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詔早在遼東的時候,左良玉就是他的部下。 這一次曹文詔來陜西剿寇,已經升任昌平副總兵的左良玉同時也接到了兵部的檄調,命他來陜西剿寇。 兩人都和建奴打過仗,也都是因為打建奴立有軍功,這才一步步升到副總兵的位置上。 陜西賊寇多如牛毛,朝廷派了一支又一支軍隊進入陜西剿寇。這些軍隊到了以後,麵對的局麵基本上都和玄墨一樣,那就是錢糧不足,敵情不明,處處掣肘。 沒錢沒糧好說,搶就是了。 什麼,有人告狀? 吾搶了嗎,吾搶了嗎?那是賊寇搶的,我等是從賊寇那裡繳獲的,不是搶的。 東西可以搶,可敵情不明,這讓左良玉等人很是頭疼。 好在陜西的官員還算是沒有吃白飯,到底是打探到賊寇在黃龍山聚首的消息。 於是,陜西各路剿寇隊伍,都是向著黃龍山挺進。 但李定國他們隻是短暫聚首,用時不過才一天半的時間,就陸陸續續的離開了,致使各路官軍都撲空了。 左良玉比較幸運,他還沒有走到黃龍山,就得知賊寇已經離開了。 於是,左良玉又開始四處瞎碰,心說碰不到賊寇能碰到別的什麼也好,反正不能空手回去。 就在他帶著人馬瞎轉悠的時候,他碰到了玄墨。 玄墨這貨拿了郝搖旗三百兩銀子,就放走了賊寇。他原本想著,趁著手中還有一點錢,就趕緊回河南吧。 這陜西的事情太難弄了,搞不好會餓死在這裡。 就在這個時候,他遇到了左良玉的人馬。 玄墨是河南巡撫,官比左良玉的要大。於是,不知是出於什麼考慮,他就命左良玉去追擊那支給了他三百兩銀子的賊寇隊伍。 難道,他覺得給的錢太少嗎? 大約是這個原因。畢竟,郝搖旗給的不是行情價錢。 左良玉聽到有賊寇的消息,那很是興奮啊! 有賊寇就有錢糧,有賊寇就有婆姨,有賊寇就有軍功,有賊寇就有…… 反正,隻要打敗賊寇,那就要什麼有什麼。 左良玉也沒有細想,隻是覺得玄墨肯把這個富貴讓給他,肯定是玄墨畏戰,或是不知道打敗賊寇能得到多少好處。 於是,左良玉帶人追了上來。 可他派出的偵騎回來後告訴他,這支賊寇隊伍很奇怪,走在最前麵的好像是官軍,打著的竟然是綏德副總兵曹將軍的大旗。 左良玉懵了,心說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這支隊伍已經被曹文詔俘獲了嗎? 左良玉心有疑惑,便讓偵騎再探。 結果,無論他派出去多少偵騎,卻一個回來的也沒有。 這下子,他就成了瞎子聾子。 左良玉搞不明白了,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但賊寇就在前麵,曹文詔的人馬也在前麵,這是擺在他麵前的事實。 左良玉想了想之後,決定不派偵騎了,而是派一名信使去,直接去往曹文詔軍中,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結果,信使走了後,又是渺無音訊。 左良玉徹底懵了,自打他帶兵打仗,不,自打他投身軍伍以來,他還沒有遇到過這種蹊蹺事情。 想了又想,左良玉決定自己帶人親自去看看。 他想著,若是曹文詔已經抓獲了這支賊寇隊伍,那麼,一切都好說。 若是有別的事情,左良玉就要看看到底是什麼事情。 左良玉軍隻有兩千人馬,他就帶著全部人馬一起趕了過來。 結果,不等他靠近,就在離那支賊寇隊伍還有數裡地的地方,他就遇到了曹文詔的人馬。 曹軍中,大旗烈烈,旌旗卷舒,幾位帶兵的副將、參將等,都是立馬軍前,好像在等著左良玉。 左良玉看到對麵的人馬很是整齊,且曹文詔的大旗也對,便是心中不疑,就笑著對手下說道:“果然是曹副總兵的人馬,吾與他在遼東的時候,曹副總兵是遊擊將軍,吾是他的手下,所帶兵馬就是這個樣子。” 於是,左良玉命大隊人馬停在這裡,他自己隻帶著一名副將,還有幾名親兵騎馬走了過去…… 到了近前後,左良玉沒有看到曹文詔。大旗之下,騎在馬上的卻是一位很年輕的將領。 左良玉微微皺眉,問道:“曹將軍何在?” 那青年將領抱拳說道:“左將軍,我叔父染上了風寒,此時在後軍修養。” 左良玉一聽這話,就仔細看了看這位年輕將領,然後問道:“你是------變蛟侄兒?” “左叔父,是我。” 左良玉樂了,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想不到隻一兩年沒見,你已經長這麼大了,哈哈哈……” “左叔父,我已經是參將,年初隨同叔父來了陜西。” 左良玉點點頭,很是欣賞的看著曹變蛟。 “虎父無犬子啊!” “左叔父過獎了。” 左良玉大手一揮,道:“你叔父呢?病的重不重,帶我去見他。” “左叔父跟我來,我叔父病的並不重,隻是身乏起不來……” “娘的,這陜西可不是什麼好地方,多好的身子骨也能折騰的散了架子……” 左良玉一邊說著,一邊與曹變蛟並馬而行。突然,左良玉跟想起來什麼似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問道:“我的偵騎回報,說是你等和一支賊寇隊伍一齊行軍,可是你等俘獲了這支賊寇隊伍嗎?” 曹變蛟點頭道:“確實如此,這支賊寇隊伍的首領,就是號稱一條龍的李定國。” “李定國?” “正是。” 左良玉大笑起來,“哈哈哈……這次,你叔侄二人立下大功了。” “此話怎講?” 左良玉道:“你叔侄二人可能還不知道,李定國召集賊寇首領在黃龍山議事,還學水滸中的梁山賊寇,在聚義亭外立了大旗,並當場封了三十六位賊寇首領,號稱三十六天罡,這李定國就是盟主……” “你叔侄二人能抓獲他和他的手下,那真的是天大的功勞啊!” 說這話的時候,左良玉心裡有些羨慕嫉妒恨。 陜西賊寇兩位盟主,前一位王嘉胤,後一位李定國,都是被曹文詔乾掉了。 難道,這就是天命嗎? 這曹文詔的運氣這麼好,不是天命又是什麼。 想到這裡,左良玉忍不住長嘆了一聲。 “左叔父,為何長嘆?” “吾侄不知,我帶領手下來回奔波,辛苦自然不必說了,這錢糧也是耗的差不多了。遇到的也是小股的賊寇,實在是沒什麼油水。 不比你叔侄啊,賊寇兩位盟主,都死在了你們手裡……” 這話說的帶著一股子酸味,曹變蛟如何聽不出來。 於是,曹變蛟說道:“左叔父,其實,要是那位大首領願意,這天大的功勞也是可以分給左叔父一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