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個宇宙位麵,詹姆斯·瓦特在1776年製造出了第一臺具有實用意義的蒸汽機,推動人類文明進入到了蒸汽時代。後世的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發明家,將功率的單位也命名為瓦特。
葛立鵬選這個教名單純隻是出於對前輩的尊敬,倒不是說他也希望自己能和瓦特一樣名垂千古,改變世界歷史的進程。
但不知冥冥之中是否也有著某種天意,葛立鵬如今所打造出來的東西,的確也足以揭開一個新時代了。
想讓幾乎沒有經過任何訓練,且身為女性的尹蕾亞快速擁有足以戰勝其他對手的實力,除了武俠中所謂的灌頂傳功外,李俞最先想到的當然就是槍了。
熱武器在麵對冷兵器時通常有著壓倒性的優勢。
公元1519年西班牙探險家埃爾南·科爾特斯曾率領一支六百多人的探險隊,在墨西哥東海岸登陸,幾經波折,最終征服了人口超過五百萬的阿茲特克帝國。
而公元1532年,另一位西班牙探險家皮薩羅則帶著168人,入侵並在後來完成了對人口足有六百萬的印加帝國的占領。
驍勇善戰的印第安人,在麵對殖民者的槍炮時同樣表現不佳。
當李俞找到葛立鵬的時候,後者就表示自己很想造槍,然而當時的法律法規並不允許葛立鵬進行這樣的嘗試。
不過等他轉生到布拉提斯,這樣的限製當然就沒有。
於是葛立鵬就受李俞之托,開始造槍了。
用葛立鵬的話說,造槍其實並不難。
當然在隻有類中世紀文明的布拉提斯,想製造出諸如ak、湯普森、莫辛納甘……這類耳熟能詳的近現代槍支要解決的技術難題實在太多了。
另外金屬定裝子彈的生產也是個問題。
所以一個比較現實的選擇是燧發槍。
“槍或者說炮這種東西,無非就是找根合適的管子,點燃裡麵的火藥,產生動能,推動前麵的彈丸,把彈丸給打出去就行了。”葛立鵬如是道。
“聽上去確實很簡單。”李俞道,“一根管子加上一個點火裝置。”
“沒錯,這就是槍。”
“根據點火方式的不同,槍可以分為火門槍、火繩槍、燧發槍、轉輪槍還有擊發槍,近現代槍支通常使用雷汞撞擊來點火。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優點是速度快?”
“是的,如果你使用火繩槍,就得等火繩一直燒到底火盤,這通常會需要一段時間,相比之下燧發槍就能快上不少,而在戰場上,時間就決定了生死。”
說起槍來葛立鵬就像變了個人一樣,變得健談了許多。
“燧發槍的點火隻需要用燧石撞擊火鐮,就能產生火星,這兩樣東西都很容易搞到,真正比較費功夫的是槍管。
】
“首先是材質,好的槍管必須能經受住上萬次火藥爆炸產生的壓力,當然如果你本身不打算使用太多次的話,倒是可以稍稍放鬆一些標準,然後硬度上也有要求,太軟太硬都不行。
“以布拉提斯大陸的現有技術鍛造出的槍管,會含有不少雜質和沙眼,我可以想辦法提升一下鋼材的質量,但其實還有個更省事兒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