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楊祥雲疑惑陳逸家有錢(1 / 1)

大家進廚房坐,不是大辦酒席的時候,農家裡是很少請人在堂屋坐的,端茶遞水不方便。   自行車沒搬進廚房,支在走廊上,整個走廊,這時太陽光已照射不到。   陳敏是當家人,本生產隊的人家全知道,本大隊附近大隊也有不少人家知道。   陳敏笑道:“楊伯伯,辛苦你們了,這太陽不小。”她在準備果盤,糕點瓜子是現成的,放碟子裡就成,她也醃了些紫蘇葉和紅薑,混一碟子,增加特色不說,主要是表示這家女主人的勤快和好客。而紅薯片就不用上了,有蛋糕,檔次簡直上天上去了。   楊實勇父親叫楊祥雲,四十四、五歲左右,他也笑道:“這是分田到戶了,要是生產隊,這時都在田裡乾活,如今倒可以躲懶。這田分了也好,以後誰家過得好,就可以看出誰家有本事,不吃大鍋飯,肯定分得出誰家吃得好。”   這種話很多,大家有共識。   “伯伯家肯定是有本事、吃得好的這批人家。”陳敏恭維著,說好話不用花錢,這是農家女性都學會的一招。   “不好說啊,現在手頭上有些緊,兩頭豬還要養一兩個月才能出欄,早稻還沒收,就要買化肥,先隻好把沒多大用的自行車讓了,唉,當初是一定要、少不得呢!”楊祥雲說道,他也是話裡有話,承認暫時困難,自行車都得賣了,但有兩頭豬能出欄,家裡就過得去。在農村,有兩頭豬的收入,是比較富裕的,過年時,家裡人都會有件新衣服。   “爸。”楊實勇不喜歡聽父親說自己堂客的不是,況且買的自行車是自己騎得多,摔的次數也不少。   楊祥雲的話把話題引到了自行車,而口氣上,還把摔得碰得變了樣的自行車當成完好的自行車,陳逸聽得暗自好笑。   “是啊,我們農村人沒多少地方用得上自行車。”陳敏聰明,不接楊祥雲的話,這定價權,她自覺地交給陳逸,心頭也想,貴了就買新的,這麼著急,是大哥急著用。   這話讓楊祥雲有些著急。   楊祥雲他心裡也清楚得很,自家的自行車,其實已經讓兒子和兒子堂客摔得不成樣了,誰不知道好車的樣子?前麵輪頭都碰得還不了原,抬起來了,自己放出話來要賣掉,也就是為了回收幾個錢,免得放爛,兒子他們現在是不騎也不修。倒沒想到,又來上門看車買車的人是家裡還欠債的陳輝,不過誰買也沒問題,隻要付得起錢,聽大隊會計說過折舊,自行車放家裡也掉錢,何況這自行車確實爛了,隻能盡量多要點錢,不過想讓我賣得太便宜也不行,這車修一修,還是能騎的,不然買它乾啥?是不是?這是楊祥雲不輕易出手的底氣。當然,前麵來人的出價也太低,讓自己聽得生氣:二十塊錢。   楊祥雲想道,之前,陳輝在自家說他家裡是妹妹當家,車由弟弟修,讓楊實勇推車到他家定價,自己擔心兒子說不過別人,就跟來了。這車是得早點賣掉,與自己關係好的大隊會計是這麼說,自家人也都這麼想,但隻賣二十塊錢絕對不行。   楊祥雲見陳敏擺果盤,心裡挺滿意,這是當自己是稀客。   陳逸起身,幫忙將小茶幾放到楊祥雲父子倆前麵,陳敏就將放好果碟的果盤擺到小茶幾上。   “伯伯,實勇哥,請嘗嘗。”陳敏客氣道。   楊祥雲見了果盤裡的糕點,特別是放著的四個蛋糕,心裡倒引起了疑問:這一家,怎麼有錢買這些大多數人家都舍不得買的貴東西?特別是還有錢買自行車?自家的自行車是摔爛了點,但也不是一錢不值,不過,從買舊自行車來看,也不是特別有錢,有錢豈不買新的了?   