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西城。 接下來半月,嵇恒仿佛消失了一般,再沒有去過朝堂。 一直深居簡出。 也終日的坐在家中,跟張良商議著改製之事。 不過兩人並沒談太多細致的東西,隻是大致列舉了一些方向,並做了一些探討跟爭辯,而更多的時候,兩人都在各自思索著大秦的改製方向,跟改製的可行性探討。 一旁的胡亥卻一臉驚疑。 因為這半月下來,嵇恒跟張良並沒有太多明確的改製方向,而且兩人對改製的推進跟落實,有著不小的分歧,張良認為想要改製落實,至少要將朝堂的官員拉攏說服過來,如此情況下,才能讓改製順利進行。 至少不會受阻。 但嵇恒卻好像沒有意識。 一副一定能落實的樣子,全身心都在改製的方向上,對於如何說服其他朝臣,以及如何讓大臣認可,則是絲毫沒擔心。 不過這種大事,不是他能摻和的。 胡亥雖然滿心費解,但也不敢去打擾。 又一日黃昏。 張良也有些按捺不住了。 他找到嵇恒,開口道:“嵇兄,為何你這麼篤定,世官製一定能落實?也很是確信,大秦的軍製一定能改下去?若是扶蘇不能完全的控製兵權,大秦的改製,很可能根本就進行不下去。” “其中道理,你不可能不明的。” “為何你好像一點都不擔心,一副成竹在胸模樣?” 張良一臉好奇的看著嵇恒。 這同樣是他的疑惑。 他最開始也認可嵇恒的想法,想要推動改革,必須要抓住兵權,不然很容易生出亂子,又沒有辦法製住,到時恐真就進退兩難,稍微為朝臣攻訐,便可能功敗垂成。 因而他起初的觀點是先不動,等待扶蘇將軍隊的事安排好。 然嵇恒並不同意。 他認為當盡快決定改製的事。 越快越好。 兩人之間漸漸生了分歧。 嵇恒抬起頭,他看了看張良,嘴角微微揚起一抹弧度,笑著道:“子房兄,你關心則亂了,自關東平定以來,你恐鮮少再去關心天下的局勢了。” 張良蹙眉。 他疑惑的看了看嵇恒,點了點頭道:“倒也不盡然,有所關心,但沒有過往那般鄭重了,而且隨著大秦橫掃天下,天下統一已是大勢所趨,根本不為外界阻攔,除非大秦內政發生極為嚴重的問題,不然對天下的局勢,影響甚微。” “然也不得不說。” “你我主導的改製便是大秦最危險的事。” 張良侃侃而談。 隨即。 他眼中露出一抹疑色。 他知道嵇恒不會無的放矢的。 難道自己這一年來的鬆懈,讓自己遺漏了很多關鍵? 張良沉默著。 他眉頭緊皺,回想了一下自己聽聞的消息,又仔細的梳理了一下,確實沒有發現什麼異樣之處,天下四平八穩的發展著,雖然在關東還有少數幾地有暴動生出,但很快就被平定了。 大秦官吏也早就重新安置。 並無太多不當。 整個天下都步入到了休養階段。 那是何處有問題? 張良沉默稍許,看向了嵇恒,凝聲道:“還想嵇兄直言。” “張良不明白。” 嵇恒笑了笑,他起身去到書房,從書房中取了一張紙,而後在上麵寫了兩個字。 匈奴! 見到‘匈奴’二字,張良瞳孔微縮,眼中露出一抹了然之色。 他喃語道:“匈奴,我倒的確沒有太過關注,隨著當年蒙恬北卻匈奴,匈奴對北地的影響已很微弱了,在關東生亂時,匈奴也未嘗趁亂南下,加之大秦依舊有雄兵駐守在邊疆,因而的確沒有太多關注。” “匈奴有異樣?” “這似乎也不太對。” “我若是沒記錯,大秦已跟匈奴互商,雙方商貿來往,相較過去,已頻繁了不少,而今大秦兵力強盛,匈奴沒可能會在這時南下的,也應當沒有這個必要。” “嵇兄,為何會單獨列出匈奴?” 嵇恒淡淡的笑了笑,眼中閃過一抹銳利,道:“匈奴也是這麼認為的。” 聞言。 張良臉色微變。 他猛地看向嵇恒,眼中露出驚疑:“嵇兄認為,匈奴會南下?” 嵇恒點了點頭。 “這是為何?”張良道。 嵇恒輕笑一聲,緩緩道:“一來是現在天下休戰,很多人都下意識會放鬆警惕,二來北疆各地跟匈奴互通商貿,互相交流很頻繁,以至於很多人會疏忽大意,三來,則是匈奴快要活不下去了。” “他們不得不南下!” 前麵兩點,張良倒是認可。 至於第三點,張良則一臉驚疑。 匈奴活不下去? 這怎麼可能。 隨著兩邊互通商貿,匈奴的生存環境,無疑會比之前要好才對,畢竟各種物資都不再緊缺,雖然很多鐵、鹽,依舊為秦廷嚴密控製著,但其他商品,匈奴可是獲得了不少。 這如何就到活不下去了? 胡亥也一臉好奇。 他也有點理解不過來,分明匈奴是穩中有升,為什麼嵇恒會突然斷定,匈奴會活不下去了?還斷定匈奴要南下? 這似乎沒什麼道理啊。 