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什麼是互聯網思維?(1 / 1)

龔娜娜坐下,等會議室裡稍微平復安靜一些,李建國繼續說:“下麵,是這次大會的第二個議題。大家先看下這幾張圖。”   說著,投影上放出來,大米手機團隊,總工程師雷兵在論壇裡邀請網友,幫大米設計手機,設計界麵,設計一切,甚至設計他們團隊穿的衣服。   結果,大米收到了全國一萬多個設計作品,雖然主要是針對手機的設計,但也涵蓋了大米企業文化的方方麵麵,其中確實有網友,為他們設計了“隊服”,甚至還有統一的鞋子,手套,帽子,座椅,扇子,等等。   “這場互聯網的狂歡,被雷兵稱為‘大米的進擊’,而且,大米在這個過程中,沒有花一分錢,就收獲了一萬多個設計作品,這在我們看來,是不可想象的,   “而且參與投稿的人,都是自發自願,不求回報,這已經形成了一個文化圈,身在其中的網友,都成了米粉,這是粉絲的力量。但是,這個現象要怎麼來解讀,對整個行業,生態,甚至文化,是不是星星之火?”   李建國掃視整個會議室,坐了上百人的大屋子裡,鴉雀無聲。   “對這個現象,顯然當事人最有發言權,雷兵對此提出了一個名詞,叫‘互聯網思維’。你們有沒有誰知道這個詞的意思?”   李建國又看了一圈,接著又問:“總監裡有沒有誰聽過和知道的?”   仍是無人響應,隻有崔胖舉了個手說:“聽過,但是不知道什麼意思。”引來一陣笑聲。   “好,今天以前,你們,尤其是總監,不知道,不怪你們,今天之後,我希望各位要重視起來,多去研究,因為以後的行業,一定會被這個影響和改變。”   “飛飛,你知道不?”   劉鑫小聲問陳飛,陳飛撇了撇嘴,搖搖頭。   “不倒哥,你知道不?”   周舉斜過身子來,抬起一隻手放在嘴邊,小聲說:“就是說,以後上網要帶腦子了,這幫米粉就是沒腦子,雷兵太牛掰了,還能專門創造個詞,把粉絲沒腦子說得這麼專業。”   “扯是你能扯。”劉鑫回說。   李建國繼續說:“什麼是互聯網思維?這個目前還沒有定論,雷兵說互聯網不隻是技術,它還是連接方式,溝通方式,是速度,如果將這些看作維度,那麼改變其中任何一項,就可以對結果造成改變,甚至形成新的物種,就是創新,創造,雷兵說可以把互聯網看作生態係統,用一種全新的思維,去理解產品的研發。”   “所以,他做了上麵說的這個事,這其實是他的一次實驗,當然,不是他那麼天才,一下子想到,而是大米論壇裡麵的網友,一直很熱情,大米也經常甩一些研發出來,開放,讓大家來參與,   “結果發現,這些人都是狂熱,就像歌迷追明星一樣,不可思議的,雷兵就產生了靈感,搞了這麼個活動,結果就爆了,當然也有不少網友吐槽,覺得大米就是在白嫖,嗬嗬。”   劉鑫聽著李總說話,越聽心情越發憂鬱——基本啥也沒聽懂。李總說的什麼網絡生態係統,維度,開放研發,商業邏輯,甚至一些網絡用語如吐槽,等等,劉鑫都聽得一頭霧水。   他不逛論壇,不喜歡刷微博,也不喜歡關注時事動態,他更喜歡研究一些接近永恒的事物,比如哲學,天地,情感,等等。   他甚至一度為此引以為傲,並對那些喜歡刷微博逛論壇的人嗤之以鼻,認為這不過就是八卦而已。   但是今天,劉鑫覺得被李老師狠狠扇了一耳光,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是如此的淺薄。若論治學,李老師的學問建樹遠在他之上。   若論見識,李老師一隻眼看故紙堆,一隻眼看當下最前沿,這份謙遜便足以令他這個後生汗顏。劉鑫覺得自己就像是這個日新月異世界裡的一枚臭石頭,又老又硬又沒價值——他和世界的距離太遠了。   李建國也許也不會想到,這樣一個普通的公司大會,自己尋常的關注和思考,能對公司的年輕人帶來什麼思想上的震動,他隻是把目光投射到了5年後,10年後,他不知道時代的洪流,會把智文這艘船載到哪裡,而他這個舵手,又是否能辨清航流的方向?   作為總舵手,第一使命當然是讓公司活下去,活得越久越好。但是,活法卻有很多種,是否有一種成本最低、風險最小、可持續性最好的活法?   “雷特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公司要主動出擊,跟上時代啊,不然過兩年我們可能就被淘汰了。”前兩天,在董事長辦公室裡,李建國和金雷特兩座智文的山峰,為了公司的發展方向而爭執。   “李總,我明白你的擔憂,但是,我始終認為,公司經營的本質,是要優先確保利潤的。”金雷特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我們是房地產服務商,專注於廣告和策劃,我認為,就應該把這塊業務做到極致,品牌類項目,要不要做?要做,但是控製比例,不超過公司整體業務量的20%,另外80%,   “我們要利用智文的品牌,廣泛地接中小開發商,二三線,四五線甚至以下城市的項目,把策劃的功能發揮到極致,接入更多相關的業務區塊,比如公關活動,把利潤做高,公司才能活得更好,更長久。”   李建國並不能完全認同,說:“雷特,你的觀點,我部分同意,但是,品牌項目,一定是公司的根本,原則上不能低於30%,品牌項目雖然利潤低,但是能保證公司的水平,維持不下滑,做企業,基本的定力不能丟掉。   “其次,我更關注的,現在的時代,瞬息萬變,我們如果不能提前布局,不能從思維上做改變,不能著手數據、影視、公關、渠道等多維生態鏈的發展,隻是死磕一個維度,死起來會很快很難看。”   “李總,我仍然堅持,穩健,專注,極致,時代總在變化,但是永恒的不變的東西,更值得我們堅守。”   金雷特說完,從李建國辦公室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