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懶慫驛卒到李公子,靠著日弄楊鶴,李玨華麗的轉身,完成了身份的轉變。 李自成站著李玨身後,看著坐著的李玨,心說不愧是將才啊,總督大人也敢日弄,真的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啊! 但看此時這個樣子,李玨兄弟日弄的還挺成功。 忠良之後,且是被魏閹所害的忠良,那李玨的逼格頓時就高了。 想想楊漣,想想汪文言,左光鬥,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顧大章等人,哪個不是錚錚鐵骨。 這李玨的父親肯定也一樣,說不定就是這些鐵骨硬臣中,某一位的兒子。 但李玨不肯說,他們也不好多問,就覺得李玨不肯拿家世顯擺,反而更符合這位李公子的性格。 頭鐵,骨頭硬,不炫耀家世,很有大明文臣的風采。 坐下後,李玨便開始侃侃而談,從裁撤驛站驛卒,到陜西境內的賊寇流民,還有長達數年的旱災…… 每一樣,李玨都談的頭頭是道,並把原因也說的很明白,且還有一些很新奇的觀點。 比如說,驛站驛卒其實是不用裁撤的,完全可以把驛站轉為官辦民營,這樣真的可以節省銀子。 “官辦民營?” “對,可以這樣的。” 其實,官辦民營,在大明不是什麼稀罕事。 那些世世代代專做的軍戶,匠戶等,說到底不就是官辦民營嗎? 隻是,這些說的是人,驛站說的是……是什麼,是事。 楊鶴覺得李玨的觀點很驚奇,就問他官辦民營怎麼辦。 李玨告訴他,“驛站是官府的,可以從民間招募驛卒……” 楊鶴心說這還不是一樣嗎?被裁撤的驛卒,哪一個不是從民間招募的。 其實,他不知道,李玨不是,李傳勛也不是,這兩人是賄賂了官員,怕死不去做邊卒,就跑到這裡做了驛卒。 “隻是,從民間招募的驛卒,不再吃官糧……” 不吃官糧,還要給大明做驛卒,楊鶴頓時來了興趣。 李玨繼續說道:“比如說這位老李吧,如果驛站官辦民營以後,老李因為騎馬的本事好,且吃飽了可以連續幾天趕路不休息。那麼,一旦有重要的公文,驛丞肯定要交給老李遞送……” 老李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覺得一定會是這樣。 沒辦法,馬上吃馬上睡的本事自己有,隻要驛馬給力,自己能吃飽,還能給婆姨帶回去一點錢,自己定然會日行八百裡…… 想這些做啥子?婆姨已經死了,李自成頓時焉了。 李玨繼續說道:“老李自然會接過這個差事。不過,老李會問了,這一趟給多少錢?” 楊鶴等人都是“啊”了一聲,心說驛卒遞送公文講價錢,這個可從來沒有聽說過不說,而且這驛卒明顯是在找死。 看到他們這個樣子,李玨有些不悅,嚷嚷道:“不是說了嘛,官辦民營,這老李又不是拿俸祿的,也不是吃官糧的,怎麼就不能和驛丞講價錢了?” 眾人一聽也是,這種雇工形式的驛卒,當然可以講價錢。 沒理由三百裡遞送和五百裡遞送一樣的錢啊! 也沒理由加急和不加急一樣的錢啊! “而且,這驛馬也是老李從自家帶來的。故而,老李要的價錢就有點高……” 這樣一說,更是合理了。 眾人都是來了興趣,靜靜地聽李玨胡侃、不,說事。其中,就數李自成聽的最為仔細。 “最後,老李要價一兩銀子。其實不算多,這是他和驛馬的開銷,還有今後添置驛馬的儲備,不算多吧?” 多嗎?好像不多,但也不少。 李玨又說道:“如果遞送的這公文是重要軍情。比如說,建奴從哪處口子進來了,總兵官要稟報皇帝這樣的公文,而老李兩天兩夜就可以趕到京城,還多嗎?” 楊鶴趕緊說道:“不多不多,就是十兩銀子也不多……” “啊?”李玨身後的老李已經發出了驚呼聲。 娘的,這樣的差事一年碰到一次就好啊! 有了錢,自己就可以老婆孩子熱坑頭,不至於讓蓋虎兒…… 李玨扭頭看了他一眼,眼神不屑,好像在說他沒出息一樣。 李自成頓時站的筆直,心說婆姨算個屁啊!這兄弟手足才重要。 比如,像李玨這樣的兄弟,可比婆姨還可靠。 楊鶴都說十兩銀子都不多了,其他人也趕緊附和說,“不多不多,真的不多,就是再加上幾兩也不多……” 李自成聽了這話後,心裡那個氣啊,覺得自己這麼些年的驛卒算是白乾了。 沒掙著錢不說,還搭上一個婆姨。 “不多是吧?可老李也不是每天都有這樣的差事,更多的時候,他是行走在各處驛站遞鋪,看看有沒有價錢合適的公文讓他遞送。” 眾人看了看老李,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李玨又說道:“又不是隻有老李一位驛卒,原先九邊之地有四萬多驛卒呢。所以,也不要怕老李等人漫天要價,他們不內卷就算好的了。” 眾人聽的雖然不是很明白,可李玨說的意思,他們也算是明白了。 平常不用給驛卒發放錢糧,也不用花錢養驛馬、騾子、驢,驛卒乾多少活給多少錢,這個不錯,顯然可以節省開支。 若是早就這樣,何至於裁撤驛站驛卒,弄得陜西亂成這個樣子。 可管辦民營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以後如何沾驛站的光,又從哪裡克扣驛站的銀子,還怎麼敲詐那些唯唯諾諾的爛慫驛卒? 所以,這些人嘴上說好,其實心裡都暗自慶幸,這李玨隻是一個驛卒,而不是毛禦史,或者是吏科給事中劉懋。 如果這兩位聽到李玨的高論,說不定給皇上的奏疏裡,寫的就不是裁撤驛站驛卒,而是李玨說的這些。 楊鶴還算是有一點良心,他想的和那些官員不一樣。 李玨說完後,他便對身邊的一個屬下說道:“都記下來了?” “回大帥,都記下了。” 楊鶴點點頭,對李玨說道:“你說的很有道理,本官今日就寫奏疏,將你說的這些都稟報皇上……” 楊鶴帶人對賊寇清剿的時候,發現賊寇裡最能打的,且其中很多頭領,竟然很多都曾經做過驛卒。 所以,他聽了李玨關於驛站驛卒的高論後,就想上奏皇上,看看能不能來個亡羊補牢。 李玨卻笑了,道:“亡羊補牢,為時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