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木羅星(1 / 1)

啊,喜鵲 鑒園 3064 字 2024-03-15

高能物理部分在地球時代就基本成型了,核聚變、量子計算機和核脈沖引擎都是那個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的,在新世界的磁場及引力環境下,對電磁和引力的研究和應用水平早已經大大超出了那個時代。核聚變與雙脈沖(核脈沖及超強電磁脈沖)技術得到了飛躍性發展,非常普及。現在的母艦引擎技術基礎還是基於雙脈沖,並引進了最新的引力技術設計讓母艦的星際航行速度更快。但是,依然遠遠達不到光速。   曲率引擎依然遙遙無期,理論已經很充分,但是技術上卻沒有任何實現的可能。但是,強引力及強磁通道這種類蟲洞空間現象的存在,讓超越光速成為可能,通道中基於時空的扭曲現象讓通行模糊了時間和空間距離。像木羅星到南界星的航線距離超過了幾十光年的距離,但是星際間的一係列通道讓航行期達到了現在的兩個月到小半年的水平。因此,暮雲沖的通識教育中,關於高能物理的部分,超越地球科幻的部分不多,當然比暮雲沖曾經接受過的教育要詳細得多。說明確實是普及型基礎知識。然後,電磁技術和引力技術的知識非常的多,遠遠超過了地球上的水平。好在暮雲沖都曾經學習過,顧陽接受和掌握起來倒是也沒有障礙,特別是應用知識超具體,大約是時代特征。   按照在地球上的成長經歷對比。暮雲沖滿6歲前在木羅城生殖培養中心成長,因為基礎記憶遺傳學的運用,3歲時基本完成了地球幼兒園及基礎數學的培養,6歲時身高已經達到了1.5米,知識上已經完成了地球上初中水平的教學。基本學習習慣和作息、自理能力已經培養得像機器人一樣標準了,基本掌握了語言的運用,倫理和情感認知有了基本框架。回到父母身邊,12歲前是真正的情感認知養成和世界觀養成階段,學習的知識可以與地球上高中到大學基礎學科知識階段對應上,不過身體鍛煉更加注重。12歲到15歲,接受的教育與地球大學專業階段到碩士研究生階段相似,基本上是對已經成熟的最新科學技術和最高深基礎數理知識的教授及一定的前沿展望。文學和音樂、繪畫審美等通識課程也會教授,這是人生觀、價值觀和穩定人格的形成階段,教育的引導不言而喻。忠誠、奉獻和極度講紀律是必須的內容。15到18歲,是木羅星具體知識及實踐知識的學習,初步展現出生活的殘酷和紀律的冷酷。戰鬥、因對野外氣候和極端環境,野外生存考驗、外勤紀律及行為規則等知識的教授,以及每年兩個月的野外隨隊實踐。像野外死亡時需要帶回屍體、死亡時同伴沒人表現傷心(因為劇烈的情緒波動在野外會加大能量的消耗,不利於戰鬥和生存)等等認知的養成,都是這個時間段形成的。暮雲沖18歲時畢業時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外勤戰士,是早在12歲時就由教育體係觀察並得出來的結論。其它有技術研究潛質或極其少數文藝潛質的人也會從12歲起專門進行知識的側重教育。至於都達不到的普通人,就按野外采集點的采礦工人或木羅城地下養殖及農業中心及城內的各種工廠培養,15歲時就會被送到采集點、養殖或農業中心、各種工廠開始工作。一般來說,同級的人員,外勤工作的工資最高,其次是研究室,再次是野外采集點的礦工,之後是地下或者說室內(因為整個木羅城都在地下)養殖、農業中心和各種工廠的工作人員。   因此,暮雲沖在同齡人裡算得上是個小精英,家在第10層公司中層宿舍區。不過,曾經的同學現在都在各個基地。12歲之前的同學則沒有來往了。顧陽回到木羅城後,先按規定程序在公司總部的醫院進行了一次體檢,沒有什麼大礙,可能就是有些腦震蕩,醫生囑咐要靜休。