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千達影視總部。 頂樓會議室。 一眾高層聚在一起,開著短會。 “這個顧軒很有性格啊。” “業內有小道消息傳出,他下部作品將會拍攝科幻題材。” “對於這個新人導演,大家的想法是怎麼樣的,都別悶著頭不說話,一起來提提意見。” 坐在中間位的總裁張鋒沉聲說道。 “科幻片,投資成本大,我們國內不是沒有導演拍過這種題材,但大多都是翻車下場。” “固然科幻片的受眾範圍廣,國外也有許多成功的作品案例,但一個剛入行不久的新人,還沒站穩腳跟就想著拍高難度的科幻片,我認為這種想法還是有些冒進了。” “對於調音師這部作品,我倒是認真看過幾遍,整部短片的劇情,可以說短小而精湛,十幾分鐘的時間,敘述的事情比一些電影講述的還精彩,而且從劇情反轉及拍攝手法上看,都展現的十分成熟,完全沒有新人導演的那種青澀感,就算比上一些大導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於這個顧軒,張總,我的想法是,我們先接觸一下,看看劇本,如果劇本出彩的話,我認為是可以合作的。” “大家換深處地的想一想,如果我們作為觀眾,聽到科幻片的虛頭,可能不會想著去看一看,但如果這是個20多歲,而且還曾經斬獲過戛納獎項的新人導演,那這個虛頭是不是會大大增加,觀眾們好奇的程度就會加大,到時很有可能來影院一看究竟,這樣票房不就慢慢上去了。” “當然,這些全屬我的個人建議,具體是否合作,我覺得還得看劇本及最終投資是多少?” 會議室內,眾人七言八語的討論著。 “嗯。” 作為掌舵人的張鋒聞言,若有所思的坐在那裡,一聲不吭。 對於顧軒這個人,他了解的並不深。 網上能查到的東西有限,也分析不出啥,隻知道這個人是戛納獲獎後才慢慢出圈的。 目前已知的,各大公司都在蠢蠢欲動,盯著這個有可能暴利的蛋糕。 千達若是不提早入場,和顧軒打好關係,後麵要是影片真火了,再想插手可就難了。 誠然,誰都知道顧軒是新人,但調音師的出現,卻證明了他不是一個簡單的新人。 火與不火,僅在一念之間,沒有誰敢保證他的新劇不火,也沒有誰敢保證火。 風險和回報的對比發生在了顧軒身上,張鋒覺得是可以試一試的,大不了搭個幾千萬進去,總不能讓這個機會被其他幾家搶去了。 “剛剛大家的想法我都聽了,各有特色,那麼今天我也來發表一下我的個人看法。” 思索良久的張鋒,此刻終於抬起眼眸,他目視著參會的眾人,侃侃說道: “從調音師的影片質量及口碑,我們能看出,顧軒是一個非常有才的導演,而且拍攝功底比起一些經驗老道的導演們也不逞多讓。” “對於一個這樣既有潛力又有實力的新人導演,我認為同他合作對於千達來說是個機會,合作的好,說不定以後還會成為我們未來長期的合作夥伴。” “……” “挑戰與機遇是共存的,我們的幾個對手可都死死盯著呢。” 張鋒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話裡話外透入意思很明顯。 就是希望尋求同顧軒的合作。 “我贊同張總的建議,與顧軒合作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千達影視副總裁曾全軍第一個舉手附議道。 “我贊成。” “我也贊成。” 見自兩位老總都同意了,其餘人也沒有誰傻到跳出來反對,紛紛舉手表示同意。 “好,既然大家一致認同,那事情就這麼定了。” 張鋒喜笑顏開,當即拍板決定,隨後又看著一旁的曾全軍說道。 “不過,已經有合作的意向,那我們也不能失了誠意,與其被動,不如主動,我看就由曾副總親自出馬,過去協商一下,順帶評估新作品是否值得合作。” “好的。” 曾全軍點點頭,攤開手表示自己沒問題。 “事不宜遲,你們明天上午啟程,前往京都。” “行。” …… 夜深,傍晚7點半。 京都主城區一家咖啡店內。 顧軒同唐人傳媒的蔡依儂在這裡會麵。 二樓包廂。 “顧導,讓你久等了,真的是聞名不如一見,間麵勝如聞名,果然是一表人才,你本人可比照片上看得帥多了。” 蔡依儂拎著LV包走進包廂,看見正坐在那等待的顧軒,忙賠笑說道。 “蔡總說笑了,你本人也很漂亮啊。” “請坐。” 顧軒微笑著起身,同時禮貌的邀請她入座。 “喝點什麼?” 等後者坐下,顧軒看著她沉聲詢問道。 “我來杯拿鐵就好了。” 蔡依儂眉頭一挑,歪頭說道。 “行。” 顧軒合上單本,叫來服務員,讓他上一杯拿鐵和冰美式。 他抬起頭,目光同蔡依儂雙眼對碰在一起,沒有絲毫身為新人導演的膽怯。 身為職場人,蔡依儂自身氣場強大,頗有女強人獨有英姿颯爽。 “顧導,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你是哪裡人?” “嶺南人。” “噢,我們挺投緣呢,我是福-建的,離你們嶺南很近。” “都是南方人。” 兩人開始套近乎的閑聊。 這樣的開頭對話模式,在國內很常見,就跟以前國人喜歡問候你吃了沒,吃飯了嗎差不多。 “最近行業內,關於你的話題,聊得很多,大部分人都說你是鬼才導演,說京影又出了個張義謀。” 蔡依儂放低姿態,吹捧道。 “不敢當,我就一個新人而已,跟張義謀這些導演前輩比起來,差太多了。” 顧軒謙虛的擺擺手,他是一問一個不上當。 “哪裡哪裡,顧導可千萬別這麼說,你的潛力擺在那,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就算現在不如,相信不用多久,你就能趕上他們,甚至超越都有可能。” “嗬嗬。” 顧軒笑笑不說話。 張義謀,當代華夏電影國師。 自《紅高粱》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開始一舉成名。 後又創作《活著》《大紅燈籠高高掛》《英雄》等作品,穩坐國內第一導演的座椅。 說到第一部作品,比較有趣的一點是。 當時張義謀準備在國內上映,結果被影廠的領導噴了,整部電影都是紅色的色調,拍得什麼亂七八糟玩意。 就沒給通過,結果張義謀一氣之下,就偷偷申報了柏林國際電影節。 最後令大家沒想到的,就是特娘的竟然獲獎了。 一時間,張義謀名聲大噪。
第一十八章 會麵(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