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清澗書生趙勝(1 / 1)

大明小卒 初·十三 3792 字 2024-03-17

清澗縣令一聽趙勝要攻城,頓時就慌神了。   他心裡很清楚,就趙勝帶領的這二百人,想要攻打清澗縣城肯定是白費事。   就算是這城裡的守軍再拉胯,可城中數百壯漢會幫忙守城的,這二百人想打下清澗縣城,恐怕是白日做夢。   他害怕的是趙勝後麵的賊寇,那些打敗了洪大帥兩次的賊寇。   洪大帥已經帶兵走了,聽說是賊寇都在延安城,可這裡怎麼還會有賊寇?   縣令覺得,洪大帥好像是被賊寇牽著鼻子走。所以,他認定趙勝的後麵還有人。   “趙勝,不,趙爺,咱們有事好商量,都是鄉裡鄉親的,不一定非要攻城。”   趙勝仰頭看著他,心說不攻城,難道你出來受死嗎?   “狗官,我家中已經無人,跟我說什麼鄉裡鄉親的話?你貪圖我家田產的時候,想過鄉裡鄉親的事情嗎?”   “除非你自家出來,否則,我必定破城後殺你全家。”   說完,趙勝大手一揮,命手下攻城。   縣令這下徹底慌了,趕緊命手下守住城池,還讓人去城中喊人,說是賊寇來了。   清澗縣城頓時亂了起來,壯年男子都趕到了城墻上,協助守軍守城。   但他們得知攻城的賊寇首領是趙勝後,便覺得此事怪怪的。   趙氏一族,世居清澗,到了趙勝這一代,隻剩下他一人。   可就是這一個隻知道讀書,一心想考取功名的人,竟然也被逼的做了賊寇。   什麼世道啊!   這些人一邊在心裡腹誹著,一邊把手裡的亂石滾木丟下去……   趙勝的人,攻打的是城墻的一處薄弱處。   這個地方原本包磚,可日久天長,修葺不善,包磚大都脫落,竟然成了天然的梯子。   這樣一來,此處就很好攀爬。   當初,李自成也看好了這裡,想從這裡攀爬上去,攻占清澗縣城。   守軍防守的也是這裡,他們朝著下麵的人放箭,丟石頭,扔滾木……   可趙勝的人也很鬼,他們隻用幾十人進攻那裡,其他人則一個勁地朝守軍放箭。   就這樣打了半個多時辰,雙方互有傷亡,暫時休戰。   但清澗縣令明白,自己這邊好像守不住了。   守軍守城,百姓協助,這些人都是要錢的。特別是打死了幾個賊寇以後,那些人便向縣令討要封賞。   按照當前的市價,一顆賊寇的腦袋裡二兩銀子。   聽起來好像不多,但算一筆賬就知道多不多了。現在的二兩銀子,可以買兩鬥半米糧,可以讓一個壯漢吃很長時間了。   而且,清澗縣令的俸祿每月不過就是二兩銀子。   多嗎?好像很多,又好像不多。   可清澗縣令卻拿不出這些銀子。   前麵不是說了嘛,洪承疇的人,以勞軍的名義,把清澗縣搜刮了一遍,縣令確實拿不出銀子來。   官倉沒錢,不代表縣令沒錢。但讓縣令拿出自家的錢打仗,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於是,得不到封賞的那些人,一氣之下就走了。   打仗賣力的這些人走了,其他人看到縣令如此吝嗇,有的便也走了。   最後,縣令看著為數不多的守軍,便明白這城池守不住了。   到了這個時候,明白人應該毀家紓難才是,但清澗縣令是個不明白的人。於是,他也腳底抹油溜了。   城墻上的守軍發現縣令也溜了,一氣之下便朝著賊寇們喊道:“我等打開城門,放你們進來,你等千萬不可禍害我等的家人……”   這意思就是,他們投降了。   趙勝大喜,立即帶人進城,並同時發布軍令,不得騷擾百姓。   同時,他還告訴城裡的人,隻找狗官一人算賬,其餘秋毫無犯。   說到做到,趙勝的人馬進城後,果然隻從百姓手中購買糧米等,並沒有禍禍百姓。   這樣一來,趙勝就深得人心,城中耆老也紛紛來看望他,就連當初趙勝的啟蒙先生也來看他。   得知狗官就是在背後害趙勝的人以後,眾人都是唏噓不已,覺得這趙勝太冤枉了,也覺得狗官太可恨了。   於是,這些人回到家中以後,就命家中弟子尋找狗官,一定要給趙勝一個說法。   相反,趙勝沒有找狗官的家人報復,反而派人給狗官看門,怕有人趁機禍害狗官的家人。   趙勝以德報怨,頓時聲名大振,很多人就紛紛跑到他這裡,要跟著他做賊寇。   趙勝俱收下,然後告訴他們,自己這支隊伍是有大首領的,大首領的諢名叫做一條龍。   一條龍?很多人頓時想起綏德城那個一條龍來。   於是,就有人問道:“趙家兄弟,你說的那個一條龍,莫非就是占據綏德城,氣走王二的那個一條龍嗎?”   那件事,其實趙勝也一直沒有搞清楚,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到底是李自成是一條龍,還是大首領李定國是一條龍。   但他想著,能做出那種事情來的人,肯定是大首領謀劃的。那個李自成好像不行,比起大首領來,李自成的腦子顯然不夠用。   於是,趙勝就告訴這些人,說“正是”。   頓時,這些人便奔走相告,說是兩次打敗洪兵的賊寇,正是當年的一條龍所部。   閑暇時,趙勝看到城中百姓依然在正常過日子,並沒有因為來了賊寇就顯得慌亂,便明白了李定國說的那話,“百姓要的隻是能好好過日子罷了,並不是很在乎這世道是大明的天下,還是賊寇的天下……”   好像真的是這樣啊!   趙勝有些想他的大首領了。雖然隻是分開了兩天,他還是想他的大首領了。   於是,趙勝決定拋開自己的小恩怨,去追隨他的大首領做大事。   打定主意後,趙勝把城中的幾位耆老請來,然後將府衙中的物品清點一番,說是請他們做個證,趙勝與趙勝的人,並沒有禍禍清澗的一草一木。   隨後,趙勝就要帶著他的人馬出城。   也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有人送來了一個木匣,趙勝打開一看,發現裡麵竟然是清澗縣令的人頭。   再問送木匣的人,此人說是有人給了他一點錢,讓他把木匣送來就是。   趙勝也不知道是什麼人幫他砍了這縣令的人頭,出城後,便對著清澗城深深一拜,然後高聲喊道:“吾,清澗書生趙勝,以後必然跟隨大首領,為清澗百姓打下一個清明天下,永無兵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