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屈原(1 / 1)

漫漫梅溪路 轅宸曦 1506 字 2024-03-17

夏季的蟬依舊是吵鬧不休,平靜的心情被這喧鬧的沖動攪得混沌不堪。無奈之下,隻好找出一本書來打發這苦磨的時光,說也是有緣,諾大的書庫偏偏選中了他,他不是別人而是我心中崇拜的英雄,孤潔傲岸的化身——屈原。   說也奇怪,那麼多書籍中偏偏選中了它——《離騷》,我不止一次讀《離騷》,可是每次都有別樣的感悟當然這次也不例外。眼前的畫麵再次湧現了出來,為什麼那麼平靜的江麵上卻在彼時變得洶湧澎湃?為什麼屈原會來這裡,難道這裡有他難言之隱的歸宿嗎?為什麼他平生那麼多詩卻偏偏在他仙逝時選擇了它?這難道是巧合嗎?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巧合?難道真是時代把他逼向了絕路嗎?到底案件應是怎樣?我苦思冥想著,越想越亂,越想越沒有頭緒,越想越乏,最終不知何時睡著了。   突然一道亮光閃過,如流星般奪目璀璨。這裡到底是哪裡?我為什麼會在這裡,難道這裡是楚國嗎?不可能千年前楚國就已經覆滅了,為什麼這裡的景象好熟悉啊?我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到底是誰?我越想越捕捉而無可得,為什麼千年後的事在一點點消逝。“兄臺,你怎會於此地逗留?”語氣緩和,纏綿不覺,隻見一副晶瑩剔透迷人相,一席華麗堂皇容臭燁然若神人,左佩刀儼然一舉武者之作。莫非“兄臺,乃大名鼎鼎的平原君。”對曰:“正是鄙人,不知兄臺何以在此左右視途?”吾羞而笑答曰:“隻因一時玩了失了性,故失了方位。”原君曰:“兄長,舍家就在前方,何不前去坐坐?吾視君渾然一股書箱縹卷之氣,何不前去切磋切磋?”吾答之。“原兄,你嘗仕三閭大夫乎?”原君曰:“吾視汝書童模樣,眉清目秀,就以“文兄”稱呼,然否?”可賀,是汝客氣了。“文兄,見笑了。”吾自從上述國事,不料奸臣佞賊處處為難,才落魄於此,孰知一向仁義厚道的楚懷王竟拋吾遠去,吾心傷矣!”“原兄不要難過。”遂後,我們互傳詩歌,可謂是“海內存知己,天涯如近鄰。”吾料想世間無一人解吾之心,今日捧腹之舉,興得文兄,可喜可賀,來,再乾一杯,不醉不歸。”   酒過三巡,後拜別。遂無覓之。一日,吾聞之大驚,鄉間鄰裡到處傳送,汨羅江之水不平了,似妖風作亂。吾以之為迷,遂不從心,後聞之,有一人投汨羅而去,前行者不是別人而是原平兄。吾跑之處,沒現一人,遂奔於汨羅江岸一探究竟。原兄,你在哪裡?我是文君,我來看你了,你究竟在何處?我不相信你投江仙逝了,你一定還活著。“平原兄,你出來啊。平原兄。”哭罷,悲痛欲絕,依於地。“忽現江麵波瀾起伏,一人影浮於麵。原君笑曰:“文兄,吾知汝究回來。”“自從楚懷王棄我遠方之時,吾心已生滄桑之測。今朝奸惡賊勢浩大,吾今日聽聞楚國將滅矣!”吾苦等於最後一刻,懷王真的恨我嗎?真的要置國不顧嗎?吾思久便刻,心念唯有吾一死才可使我王回心轉意。“那你為什麼要棄江而去?原君驀然不語。後來,原君曰:“文兄,吾即將遠去,期望再與汝商討文脈,即將作別,吾雋《離騷》一曲,希望天地明鑒,願吾王早日成就大業。”彼文數我一生起起落落,但願兄祝吾王成就大業。吾應之。   不料,事與願違,楚遂後敗,秦一舉而入。後吾見君影,君笑顏而去,麵若憔悴。然及一聲驚天炸地之響把我帶回了現實。我看著《離騷》久久凝視,沒想到我與原君竟如此再見。原君,此生相逢,我盼之有朝一日與你賞詩賦樂,將今朝之事為你講述。   喧鬧的蟬聲把我帶回了現實,頓然發現書上圖畫的你笑了。笑的那麼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