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青從書架上取下以前買的一本《道德經》,認認真真翻看一遍。 整部書僅有五千字,言簡意賅,可字字奧妙無窮,玄之又玄,確實沒多少人能看懂。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讀完後,李長青捏起脖子上的盤龍玉佩,凝神專意,細細感受,不一會,便覺得手中物恍恍惚惚,若有若無。 一股暖意由掌心而發,注入玉佩,意物相通 緊接著,心神也灌注其中,打開一個新世界。 因為有上次的經驗,過程快了許多,十五分鐘後,李長青整個人已昏昏沉沉,忘身忘我,眼睛一閉,徹底融入玉佩。 忽然,一道靈明出現,如驚雷乍起,一個個金色的文字躍現在白茫茫的空間,如暴雨般墜落,這次並未化成水滴,而是化為灰塵。 “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文字紛紛化塵,塵又湮滅,化為虛無,直至什麼都不存在,一片混沌。 整個玉佩空間變得玄妙,連時空都消失了,像被一個無形的黑洞吸入,完全泯滅,到最後,隻剩下“無”。 同時,李長青腦海中出現一道奇異的聲音,給他講解經中玄機,一字一句如從天而來,灌入心中,仿佛是兩千多前的老子,在親自為他講法。 “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什麼是無? 無,絕不是“不存在”的意思。 李長青感受著玉佩內的玄妙之物,此物無形無相,無內無外,無大無小,無生無滅,卻又真真切切存在,已知的任何概念都無法準確描述,因為連“概念”都是它誕生的,所以老子稱之為“無”,佛陀稱之為“空”。 呼呼! 或許“它”也覺得無聊,靈妙之物驟然起了變化,微微一動,產生兩團混沌霧氣,凝出非真非假的空間,一陰一陽,一明一暗,兩種截然相反的屬性相互依存,對立,轉化,由此形成生生不息的動能。 反者道之動! 陰向陽動,陽向陰發,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如此輪轉不休,形成一個太極。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為體,一為用,二為陰陽,三為動。 別小看這一“動”,動才產生千變萬化,造就萬物。 動,即是宇宙一切包括人類社會種種,生生不息運轉的源頭,古人稱之為“氣”,因此而衍生出五行八卦,天乾地支,中醫命理等一係列學說。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李長青有點明白了。 網友經常玩梗,說宇宙是個online遊戲,事實的確如此,老子用“一二三”表示它的底層代碼,就像0和1。 道,便是那臺運轉程序的計算機! 所以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 這時,空間又起了變化。 陰陽之中,誕生無量無數的“種子”,無形無相,無大無小,靈動玄妙,隻能用心神感知。 這些種子是道的投影,隨道而衍化,繼續分出陰陽變化,陰陽中又有陰陽,如俄羅斯套娃般無窮無盡。 陰陽大小,明暗黑白,善惡美醜,男女老少,高矮長短…… 種種概念,種種認知,皆因分別而生,衍出千千萬萬的“相”。 無量無數的種子,造就無量無數的“相”,千絲萬縷,交織盤錯,像數不盡的蜘蛛在織網,織出一張變幻無窮,錯綜復雜的大網。 這張網,便是天地萬物! 萬物是真?大道投射的夢幻泡影而已。 萬物是假?眾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將其認知為真,又怎是假! 眾生從何而來? 那些種子迷於自己創造的幻境,產生“自我”的認知,造就出一個個身相,一旦有了身,便有了生滅,可種子不死不滅,隻好不停更換身相,六道輪回由此而生。 人,鬼,畜,神,仙,妖,魔,靈……都是身相而已。 種子,才是宇宙online遊戲的真正玩家,儒學稱之為“心”,道家稱之為“元神”,佛家稱之為“自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李長青默念幾遍,終於明白了老子表達的意思。 道生一,一為神,神化陰陽即是分別心。 二生三,三生萬物,神識一動,千變萬化。 怪不得古往今來,無數人悟道,悟一生也悟不出個皮毛,原來根本上就錯了。 道不在外,而在內。 觀天地,觀日月,觀萬物生滅,悟出的那叫“規律”,不是道。 道若在外物,又如何管得著人類想什麼做什麼呢,世間這些大大小小的事,又為何在道中輪回不止呢。 所以,道在心,是生出意識念頭的那個空空之物! 先前靈界一行,李長青就曾疑惑,為什麼人能神魂出竅,遨遊靈界。 現在明白了,肉身隻是個臨時載具,用六根將本性牢牢封印,在人間經歷生老病死,酸甜苦辣,久而久之反而忘了本來麵目。 故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唯有睡覺時,“元神”才暫時脫離肉身,自由自在地玩耍,這就是做夢,夢中可穿梭過去未來,可遨遊平行世界,可創造獨立時空,能耐大著呢。 所以,夢境和現實有區別麼? 都是“道”投影的虛像罷了,唯一不同的是,現實世界因眾生認知而堅固無比,夢境在醒來後就破滅了。 一個是單機遊戲,一個是網絡遊戲,如是而已。 …… 呼! 李長青睜開眼,驟然脫離玉佩空間,一看時間,已過去了三個小時。 經過玉佩的演化講解,他終於領悟了《道德經》的精髓。 原來,道如此玄妙。 它藏於眾生體內,生心識,生意念,生七情六欲,神不知鬼不覺地運轉著無數生命程序,造就井然有序的天地。 這個程序,叫做“命運”。 命運輪轉不止,同樣需要一個“動”,沒有動,不過一潭死水罷了。 這個動,便是佛家說的“因果業力”。 此刻,悟通《道德經》後,哪怕李長青從未學過修仙,也大概明白怎麼回事了。 修仙是為跳出三界,不在五行,徹底超脫輪回。 如何跳脫? 自然是止住輪回之動,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回歸本來麵目,在“元神”上下功夫。 老子講“清靜無為”,佛說“萬法皆空”,都是修行的心法,殊途同歸,哪有什麼差別呢。 懂了心法,神通法術反而不算什麼了。 眾生之心由道而生,本為“一”,隻要有道行,任何人都能了悟眾生的念頭,這叫“他心通”,另有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等等,無不是元神用功。 法術也如此。 一塊石頭,眾生認知是石頭,它當然就是石頭。 可隻要你的元神夠強,心意一動,石頭也能變出金子的相。 這叫“點石成金術”。 想到這,李長青忽然記起以前看過的一個故事,挺有趣。 說古時有個少年得了仙緣,隨師父上山修道,修十載有所小成,練了一手點石成金的法術,甚是奇妙。 後來,他歸鄉探親,親戚朋友問他修出什麼法術,讓大家開開眼界。 少年十分得意,便拿了一塊石頭,在眾目睽睽下表演點石成金術,說來也怪,他用盡渾身解數,怎麼變也變不成,反被親朋一頓嘲笑。 回山後,少年向師父詢問緣由,師父哈哈大笑,說是眾人之心壞了他的法術! 這個小故事,李長青以前不明白,現在才懂。 故事裡的少年在人前表演法術,殊不知人們的認知本就是阻礙,尤其帶著質疑的念頭,更是阻上加阻,少年道行不夠,自然失敗。 現代物理學有個概念,叫“觀察者效應”,講的便是這回事。
第七章 道德經(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