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看著盆裡桶裡活力十足的魚蝦甲魚等收獲,臉上笑開了花,心裡所有擔心的問題不再有了,自家陳逸放蝦籠的手藝鐵定是萬無一失了,嗬嗬,就算哪天的收獲沒這麼大,但隻要有一點,哪怕隻賣一兩塊錢,那也好啊!出工時大家說閑話就說過,要是家裡每天有一塊錢收入,日子就能過得好舒服,因為農家家裡吃的是一應俱全,隻要有錢買用的穿的,日子哪能不好過? 陳輝知道自家將會比大家議論的日子好過百倍。 “小逸,今天的收獲比昨天多。”陳輝對跟來的陳逸說道。 “哥,你今天拿幾隻甲魚到街上賣,讓街上人嘗嘗鮮。這蝦這螃蟹留些晚上當菜,今天是早上吃魚,中午吃肉,晚上吃蝦吃螃蟹。”陳逸安排道。 南方農村裡不吃稀飯,估計是沒饅頭,早上也是吃乾飯,隻是菜簡單,大部分人家就一個醃菜一碗湯,富裕些的炒個醃菜雞蛋,勤快些的炒個小菜。 陳逸準備調些薯粉,裹上小魚油炸,做早上下飯菜,酥了的魚刺小丫頭也能嚼碎,卡不到她。有了條件,家裡的生活變化就從吃的方麵開始。 “吱”的一聲,廚房門開了,陳敏走了出來。 “我看看,我看看,哦!這麼多!”陳敏快步過來,一下被眼前盆裡桶裡爬動攪動湧動的甲魚、魚蝦、螃蟹吸引住了。 “多得很嗎?”陳成人沒到,聲音先到了。 昨天看倒蝦籠的人到齊。 “今天能賣更多的錢!”陳成看過,一錘定音。 笑聲是立即響起。 陳敏笑著,眼睛一瞥,有了發現:“小逸,你幫我切的豬草?” 陳逸笑道:“順便,順便,本想刮篾,怕聲音太大,吵了你們,就把豬草切了。” “小逸越發能乾了。”陳敏眼裡滿是滿意的眼神,這大弟弟,真是一下改變了這個家,這是昨晚睡著前想到的,看眼前的蝦籠,今天又能收到許多錢,再買輛嶄新的自行車都沒問題。 “姐,早上還是我做菜,早些吃飯,我好趕去觀山金礦賣甲魚。”陳逸提醒大家。 “今天是星期天,單位上會不會沒人?”陳輝擔心道。 “礦山跟機關不同,他們是輪班,有人值班,何況遇上我們送貨上門這種好事,休息的人都會喊來辦事的。”陳逸讓陳輝放寬心,“大哥,星期天,街上的人會比平常多,你早點到,會更快賣完。” 說完話,就分頭忙活。 早上做的菜太下飯了,小丫頭很自覺地吃完一碗飯,油炸魚好吃不用說,陳逸還用剩的稀稠薯粉裹韭菜結的圈炸了個新穎的菜:油炸韭菜圈。油炸韭菜圈香氣撲鼻,吃得一家人大贊陳逸的心思巧,推陳出新做出個好吃的菜。陳逸上世裡知道,庵廟裡的食譜裡就有這道菜,隻是韭菜換成了冬旱菜。 吃完早飯,陳逸陳輝兩人抓緊時間做販魚的出行準備,有了昨天經驗,是忙而不亂。 “哥,有十五隻甲魚,你拿三隻小的,黑魚我全拿了,蝦子螃蟹賣一半吧,剩一半我們晚上自家吃。”陳逸與陳輝分工。 “二哥,我早想吃蝦子螃蟹了。”陳欣歡喜地老實承認。 “二哥,我也要吃。”小丫頭眨著亮晶晶的眼睛,跟著湊熱鬧。 “好,好,小玫想吃的東西一定要吃到。”陳逸笑嗬嗬地答應,心裡想,自己以後真會帶小丫頭去月亮上玩,不過,那時的小丫頭早是大姑娘,但小丫頭在自己心裡仍是小丫頭。 小丫頭是一家人心中的寶貝,讓小丫頭過得好,也是完成母親的遺願,母親去世前,是千叮嚀、萬囑咐,讓包括懂事了的陳成一定要帶好小妹妹陳玫,其實,就是母親不吩咐,一家人都會對這幼小的妹妹好。 陳逸騎車先走,陳輝劃船走水路,約定在街上會齊。 