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賊寇與流民的區別(1 / 1)

大明小卒 初·十三 4181 字 2024-03-17

一隊衣衫襤褸、且走不成隊形的流民,在李玨等人的帶領下慢慢的朝著延安府的方向蠕動。   李玨之所以說是“長征”,估計就是因為這支流民隊伍前往的方向是延安。   啊!延安……   轉頭看了看後麵拖家帶口、呼老喚幼的這支流民隊伍,李玨禁不住長長的嘆息了一聲。   沒戰力啊,幾乎是一點戰力也沒有。   數千流民,裡麵隻有不到一百驛卒。就這些驛卒,還大多都是如廚子老張那樣的年老體弱者。   李玨知道這也正常,身強力壯的驛卒,此時都去做賊寇了,根本就不會混在流民裡麵。   基本上可以這樣說,混跡於流民中的驛卒,連做賊寇的本錢也沒有。   據說,此次裁撤驛站,隻三邊之地,被裁撤的驛卒就有兩萬多人。   這兩萬人當中,當然也有像李自成這樣想繼續吃軍糧的。也有像李玨和李傳勛這樣,想回到家鄉茍活的。   但他們當中的大多數,都是做了賊寇。   因為這是他們活下去的唯一出路。   李玨看向賴賴皮皮跟著的劉良佳一眼,心說這貨一心想去做賊寇,要不是這裡有糧食,他早就帶著他那幾個兄弟跑了。   李玨又看向李自成,心說他一心想去投靠甘肅總兵楊肇基,就是因為前些年楊肇基路過訚川驛的時候,李自成給他做過幾天馬夫,把楊肇基伺候的很舒服。   故而,楊肇基留言,以後有事可以去找他。   現在李自成有事,自然會一心想去找他,而不是去做賊寇。   李玨覺得吧,其實這人大凡有一條活路,也不會去做風險極大的賊寇。可被裁撤的大部分驛卒是無路可走的,他們隻能去做賊寇。   對此,李玨很是理解他們,但也不會跟著他們去做賊寇。   隊伍依然是慢慢的朝前蠕動------   通過和這些流民交談,再加上一些打聽到的消息,李玨得知現在的陜西,那就是人人避之不及的地方。   陜西亂,不是裁撤驛卒以後亂的,而是早在兩年前就亂了。   兩年前,天旱少雨,官府不顧百姓的生活,照樣催征錢糧,且手段及其惡劣,猶如敲骨吸髓一般。   很多地方的農戶忍無可忍,就做了逃戶。逃戶多,則流民多。   流民吃不上飯,就揭竿而起,先是鬧事,然後就是砸縣衙,隨後就是殺縣令……   其中,以白水縣的農戶王二最為厲害,他帶領數百人,劫官府,搶倉庫,隻求一飽。   當時的陜西巡撫胡廷宴是個奇葩,他最為厭惡的事情,就是有人告訴他農戶造反了。   他甚至會將報信的人打一頓,說這些鬧事的農戶不過是一群饑餓的群氓,不久就會自行解散。   結果,陜西境內這樣的群氓越來越多,被搶劫的縣城也越來越多,胡廷宴這才知道壞事了。   驚慌之下,胡廷宴開始甩鍋,說是陜西境內鬧事的人是邊軍士卒,並要求延綏巡撫嶽聲和來處置。   而嶽聲和也是一個奇葩,他最為忌諱的事情是,有人說“邊兵為盜”。   於是,嶽聲和又想辦法把這口鍋甩給了胡廷宴……   兩邊巡撫互相推諉扯皮,最終使陜西境內的大小賊寇呈烽火之勢。   李玨想起這些,就會想起一句名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沒錯,現在的陜西境內,農民造反一事,已經成為燎原之勢。   而現在李玨帶領的這支流民隊伍,就處在做“賊寇”的邊緣地步。   不偷不搶,隻是乞討,那他們就是流民,或者是叫做“群氓”。   一旦鬧事,一旦攻打縣城,或者是劫掠地方,那他們就是賊寇。   賊寇,是大明朝廷給造反農民的專用稱呼。   現在,除了李自成等少數幾個人,其他人都在等李玨的決定,那就是去做賊寇,還是像現在一樣,繼續做流民。   做賊寇,可能還有一絲活路。   做流民,隻能這樣一路走下去,然後一路死下去。   所有人都明白,在米脂縣得到的這些糧食,不管李玨如何規定每日每人吃多少,也不管李玨專門讓脾氣暴躁的郝搖旗專門看管這些糧食,這些糧食也早晚有吃完的那一天。   糧食吃完了,後麵怎麼辦?   幾乎所有人都在等李玨的決定。   李玨瞬間覺得壓力倍增,平白無故的肩上就扛了幾千人的性命,讓李玨也是很無語。   李玨看向那些拉著糧食的牛車,心說郝搖旗這人夠意思,決定跟著自己走以後,就沒有讓這些牛車回城,而是拉著這些糧食,跟著李玨一齊長征。   不僅僅如此,郝搖旗還弄了幾件兵器來,其中竟然有弓箭。   還有幾匹馬,一匹郝搖旗自己騎著,另外幾匹則是郝搖旗帶來的那幾位親兵騎著。   郝搖旗的這幾位親兵,都是他在邊關做把總時的手下。郝搖旗被貶往米脂做總旗,這些親兵也跟了來。   郝搖旗還給李玨弄了一匹馬。   可其他人都是步行,李玨怎麼好意思獨自騎馬。   再說騎馬目標太大,搞不好從哪裡沖出來一群賊寇,或者是一群黑心腸的官軍,給自己一箭就麻煩了。   所以,李玨把這匹馬給了李自成。   李自成推脫不過,最後就騎在了那匹馬上。   對此,郝搖旗很生氣,動不動就拿白眼看李自成。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搖旗兄,不必如此,都是自家兄弟,和為貴。”   “這李自成真是不知好歹,隻一匹馬,他竟然騎了。”   李玨笑了笑,道:“騎就騎吧,我還是願意和他們一樣步行。”   郝搖旗看向一路走著的李傳勛他們,突然覺得自己騎在馬上也不自在了。   郝搖旗趕緊翻身下馬,然後將韁繩遞給李玨,道:“公子騎吧,吾步行也可。”   李玨並沒有騎這匹馬,而是替郝搖旗牽著,兩人就這樣並行。   “搖旗兄,這些牛車太過於顯眼,我的意思還是把糧食分給流民攜帶。”   郝搖旗指指那些流民,說道:“分給他們,他們會很快吃完,如何會堅持到下一個地方。”   其實,李玨最擔心的還不是這個,而是怕糧食一旦分下去,有的人早一些吃完,而有的人還沒有吃完,吃完的人會搶劫沒吃完的人。   這樣一來,這支流民隊伍就徹底亂了。   可這些牛車過於顯眼,會招來賊寇,也會招來官軍。   陜北缺糧,缺的很厲害,誰都知道手裡有糧食,那就是有錢。   而且,有糧食就能拉起隊伍,拉起隊伍就可以搶劫更多的糧食……   如此滾雪球一般,就是王二、王嘉胤等人的隊伍越來越強大的原因。   不過,李玨認為隻是越來越大而已,說不上強壯。   李玨已經想清楚了這裡麵的道理,但他還是不想做賊寇。   因為他一直想去的地方,是大明北直隸的肅寧。而一旦做了賊寇,恐怕就再也去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