郎、公輸讓……” 魏勝的聲音很有穿透力。 即便鹹陽宮的宮殿很高大空曠,依舊清晰的落入到了殿內百官之耳,隻是聽到這份名冊,很多人都麵露驚疑,私下更有交頭接耳著。 都在表達著對名冊人選的不理解跟疑惑。 蒙毅張蒼,他們能理解。 都是陛下十分信任並依仗的人,入選其中絲毫不意外,也是在情理之中,但繚可、李左車、李二郎,這又算得了什麼? 還有那什麼公輸讓、孫蓋子,錢產,這又都是些什麼人?他們聽都沒聽說過。 殿內議論不休。 不少人交頭接耳著,詢問著裡麵是什麼人,也僅僅知曉孫蓋子是漢中官員,錢產是下邳官員。 但官員都不高。 也是知曉了李左車為李牧之孫,但隻是個降將,還有那公輸讓是公輸盤後人之類。 具體有用的消息很少。 而且這些出身的人,當真值得朝堂委以重任?也當真值得朝堂信任?他們心中很是困惑。 其實不僅是朝臣困惑。 關東官員很多都一臉費解,他們本以為至少也該有韓信跟劉季的,結果都沒有,反倒是多出了幾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吏。 這些人他們都很少聽說,隻曉得也僅僅是耳聞過幾次,若是問這些人具體情況,那是全然說不出的。 就這群人,竟入了陛下之眼?還要被陛下委以重任? 很多人都有點懵。 此刻。 李左車也一臉迷茫,他根本沒想過會有自己,而且論軍功,論戰績,論地位身份,無論是韓信還是劉季,都在自己之上,怎麼都輪不到自己。 自己怎麼就入選了? 就因為自己是李牧之孫?但這更不可能了。 他祖父當年可是跟秦軍對峙的,秦人又豈會那麼尊重和重視? 相較於百官的私語,墨家弟子卻是態度很強烈,因為公輸讓,這是魯班的後人,魯班跟墨家至人墨翟過去可一直不對付。 眼下他們墨家情況剛有好轉,公輸家就來了,這讓他們很難接受。 殿內雜議聲不絕。 半晌。 陶舍出列道:“陛下,這份名冊是否有些太過草率了?其中很多人選,臣認為不當,也不該入選。” “尤其是後幾位,更是沒有身在鹹陽,這一來二去,來回的時間可就拖長了,臣懇請陛下從長計議。”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隨著陶舍的開口質疑,一些心中有想法的官員,紛紛開口,都表露著自己對這份名冊的不滿跟不解。 扶蘇頷首。 似早就意料到了這個情況。 他淡淡的掃了嵇恒一眼,嵇恒眼下一副神遊模樣,仿佛對這些質疑聲充耳不聞。 扶蘇蹙眉。 他輕咳一聲,讓百官安靜下來,淡淡道:“諸位愛卿的疑惑,朕同樣知曉,但改製之事,牽涉到方方麵麵,並不僅限朝堂。” “這份明冊也從不以朝堂為依據為標準,而是以天下實際情況而定,其中牽涉有法、內政、工等等,為的便是全麵而深徹的改製。” “其中關東跟關中互有對照,以此來保障對天下情況的深刻了解,這隻是當下參與改製議論的人選。” “日後也會逐步充實,相應的官署,以監督落實改製的政策,眼下隻是初步擬定。” “另外。” “朕還要宣布一件事。” “朕決定特赦張良,並特許張良入改製府,參與天下改製。” 一語落下,舉殿皆驚。 前麵的名冊,已經讓他們深感驚訝了,但聽到扶蘇現在的話,全都目瞪口呆,被驚的說不出話來。 特赦張良? 還讓張良參與改製? 陛下這是失心瘋了嗎?張良可不是跟大秦一條心的,前麵的那些人,再怎麼樣,都是朝堂的官吏。 但張良。 他可是六國餘孽。 張良對大秦犯下的罪狀,可是罄竹難書,如此罪大惡極,窮兇極惡之徒,陛下竟要赦免?並委以重任? “陛下,三思。”稍許,廷尉史祿出列反對,他沉聲道:“陛下,張良此人對大秦犯下之罪不計其數,對大秦造成的傷害跟影響更是滔天。” “不殺都不足以平民憤,豈能再委以重用?” “臣請陛下收回成命。” 史祿態度堅決。 身為廷尉,他卻是不能不開口,不然大秦律令不就成了兒戲? 扶蘇頷首。 他又如何不知,其中的不妥?但正如嵇恒所說,大秦眼下需要張良這樣一個‘對立’麵,以此來倒逼大秦改革更徹底。 他笑著道:“愛卿的擔憂,朕同樣清楚,但朕過去聽說過一句話,最了解自己的,往往不是自己本身,而是自己的敵人。” “朕這次的確會特赦張良,但隻是讓其作為大秦的一麵鏡子,並不會始終委以重任,若是其真是別有用心,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心懷不軌,諸卿可盡管彈劾。” “朕定嚴懲不貸。” “朕同樣知曉,改製之事非比尋常,也非同小可,不能這麼輕易草率,但朕同樣有自己的考量。” “先皇在世時,便不止一次的說過,大秦的功業,從不是所謂的四海一統,而是深徹盤整天下,文明再造,在河山重整,在天下太平。” “如今四海徹底歸一。” “天下正式步入到了新階段,對於天下的盤整也該繼續進行了,朕不願將目光局限在一城一池。” “而是要放在整個天下。” “不僅隻是對大秦現有製度進行改正,更是想改製華夏文明,盤整華夏河山。” “這份名冊雖是出自鐘恒之手,但的確是得到了朕的同意,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朕既然決定任命鐘恒改製,便隻會堅定不移的相信,然若是其當真難堪大任,或者別有用心,到時朕同樣不會姑息。” “朕願相信一次。” “也希望諸位愛卿能相信一次。” “不過朕醜話也說在前麵,若是誰膽敢在改製上亂動手腳,亦或者意欲圖謀不軌,那就別怪朕不客氣。” “天下百官共監之!” “陛下英明。”扶蘇的話,剛落下,嵇恒的聲音就緊接著傳出,這也讓其他人眼皮一跳。 不少人冷冷的盯著嵇恒,眼下也隻能跟著附和道:“陛下英明。” 嵇恒一臉平靜,對百官的神態,直接無視了,他隻需要結果,眼下結果已達成,其他不重要。 嵇恒緩緩站直了身子。(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