家裡去大樹港街上的公路,陳逸騎行了兩年,與自己的指掌一樣熟悉,現在,陳逸對今世陳逸記憶的事物全當成了自己的,對今世有了完全徹底的歸屬感,何況,今世的陳逸不就是自己嗎?陳逸心頭早已了然通透。 因為熟悉,就沒有什麼可觀察的,隻能從整體上說,現在公路遠近的農舍沒後世的磚砌樓房結實漂亮,大多是木房子,甚至有茅草屋,但陳逸有種感覺,後世的田野沒現在爽心悅目,大量的建築占住了良田,看得人心痛。 二十來分鐘,陳逸就到了大樹港街道的街頭。 這裡實際上也是個村口,有條靠清水河上遊一側山嶺的溪流將大樹港街道劃定在清水河的下遊一側,一座大石橋橫跨溪流,連通了306省道,306省道穿街而過,也由此省通變成了街道,這是形成城鎮街道的常態。 大樹港街道的街頭,也就是大石橋的橋頭,這裡,有一條公路從306省道分出來,離開河岸,往村子裡麵而去,從現在陳逸的位置來看,就是往左,與河岸垂直。陳逸要走這條公路去目的地,這條公路就是通往老鋪子公社及更裡麵的清涼區、縣屬清涼錳礦、清涼水庫的縣道,過了老鋪子公社,另有一條縣道通往觀山金礦。 如今的國道都是柏油路,大部分省道也鋪了柏油,陳逸聽說306省道在下半年也要修成柏油路,這是陳逸歡迎的,柏油路上騎車,下雨天就舒適了。 現在,絕大多數縣道一時修不成柏油路,除非某條縣道上有重要的企業或有大項目建成。 陳逸往左一拐,就騎上了去觀山金礦的公路,陳逸對這街頭一帶是熟悉得熟視無睹,一些機關單位就分布在這一帶,幾乎所有的建築都分布在省道縣道兩邊,比較好找,隻有煤炭轉運站建在溪流對麵,在山腳較寬的地方平整出了八九畝場地,也就是四五千平米的大壩子用來堆放煤炭。 在農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供銷社是大單位,大樹港區供銷社就在街頭,它的房子多,一長溜,為街道形成作了貢獻。 陳逸經過區供銷社,就到了郵電所的位置,接著是農業銀行的儲蓄所,然後是街上居民的房子、公社衛生院、區糧站,過去一些,是區衛生院,再過去,後麵就是農田了。從街頭郵電所到區糧站,公路對麵的房子是居民的,往後的房子,就是街頭這邊所在的大樹港公社東流村大隊社員的住房。 大樹港街道屬於大樹港公社管轄。街道被東流村大隊圍著,街頭是大河口生產隊,街尾是黃茅村生產隊。 這時候的鄉村和街道沒規劃,宅基地比較好批,農民蓋房子容易。 過了區衛生院,裡麵的公路,陳逸從沒走過。 陳逸騎的自行車可比喻在飛馳,是真的快,快得路人為之側目。陳逸不覺得費力,但給自行車傳動係統的力量夠自行車飛奔。 一路的地形雖然陌生,陳逸卻能發現山村的相似之處:它們都是在一座座相連的大大小小的山頭包圍下形成的高差不一的平坦地帶:大的村水,小的村落,由一條主溪流串聯在一起。有時翻過一個山坳,就到了另一村,是真正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陳逸沒問路,聽說過,街上到老鋪子公社機關大院有七八公裡。 老鋪子公社機關是個地主修的大院,離公路有百來米,大門口掛的長條匾醒目。 過了老鋪子公社機關大院,陳逸看到前方出現一條向左分岔的公路,就騎了進去。 這條公路直通觀山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