於是,顧陽乘機在家裡呆了一個月,基本通識教育裡的知識也都已掌握了。接著,準備出去轉轉,體驗一下這個時代的生活環境。   木羅城的生活,對顧陽來說,則堪稱“古典”。   這裡的生活區規劃得很整齊,為了穩固,並沒有保留地下巖洞的巨大穹頂空間,而是建成了一層層層高為四米多的房屋,共有十八層。每層的麵積最大的大約有地球上一個縣城麵積大,向下縮減到一個鎮子大小。最上麵兩層是武器倉庫、營房、車庫和機庫和武器加工廠。3到5層是各種養殖或農業中心,以及食品、生活用品加工廠。6到15層是住宿生活區,其中6、7兩層分別是高層人員住宅區以及辦公區、服務區,8層為生殖中心及通識教育區,第9層為公共活動區,設有電影院、中心醫院(宿舍區都配有醫療室)、餐廳及酒吧等公共生活場所,10到15層為主要宿舍區。每層除了用於通行的廊道還都有相應的活動中心。其中16到18層是各種研究室。每層設有若乾電梯在各個區域,除公共生活區外,每個人通過自己的身份卡才能上下電梯及進出授權範圍其所能夠進入的區域。   木羅城的地上部分除了堅固的防禦堡壘就是太陽能采集裝置,因此生活能源相對還是比較充足的(更高層次需求的能源不是通過這種方式采集)。所以,整個木羅城的燈光照明都比較充足,盡量營造出一種舒適自然的生活氛圍。像顧陽家,縱橫的街道巷子,隔一段有一個路燈,墻邊甚至還有花植。在顧陽看來,除了看不到天空,這裡的生活還是比較舒適的,如果是個宅的話,簡直沒問題。在家裡,除了按分類要求分類放好垃圾外,家裡有自除塵係統,衣服可以由各個部門自己的統一清洗機構清洗,吃飯有公共食堂。有電腦,但是沒有網絡。畢竟整個木羅城才5萬人,自己建起城內局域網也沒有足夠的內容和分享,僅能用來下發通知、傳遞公共消息以及電子郵件。所以,主要的娛樂就是收聽收看木羅城自己的電臺、電視臺(會播放城內的新聞及從南界星乃至天元星係傳過來的各種谘詢和娛樂資料),然後就是到各層的活動室去打臺球、籃球,或者打乒乓球,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或者打遊戲機(這些遊戲據說是第一紀元軍事管製時代一直流傳下來的),然後,就是到公共生活區去吃飯、看電影或者逛酒吧。所以說,十分“古典”。   在暮雲沖的記憶中,木羅城的酒吧也很有特色。這裡的酒吧大體分為三類:青火、熾熱和暗香,分別麵向十幾到二十歲、二十幾到三十歲和三十幾到四十歲人群。當然,隻是說主打目標人群,超過和低於年齡階段的去也是有的,不過很少,木羅城的人們潛意識裡認為不同的年齡階段體會和體現不同的美好才是最好的。到了四十歲,身體機能往往較快的退化,這時候往往會申請去守采集點,在輻射中盡快的走完人生。生如煙火,及時行樂。這裡的平均壽命為50。   顧陽先到第五層的辦公區服務中心保養了鼻飼換氧器。木羅星的大氣並不適合人類呼吸,在新世界人類在漫長的星際探索中這種情況是常態,所以發展出了各種氧氣循環係統,廣泛用於居住區、航天器和飛行器中,以及一些自身氧氣循環係統手段,也就是將自身排出的二氧化碳再進行酶催化分解產生氧氣繼續在體內循環,鼻飼換氧器就是最主流的技術。就是利用酶催化,進行類光合作用的化學反應,而反應裝置做出了恰恰能按在兩個鼻孔中的大小,可以在脫離氧氣頭盔的狀態下,維持人體呼吸大約一兩個小時,並且不影響在木羅城這種有氧氣和隔離了輻射的環境的自由呼吸。保養則隻需要每隔一段時間進行清洗和更換酶塗層,技術非常成熟,是常規操作了。   弄好換氧器,顧陽來到了第九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