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隱居的修仙人(1 / 1)

世上真有修仙麼?   最近,李長青一直在苦思這個問題。   由古至今,歷史上的修仙者並不少見,有名的如呂洞賓,張三豐,王重陽,葛洪,魏伯陽,陳摶,張伯端等,留下《周易參同契》《鐘呂傳道集》《悟真篇》等諸多古卷,講解玄之又玄的修仙大道。   既有修仙,便有成仙。   可仙在何方?   為什麼人人不離手機的時代,卻拍不到他們的任何蹤影,為什麼航天器能飛入太空,卻探不著天宮仙境,為什麼世界多災多難,卻不見神仙降世救苦?   這不,帶著諸多問題,李長青離開繁華都市,跋山涉水,來到太乙山玉臺峰,拜訪一位自稱“空心道人”的隱士,希望得到答案。   太乙山,自古便是一處修行聖地,流傳著諸多道家仙人的傳說,如今成了全國聞名的旅遊景區,遊客絡繹不絕,平添許多俗氣,不過在大山之中,依舊隱居著不少與世隔絕的“修行者”。   空心道人即是其中之一。   此人四十歲上山修行,隱居三十餘年,過著閑雲野鶴的生活,平時除了置辦物資,幾乎從不下山,倒是偶有好奇之人上山拜訪,求真問道。   前段時日,李長青在網上看到一段空心道人的采訪視頻,聽其講道經,說丹法,言辭頗有見地,是個有真東西的隱士,所以決定上山拜訪,以解心中疑惑。   一路艱辛跋涉且不提,他循著網上給的地圖,走完大路走小路,走了小路走山路,黃昏時分,終於在玉臺峰半山腰找到了空心道人的住所。   說是住所,其實是一個天然山洞,人工開鑿一番即成了個遮風擋雨的地方,裡麵不算寬敞,一間客廳大小,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置物架,櫥櫃,土炕,鍋灶等等一應皆有,外麵還開了一片田地,一縷山泉,足以滿足日常所需。   空心道人和視頻中的形象差不多,依舊穿著樸素的深色布衣,胡須灰白,頭發密長,紅光滿麵,雙眼矍鑠,雖是古稀之年,卻不見枯木之氣,反而身姿挺拔,步伐穩健,精神頭可比天天熬夜的年輕人強多了。   對於拜訪之客,空心道人一向歡迎,以禮相待,有問必答,謙遜溫和且沒半點不耐,還挺有一種仙風道骨,世外高人的風範。   “道長,世上真有仙麼?”   見麵寒暄後,李長青迫不及待開口,問了個一直念念不忘的問題。   空心道人捋著胡須,微微一笑,“若無仙,我隱居於此修行三十年,豈非竹籃打水,緣木求魚?”   這話倒實在,沒仙何來修仙,古往今來種種修道之人不都成了笑話。   答案不言而喻。   “為什麼沒人見過仙呢?”   李長青興致勃勃,繼續追問。   空心道人不急不忙,拎起剛燒開的水壺,嘩啦啦倒了兩杯,熱騰騰的水汽直撲麵門,“你們這些人哦,總以為自己那點見聞即是世界的全部,有個詞怎麼說來著,對,信息繭房!”   “別人見了仙未必會說,說了未必讓你聽到,聽到了也未必會信,你們吶,就活在這個小小的繭房裡!”   李長青撓撓頭,沒想到老道人挺時髦,居然知道“信息繭房”這個互聯網詞匯,看來沒少和年輕人交流。   這番話雖玄玄乎乎,倒不無道理,因為人本身就是一個繭房,被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所困,習以為常地認為所感知的世界即是真實世界。   實際上,我們所見的光,所聽的聲音隻是極小的頻率範圍,在物理學概念中,還有大量無法檢測的暗物質暗能量,人類對宇宙的了解,不過是大海中舀了一瓢水而已。   “道長,我也想修仙,您看行麼?”   李長青厚著臉皮問道。   他對傳統的修仙文化極感興趣,小時候就常聽爺爺講祖上修仙的故事,初中時讀完了整部《蜀山劍俠傳》,後來網上爆火的《誅仙》《仙葫》《凡人修仙傳》等書更是翻來覆去地看,各種晦澀難懂的丹書經卷也有所研究。   用爸媽的話說,這孩子想修仙想魔怔了。   若真有仙人,他肯定毫不猶豫地拜師。   空心道人嗬嗬一笑,端起水杯抿了口,神色溫和又帶著些許無奈,“世上萬事講究一個‘緣’字,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麵不相逢。”   “你千辛萬苦來玉臺峰,聽貧道一番瘋言瘋語還能相信,自是有緣的。”   說著,老道人的目光微微一垂,盯著李長青脖子上的一物,目不轉睛地細觀起來。   此物是個碧青的玉佩,雕著一條盤臥的蒼龍,栩栩如生,活靈活現,隻因年代久遠,色澤暗淡,磨損嚴重,失了許多靈韻。   “年輕人,你這玉佩,不正是一個緣麼!”   玉佩?   緣?   李長青有些摸不著頭腦,“這是祖傳的,好幾百年了。”   空心道人捋捋胡須,若有所思,神色間帶著一抹神秘,“嗬嗬,你祖上應該出過一位修仙者吧?”   此話一出,李長青頓時雙眼瞪圓,麵色大變。   驚訝得半天說不出話,成了木雕。   因為他祖上,確有一個修仙的傳說。   那是在明朝萬歷年間,有一位名叫“李豐”的先祖,出海打漁時遇見大風浪,船翻落海,杳無音信,家裡人都以為他死在海裡,便辦了喪事,不料二十年後,李豐忽然乘船而歸,說自己被海外仙山的仙人所救,得了仙緣,修行大道,此番歸來隻為了卻塵緣,並留下一枚奇異的盤龍玉佩。   李家人自然將玉佩當作珍寶,世世代代留傳,這不,傳到了李長青手中。   他一直想解開玉佩的秘密,請教過不少懂行的高人,可除了證實這玉佩確是明朝古物之外,並無其他異處。   所謂修仙,或許隻是祖先編纂的一個故事,怎能當真呢。   萬萬沒想到,空心道人竟一眼辨出玉佩的不凡,一語道破先祖修仙之事,李長青能不驚詫麼。   這老道人,有真東西啊!   “聽爺爺說,我家祖上確有一位叫‘李豐’的修仙者,還給後人留下這枚玉佩,您瞧!”   李長青摘下脖子上從小戴到大的盤龍玉佩,態度恭敬地交給空心道人。   好不容易碰上個高人,可不能錯過。   說不定真能解開玉佩的秘密。   空心道人接過玉佩,手指輕輕摩挲,眼眸瞬時一亮。   “這玉佩確是仙靈之物,非同一般,可惜空有其形,卻無其神,就像丟了三魂七魄的人,隻剩一副臭皮囊,無用!無用!”   聽其講得煞有介事,李長青更信幾分,連忙追問:“道長,有沒有法子找回魂魄?”   他實在好奇,這枚祖上傳下的玉佩究竟有什麼妙處。   難道真是仙物?   空心道人嗬嗬笑了兩聲,將盤龍玉佩歸還,感慨道:“天意!”   “玉佩的‘神’就藏在太乙山中,你機緣巧合下來到此處,不正是天意麼!”   “這樣吧,天色不早了,下山也來不及,今晚且在這簡陋之所歇息歇息,明日,貧道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   李長青喜不自勝,連連點頭答允。   還真應了那句古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祖上出了一位修仙者,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留下這枚盤龍玉佩,兜兜轉轉正好傳到他手中,巧的是,他從小就對修仙格外感興趣,如今像被什麼指引著,一步一步來到太乙山,拜訪空心道人,機緣巧合,命數玄妙哦。   ……   入夜。   李長青用木板臨時搭了一張床,在洞中和衣而睡,暫住一晚。   別說,夏日炎炎,睡在清涼洞中還挺舒適。   眼睛一閉,片刻便鼾聲大作。   迷迷糊糊的,就這麼睡到半夜,忽覺一股涼風吹來,渾身發冷,發虛,輕飄飄的像跳進冷冰冰的雲霧裡。   李長青睜眼一瞧,嚇得不輕。   不知何時,自己竟站在了洞口,如一陣風般往外飄,旁邊還跟著笑瞇瞇的空心道人,手掌正捏著他的肩膀,難以掙脫。   不對勁!   “我……我怎麼了?”   空心道人嗬嗬一笑,抬手往洞內一指,“年輕人,你瞧床上是誰?”   李長青揉揉眼,迷迷糊糊地望去,見一個衣著身形甚至相貌和自己一模一樣的人,正躺在木板上睡得鼾聲大起。   旁邊,土炕上的空心道人盤著腿,閉著眼,一動不動地打坐,形如雕像。   真見鬼了!   怎麼會出現兩個自己,兩個空心道人?   “那是我們的肉身!”   空心道人輕捋胡須,慢悠悠解釋,“你我現在是元靈出竅,陰神之體,嗬嗬,不是想見神仙麼,貧道帶你去靈界走一遭,如何!”   說罷,不等應聲,直接捏住李長青的肩膀輕輕一提,飄飄搖搖飛出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