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畫出無數軌跡,每一個軌跡演繹著不同的生命歷程。白雲之所以選擇藍天,是因為那份把美好的憧憬燃燒的渴望,是因為對命運的不屈服。小溪之所以選擇永不停息的步伐,是因為海納百川的決心與毅力。梅花之所以飄香,不是因為他的質樸,純潔而是因為他那種“淩寒獨自開,為有暗香來”的信念,是因為他那種“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的的鐵骨錚錚的誓言。 命運不是一成不變的,真正的成功者不是隨波逐流,坐以待斃而是掌握自己的命運的人。就如同魯迅先生所言:“世界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命運也如此,真正的命運就是從一切不可能中誕生的。 如果說《棄兒》一書中羅布米切爾的成功是一次奇跡,倒不如說是他那種逆天改命的勇氣造就了他。慘淡的家庭背景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尤其是處於那個年代。 因此作者羅布米切爾視之為“黑暗的地獄牢籠”父親的離異,母親的毒品麻痹,對於任何一個家庭都是不幸。四歲的嬰兒羅布米切爾在他四歲的時候就被父母拋棄了,從此在兒童之家度過人生,因為他不服氣,覺得上天為何要這般折磨自己?他嚴格的要求自己,因為他明白不能因為父母的抉擇而讓自己被社會所唾棄,他不去求那所謂的家族關係,因為他從親戚的眼中看到的是別人的異樣眼光。所以他拚命地學習,他相信自己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他相信自己的結局不是犯罪的泥潭。因為對命運的不服輸,逆天改命未嘗不可,沒有人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 幸運的是,羅布米切爾成為兒童之家當年唯一一個事業有成的人,成為唯一一個擺脫自己命運的人,最終他擁有的是幸福與尊嚴。當然不同的人追求不同,命運自然不同。古代的那些仁人誌士他們因為“不墜青雲之誌”寧願流放異地,不願權臣貴族的阿諛奉承,因為他們心係國家,因為他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所以他們寄情於山水,不是為了逃避,而是以退為進。範仲淹曾言道:“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說的就是這些愛國之仕。“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笑出的是李白的瀟灑,既然奸賊佞臣視己為眼中釘,那麼我先行離去,天下之大,這就是所謂的“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因為命運所以李白去尋找金陵的美酒,去尋找放白鹿的天涯,去尋找軒轅臺。如果說李白的命運是處江湖憂君,那麼陶淵明的命運則是寄情山水之樂,閑情逸致。“采菊東籬下,悠然江南山。”這是他的追求與向往。曾經“不為五鬥米折腰向鄉裡小二。”這是一種氣概,一種雖苦誌堅的表現。因為選擇了熱愛自然,禾鋤而作,禾鋤而歸的命運,所以才有這位田園詩人的誕生,才有中國古詩文化田園派的濃墨重彩。 總而言之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正真敢於挑戰的人是敢於接受命運的人。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聽到一些人抱怨背景的荒涼,父母的無能,自己想要的父母都不能滿足,甚至一些人自暴自棄,有些人甚至以各種非正常方法要挾父母等等。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命運這東西你隻能靠自己去爭取,別人幫來的終究不是地久天長的。俗話說得好:“自己的事情自己乾,靠天靠地靠父母都不算好漢。”話雖直白,但理趣深厚。因此我們不要抱怨父母的不如意。 你看羅布米切爾不正是嗎?他的人生是晦暗的,但他從沒有因為父親的離棄,母親的惡習而否定自己,相反他渴望看到的是蒲公英的花盤而不是背麵。我們也沒有資格去抱怨父母,畢竟把我們養大成人實屬不易。所以我們要腳踏實地,堅定自己的夢想。請永遠記住:沒到最後一刻,誰可以宣判我輸了呢? 請永永遠遠記住:沒有誰家境不好就永遠是個窮光蛋,沒有誰不去努力就一定可以登上高位,沒有誰不去打拚就一定可以家財萬貫,富麗堂皇,沒有誰拚搏了會比之前更破落,同樣也沒有誰拋棄命運後也一定可以飛黃騰達。所以隻要堅定一條路,隻要是對的,就不要害怕去奮鬥,因為既然來到這個世界上命運就是你的靈魂。接受自己的命運,拚搏自己的人生,你終會發現開滿蒲公英的世界。 梅之質,風雪現真情。梅之素,潔白而剛正。梅之形,十裡飄香,晶瑩透亮。這就是命運,每一位人都要磨礪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