楊實勇倒沒想這麼多,因為他屬於陳敏的暗戀者,此時手腳還有些放不開。男人都這樣,對周邊的相貌比較出類拔萃的年齡相近的姑娘,都會有些想法。   楊祥雲笑道:“陳敏,我們不是稀客,這太客氣了,這麼好的糕點都有。”這也是探口氣,講價前的試探。   陳輝示意楊實勇拿東西吃,自己帶頭嗑起瓜子。   “做成了一點小生意而已,買點好東西回來讓小弟小妹嘗個鮮。”陳敏也是虛虛實實地說話,意思就是我家也沒多少富餘的錢。   “姐,我來擂茶。”陳逸見陳敏在給擂缽裡放芝麻花生茶葉,就起身拿擂棍。   擂茶是柳平和周圍幾縣大部分地方流行的飲料,具體是將芝麻花生茶葉混一起擂爛,沖泡出來,就是擂茶。給來家的客人擂缽擂茶,就是客氣,再上果盤,那是對貴客稀客的招待,所以楊祥雲挺滿意。   從進門開始,陳家隻是招待,不提買自行車的事。   楊祥雲開始頻頻瞧楊實勇,要兒子開口說事。   楊實勇見了楊祥雲眼神,明白父親讓自己先開口。   “陳輝,你說你們要買自行車,舊的也行,我和我爸推著車來了,你就說個價,我們把車給你。”楊實勇挺會說話。   陳輝見過楊實勇的自行車後,其實很不滿意,車子又碰又撞的成啥樣了?隻是想到陳逸可能能夠修出個樣子來,還有自己每天用自行車運東西,用新車也會很快地磕磕碰碰將車弄舊,才算有心繼續與楊實勇談下去。   陳輝可不是木訥的人,當年考不上學校是基礎太差,又弟弟妹妹多,才沒復讀,陳敏也是這個原因,六年前的鄉村教師,是不能與現在的科班出身的老師比的,陳輝笑道:“實勇,你說說,你摔了多少次?把車弄成了這個樣?我聽說好多人看了這車就搖頭。”   陳逸和陳敏對視一眼,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為大哥的話叫好,這話既實事求是,又不大傷人。   楊實勇的臉都有些脹紅,他和堂客騎自行車翻車,都是發生在一些不大適應騎車的鄉村路上,都是由於出現突然情況發生的,騎公路、機耕路哪會出事?但這不好說了,總之是把車弄得破破爛爛的,不得不賣掉。   “那你說多少錢?”楊實勇無話可說,乾脆開門見山、單刀直入地讓陳輝開價,這樣才好討價還價。   陳輝哪知道這破爛自行車還值多少錢,但知道這車是前年買的,楊實勇結婚前買的,楊實勇是前年十九歲時結的婚,也就是說這輛自行車用了兩年多。   “你騎了兩年多,就騎爛了,這車不值多少錢了。”陳輝很客觀地評論。   陳逸聽得暗自點頭,大哥這話說得得體,先使勁貶,後麵才能壓價,看來大哥有做生意的天賦。   “那值多少錢?你說!”楊實勇忍不住氣地追問道。實在是,這輛自行車成了家裡不和的導火索,農村人是愛惜東西的,而這騎車打不了包票不讓翻車,於是,輕的重的摔車次數累積下來,這輛自行車就自家人看著都嫌棄,所以才要賣掉。   楊家人也清楚,有意買車的人來看了這輛自行車,也都很嫌棄,出二十塊錢買車,都是想著將就,畢竟還是沒散架的車子,送到街上修一修,總還能用幾年,這話是當麵說的,楊家人都知道。但楊祥雲覺得一百五十塊才買兩年的車以二十塊賣了,從心裡就過不去,就是堅持不賣。確實,這輛自行車猛一看,漆水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