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哥感覺今天的遭遇很離奇。 他出來貼個旺鋪轉讓的告示,遇到了一個還算是臉熟的顧客。 才聊幾句,結果人家張口就是要接手他的店鋪。 他真的隻是出來貼個告示而已啊。 不過。 既然人家都開口了。 那就談吧。 “呃...你確定要接手我的這家店?” 談之前,飛哥做最後的確認。 陳峰快速點頭:“確定。” “為什麼啊?” 飛哥還是覺得難以置信。 “你管我為什麼呢,你有一下店需要轉讓,而我想要接手,這不就夠了嘛,你管那麼多乾什麼呢。” “行吧。” 飛哥點點頭。 也是,談生意沒必要管那麼多。 “那我給你介紹一下我的店。” “不用介紹,你直接告訴我多少錢接手就行。” “呃...” 飛哥又懵了。 今天的遭遇真的很神奇啊。 這人接盤店鋪,居然不需要了解一下店鋪的情況? 鬧著玩呢? 飛哥也懶得想那麼多了,直接說道。 “行,我給你算算。” “我這家店使用麵積130個平方,每個月的房租是一萬兩千塊,當初我直接就付了一年的房租,現在還剩下半年,總共七萬二,加上我給房東的押金三萬塊,這些加起來一共是十萬兩千塊。” “還有裝修,當初我裝修這家店,花了十萬塊,我也不要太多,就要你給一半的費用,五萬塊就行。” “還有這些桌椅板凳,燒烤器具,店裡還剩下的那些材料,這些我通通免費送給你了,轉讓費我也不要了,總共加起來十五萬兩千塊。” “我還給你抹個零,你給我十五萬就行。” “就這?” 陳峰愣住了。 十五萬,就能接手一家店鋪了? 有點便宜啊。 他還以為要二三十萬呢。 仔細想想,也很正常。 十五萬其實不少了,而且淄搏又不是一線大城市,消費其實不算太高,房租水電也不算太誇張。 “咋的,你還嫌少啊。” 飛哥開了個玩笑。 這小兄弟真有意思。 陳峰確實覺得便宜了。 十五萬塊錢,對他來說還真不算什麼。 公司賬麵上現在就有二十多萬,而且旗下的兩款遊戲《勇敢者》和《幸存者》還在源源不斷的給他提供收入。 《勇敢者》還好說,熱度慢慢的下去了,但《幸存者》這款遊戲的熱度才剛剛起個頭,根本就看不到下去的跡象。 遊戲的銷售量也始終保持在高位。 所以花個十幾萬盤下一家店鋪對陳峰真不算什麼。 話說回來,這家店鋪的轉讓費用確實大大的低於他的心理預期。 陳峰本來打算開口讓對方漲點的。 但想想還是算了吧。 首先是他不擅長這個。 還有就是,直接讓人家開口漲價,有點像是神經病。 “行吧,那就十五萬。” “那兩千塊的零頭就不用抹了,就當是交個朋友。” 陳峰最後還是沒忍住抬了點價格。 “你真要接手啊。” 飛哥依舊有點不敢相信。 主要是這事太兒戲了,聊了沒兩句就要了,連店麵都沒看。 有這麼做生意的嘛。 他腦子一熱什麼調查也沒做就開燒烤店就已經夠兒戲的了,這位小兄弟比他還兒戲。 他都懷疑自己是在做夢,或者眼前這個小夥是在逗自己玩。 “沒跟你開玩笑,這家店我確實要了。” “就按照你說的價格,十五萬兩千,你直接準備合同吧。” “行。” 飛哥懵懵的開始準備手續了。 一直到陳峰簽了合同,並且把錢轉到他的賬上,他才終於相信,陳峰不是再玩笑。 人家是真心要接手他的店鋪。 一時之間,他不免有些後悔。 早知道這家夥出錢這麼爽快,他就要高價了。 總感覺自己吃虧了。 誰能想到,一個隻不過是吃了幾頓燒烤的食客,竟然能這麼痛快的接手他的店鋪呢。 不過能這麼快把這個賠錢貨轉讓出去,飛哥心裡還是比較欣慰的。 創業發大財這種夢他已經不做了,能彌補一部分損失,就已經令他滿意了。 簽完合同之後,他把店裡的燒烤師傅老董叫了過來。 “這是我店裡的燒烤師傅老董,工資六千五,手藝還是很不錯的,剩下的事情你跟他了解吧。” 交接一番之後,飛哥迫不及待的就走了。 手續已經辦完,這位飛哥已經失去了作用。 他開始認真打量起了這家屬於自己的店鋪,順帶端詳了一眼店裡的燒烤師傅老董。 老董不愧帶個老字,整體看起來比較老成,麵相較為憨厚,給人的第一印象挺不錯。 陳峰剛準備跟老董了解一下情況呢,老董直接就說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你好陳老板,我不打算乾了,你再請個燒烤師傅吧。” ??? 我新老板上任,還沒說話呢,你就要走。 太不給麵子了吧。 陳峰有點無語。 “怎麼了董師傅?” “我剛來你就走,不至於吧。” 老董奇怪的看了陳峰一眼:“還能是因為什麼,當然是因為店裡生意不好,遲早要黃。” “與其等你撐不住關門再走,還不如先走。” 陳峰心裡一喜:“怎麼說?” 店裡僅剩的最後一個老師傅都不看好這家店。 吉兆啊。 老董似乎是破罐子破摔了,直接道:“你好像來店裡吃過幾次吧,沒發現這家店根本沒什麼人嘛?” “我給你算算,房租一萬二,我工資六千五,還有水電煤氣以及食材費用,每個月店裡的成本奔著三萬去了。” “一個月支出三萬塊,每天收入最起碼要一千塊才能回本。” “店裡客人消費往高裡算,一桌兩百塊,毛利百分之四十,一桌就賺八十塊,十三桌客人才能賺點小錢。” “但你知道我們店裡一天有多少桌嘛?” “多少桌?”陳峰趕緊問道。 老董冷笑道:“平時一天也就五六桌,生意好,也才十幾桌,勉強能收回成本,這還是生意好的情況下。” “實際上,我剛才都是往好的地方算的,店裡的真實情況隻會更差。” “這麼差的生意,你不關門誰關門。” “這家店,注定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