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接待團(1 / 1)

啃骨頭最好還是別從硬的啃。   葉振達沒有疑惑張海的個人能力,前世張海辭職後開搞了一家大學生實習基地,葉振達有幸接觸過,喝了頓酒,張海給自己的生意經吹噓半天,最後總結出,這種東西你們玩不轉,還得是我。   說一千道一萬,核心還是關係,不過對於葉振達而言,這隻是他的啟動資金,第一桶金還是得靠供應商來賺。   仔細算算時間,缸體設計出圖一個月,模具製作周期三個月,試製加工就按一個月計算,小半年的時間得拿出冷卻噴嘴的樣件,難度說大不大,說小,其實很簡單,反正葉振達知道的是,跟著東柴混的一波人,起家也有賣蘋果的小販,最後也成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板,自己沒理由比他們差。   洛城工業旅遊的大餅已經畫下,後續就是客源了。   接下來的幾天,葉振達重點就是拉著張海和胡嶽兩人跑幾大廠礦的辦公室主任,暗示返利之後,迎來了第一個好消息。   長安理工大學的機械設計係有意給大三學生們一個培訓的機會,不過要簽正式合同。   葉振達拿著縣高中同學畢業後進了工商的同學歐陽辦的營業執照等材料火急火燎的跑去長安,最終談下的價格是每人兩百,食宿全包,路費不管,學校有大巴車,正好一輛,滿滿當當,行程是來洛三天四晚。   陡然間,葉振達就感覺時間不夠用了,好在,優秀僚機胡嶽在這中間出了大力,對接上各廠礦辦公室主任之後,胡嶽就成了這幾個的聯絡員,這樣,葉振達也就專心對待接待團的事情。   這裡不得不提出來,長安理工的財大氣粗。   98年這一屆高校生人均還有補貼的,雖然不高隻有30塊錢,但是這三十塊,起碼可以節省學校的整體費用,在接到遠道而來的長安的莘莘學子之後,領隊學生會副主席兼該辦輔導員劉慶洲偷偷拉住葉振達,提出自己的訴求,“洛城和長安都算得上的古都了,這些小家夥們半路上對石窟寺和博物館都比較感興趣,這個可以單獨安排一天。”   葉振達內心一震,這工業旅遊硬生生給開拓成了純旅遊團啊,這是好事兒,但是嘴上卻義正言辭的表示不情願,“學生們的心情我可以理解,隻是這費用?”   劉慶洲笑著說,“多出來一晚住宿,一中一晚兩頓餐,還有門票錢,我們自費。”   葉振達表示理解,“那我晚上給你個賬單,提前聲明哈,我不會帶他們去那種購物的地方去,我這可是工業旅遊,正規的旅遊公司。”   劉慶洲擺擺手,“明白明白!”   十一前的最後一周,洛城的天氣還是以悶熱為主,秋老虎在肆虐,葉振達給一行人安排妥當之後,晚餐就在飯店的食堂吃。   農機廠剛改製完,以前依附於農機廠的醫院、四所小學、兩所初中和一所高中全部劃歸澗東區,另外還有其他一些附屬機構也拆散,隻剩餘主業,被剝離的資產當中就有曾經的東方賓館,屬於三星級。   以前的東方賓館隸屬於農機廠,招待費一項支出就是上千萬,理論上企業銷售額的千分之五可以用做招待費,二十億就是一千萬,對於酒店來說,這算是很不錯的收益了。   但是改製之後,農機廠掏錢的方式方法也發生了改變,雖然單子可以照簽,可是企業普遍效益都不好,能省的該省的都得省出來。   如此一來,廠內可以選擇的地方多了,來的人也少了,剛剛承包酒店的老板張厚可是愁雲慘淡。   葉振達的及時出現給了張厚一個固定客源,他依舊畫大餅,“工業旅遊是個大項目,你想想全國有多少大學,有多少學工科的,光是這些學生就夠你忙活的,掙是掙的少了點,總比空著強吧?”   兩人間的標間低到和外麵四人宿舍價格一樣了,一個人15,還帶早餐。   賓館就挨著廠門口,去廠內參觀也極為方便,出了賓館門,走路過去都行,還能省車費。   晚餐也簡單,主打一個特色,隻要是學生娃子沒吃過的都往上擺,量大管飽。   而這一部分往往就是利潤的來源所在。   和後世的某程平臺類似,就是因為平臺能提供的大量的客源,也因此可以拿到各酒店、景點、航空公司最優厚的價格,以洛城一家準五星酒店為例,農機廠去談協議價479元一晚,旅行社去談就是380元,某程更低。   無它,行業規則而已,否則,那麼多的旅行社或者承接大型會議、宴會的這些商家怎麼賺錢?平臺的傭金從哪裡賺?   23年某程傭金就賺了40個億,基本上就是這麼來的。   天下苦某程久矣,辛辛苦苦一整年,全是在為平臺打工。   當然,葉振達也不至於黑心到虛報多少價格,本身學生群體的消費能力和後世的學生不一樣,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再加上酒店的對外價格也是寫在酒店墻上的,明眼人大致也能計算出這一趟的成本是多少。   一旦費用遠高於明麵上的價格,帶隊老師回去也不好交代。   細水長流才是正道。   所以,按照甘蔗理論,一個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吃自己該吃的那一節,如果越界了,最後的結果隻會是鏈條斷裂。   帶隊老師也是整條甘蔗上的一條,吃飯單獨,住宿單間,葉振達也塞了500的紅包意思一下。   98年,很多人的工資也就千把塊錢,500抵得上半個月工資了。   劉慶洲假模假樣的推辭了兩下,見葉振達態度堅決,就隨意塞兜裡。   翌日,清晨,趁著秋高氣爽,一輛大巴滿載著45名來自長安的學生駛進了農機廠的大院門口,在偉人像前合影留念之後,正式進入了參觀流程。   胡嶽早已聯係好洛柴的電教室,先是為學員們講解發動機幾大零部件的加工工序,之後是參觀生產線,葉振達拿著便攜式的擴音器客串導遊。   走進正門,葉振達的聲音響起,“同學們,現在我參觀的是國家一五時期重點投建的一百五十六個項目之一,55年開工建設,59年建成投產,是天朝特大型機械製造企業,今天,你們將會在這裡看到整個農機的總裝線,以及整機配套的發動機上的重要零部件的生產線。。。”   講到一半,胡嶽著急忙慌的湊上去悄悄告訴葉振達,“原定的講解老師處理現場問題了,要不要改行程?先參觀再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