嵇恒哈哈一笑,眼中露出一抹狡黠,緩緩道:“你們對北地的情況,其實了解的不多,尤其是對匈奴,這兩年,匈奴的情況並沒有你們想象的好,尤其是去年遭遇了一場雪災,而在今夏,據傳北地有部份區域有乾旱的跡象,在這種情況下,匈奴的生計是會出現很大問題的。” 胡亥疑惑道:“但也不至於活不下去吧?” “他們大可將牛羊馬等牲畜,賣給大秦,這不就能換來糧食了嗎?” “再不濟,將這些牲畜殺了,不同樣能活嗎?” 胡亥不理解。 也怎麼都理不通。 張良眉頭緊皺,似想到了一點,但又沒完全想通。 嵇恒搖頭,冷笑道:“天災同樣意味著有人禍,去年的大雪,今夏的乾旱,都會造成,草原那邊大量的牲畜死亡,而這些牲畜是過往匈奴人賴以生計的,數量的減少,勢必導致糧食缺口增大。” “如你所說。” “匈奴可向大秦購買。” “而這就是其中的問題所在。” “朝廷不買?或者高價販賣?”張良不確定道。 嵇恒再度搖頭。 他嘴角帶著一抹笑,緩緩道:“你們其實都小看了大秦跟匈奴的互通商業,或許在你們看來,這是對兩方都有利的,但其實並不是這樣,而是大秦單方麵得利。” “大秦販售過去的都是茶、鹽等商品。” “價高物少。” “而匈奴販售過來的,大多是牲畜之類。” “對大秦而言,牲畜並不算是剛需,因而一定會遭到壓價的,但茶、鹽對於匈奴而言,卻是必不可少的,這一來二去,匈奴在草原辛辛苦苦放牧,最終一年的收成,幾乎都落入到了大秦這邊。” “加之,雙方互商有幾年了。” “大秦跟匈奴之間的商貿,也幾乎都是最大程度的。” “即匈奴一年能賣給大秦的東西,基本上都賣了,產出減少,勢必到時貿易量減少,其中的貿易順差太大了,大到匈奴接受不了,辛辛苦苦養的牛羊馬,全都賣給了秦人,自己隻得到了很快消耗盡的茶鹽,完全是在給秦人打工。” “這種不滿,隨著天災的降臨,一定會大量滋生。” “他們隻覺得自己吃大虧了。” “正常情況,若草原沒有一統,天災之下,草原各部的第一反應,並不是南下劫掠,而是搶占草原,掠奪其他部族的牲畜,吞並其他部族以壯大自身,但隨著冒頓將草原再度一統,這種可能性就很小了,內憂之下,必然隻能發動戰爭。” “以此來安撫草原各部。” “並劫掠到足夠的過冬物資。” “順便狠狠的發泄一下,在商貿上吃的大虧。” “因而匈奴一定會南下。” “而且會比很多人意料要早。” “因為匈奴的情況,隨著乾旱的蔓延,隻會越來越嚴重,到時朝廷一定會警惕,在那種情況下,想要南下大有收獲,無疑會變得十分艱難,因而我若是冒頓,定會在秦廷還未警惕前,提前發兵南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繼而滿載而歸。” “此舉不僅能讓草原各部更加歸心,更能讓草原度過難關,還能助長自己的威信,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以冒頓之才,不可能想不到的,他必然會南下的,很可能已經在暗中準備了。” “甚至.” “已經南下了!” 聞言。 胡亥臉色大變。 “匈奴已經南下了?這朝廷可有預防?” 張良沉默。 他還有點理不太通。 但又感覺嵇恒說的很有道理。 嵇恒將案上的紙,揉成一團,隨手扔到了木柴堆裡。 張良不理解是正常的。 甚至。 大秦朝堂都沒幾個人能想通為什麼,因為互商是剛剛萌芽的,很少有人能洞悉‘經濟’的關鍵,也很難去想到,通過商貿,大秦其實已暗中掌控了匈奴的命脈,隻不過眼下還不太明顯罷了。 正如當年管仲使出的‘衡山之謀’。 兵不血刃的將衡山國滅國,這便是經濟戰的威力。 隻不過,管仲的時代距離現在太遠了,遠到很多人都想不起這事了,也想不到經濟竟有如此殺傷。 但這就是經濟戰!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隻不過匈奴明顯玩不過,最終選擇不玩了,直接掀桌子,趁著還有幾分元氣時,揮兵南下,想要阻止繼續為大秦吸血,但現在的大秦,又豈是匈奴能夠抗衡的? 而且現在北原大軍領兵的將領可是韓信。 韓信在軍事上從不小看敵人。 隻要這一戰爆發,並將匈奴徹底擊敗,大秦的局勢,也將隨之改變,而原本固守不思改變,甚至意欲阻攔的關中大臣,恐也會瞬間態度急轉,主動要求嵇恒他們改製了。 這是勢!!!(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