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麻衣(1 / 1)

非遺傳承人 王者近水 3401 字 2024-03-17

“建一個廟,這得需好些天的時間吧?”同行的上海客戶問道。 他們肯定以為廟宇就象平日見到的一樣,是個很華麗的建築,其實,大部分道家的觀和廟等結構極簡單,剛才的故事太過淒慘,金華斌一時回不過神,想停一兩天散散心,笑了笑說:“就兩天時間,要不明天我帶你們看下?” 車子停在了麻姑山腳,步行一小時左右,即抵達麻姑巖頂,山頂,是一塊巨大的石杵狀的巖石與四塊略小些的豎石構成,如聚攏的鳥爪狀,《列異傳》:“神仙麻姑降東陽蔡經家,手爪長四寸。蔡經意曰:‘此女子實好佳手,願得以搔背’。麻姑大怒道:“你居然想把我手作癢癢撓?”說完,也不見她動手,忽見經頓地,兩目流血。這鳥爪狀的巖石即麻姑手指所化。金華斌邊講著故事,邊帶客人捌入左邊的隱元仙道。聽罷故事,客人好奇地問道:“這麻姑還精通心理學,會讀心術?” 這時,天下起了雨。三人一路急跑,約十分鐘後,來到公主廟,客人見了啞然失笑,這廟就兩米來高,最多夠三人擠在裡麵躲一躲雨。 過了一會,雨小了些。金華斌見山道上過來個小道童,手裡拿著一把香,來到公主廟前,恭恭敬敬地對他道:“我師傅請三位到道觀一聚。”說罷,在公主像前點了三支香,拜了幾拜。 凝真宮觀主聞玄真道長是自個的方外之交,這道童金華斌曾在凝真宮裡見過,可本次行程是臨時起意,道長又是怎麼知道自個行蹤的?金華斌好奇地問道童。 “我師傅掐指一算,自然知道。”道童一臉虔誠。 山路到括蒼洞凝真宮得二小時,車子又停在山下,兩處沒公交,打滴也困難,金華斌看了看兩位客人。 本來就是來聽故事的,這事透著神秘,更是提起了客人的興趣,忙點頭簽應。 見三人答應了,小道童眉開眼笑地道:“小道給麻衣真人燒一柱香再領你們。” 麻衣真人?金華斌聽了一臉蒙。自個在文化站多年,怎麼會不知道仙居有這麼歷史人物呢?當下,不聲不響地跟著小道童身後。 從公主廟邊上的小路繞了進去後,大約三百米,視線突然開朗,在山巖上,立著一塊一人多米的球形巨石,底部隻很小的一部分與巖麵接觸,一陣風過來,搖搖欲墜。小道童在邊上插了一柱香,拜了三拜後站起身來。金華斌好奇地問起麻衣的故事。小道童童心未解,笑著詠起一首詞: 《鼓笛慢,麻衣》 麻衣褐布輕紗,拂塵輕揚道人家。發如銀絲,顏如嬰兒,惹世人誇,坐臥起立,呼吸吞吐,日精月華。修萬載,不日功德圓滿,可飛升,列仙班。 偏於此時遇見,鼠公主,百般嬌艷。偶爾失態,忘收心神。內丹墜地,化為圓石。仙道絕,唯有麻衣相麵,斷人陰陽。 這詞裡有故事,會給民宿宣傳增加亮點。上海客戶來了信心,於是,凝真宮的路上細問道童。 道童天真地回復:“這歌是師傅教的,小道年幼,不知有什麼故事,施主到觀後請教師傅吧。” 到了道觀,一道人從門口出來招呼道:“金施主及兩位上海來的施主,我師傅在大廳中等候多時。” 還知道自個是上海人?小道童沒有手機,中間絕對無法與道觀聯係,這一下,幾人的興趣更濃了。金華斌道了一聲無量壽佛,進入大廳。與聞道長相互見禮後,幾人邊品著茶邊道長講起麻衣的神話傳說道:“傳說麻姑已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也就是說起碼生活了三個地質年代。” 地質年代,這可是現代地質說的概念,他給我們講的是道學還是科學?金華斌等三人一臉蒙,故意問道:“可是新生代裡的古近紀、新近紀與第四紀?” 聞道長看出他們驚鄂的表情,一揮拂塵道:“科學道學本一家,神仙都是人修成!” 客人關心麻衣的故事,直奔主題道:“曾聽道童說起麻衣的事,還請道其詳。” 聞道長笑了笑,口詠《麻衣歌》一首道: 世人都道神仙好,一生快樂又逍遙。 麻衣神相起一卦,過去未來早知道。 誰知麻衣亦煩惱,命運早被安排了。 何時有福得橫財,何時有災受煎熬。 耍盡心機與手段,命中注定無可逃。 身似木偶被操縱,人似猴子關籠中。 親朋離世已千年,隻留自個孤獨活。 身雖不死體卻衰,一步三息聾鐘態。 先知先覺亦先苦,一生萬事不自由。 歌罷,笑了笑說:“道家修的不是仙,一說修仙,便入旁門了。” 客人關注的是故事可以成為民宿的題材,對於道學並無多大興趣,繼續追問著麻衣的故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聞道長見狀,笑了笑如他們所願,給講了個北宋年間麻衣相麵的故事。 “一日,麻衣在仙姑巖上靜極思動,下山到永安城轉一圈,將近東門,抬頭一望,隻見黃氣壓城,黃雲之上,更有數道青氣盤繞。黃雲者,帝王之氣也,青氣者,忠貞之氣也,難道說永安出帝王?曲指一算,知道就裡。進了東門,擺下卦攤,就見一老者一手牽著個兒童來到他的麵前,麵色鎮定地請他為他們看個相。麻衣看了後,揖了揖手,作歌唱道:《柴皇子歌》 蛟龍鋸角哦唉已成蛇勒 不復龍盤虎踞時勒 唯學神龜哦唉留塗間勒 耕讀樵漁圖永年勒 穀旦地雖哦唉隻百畝勒 可保血脈存千年勒 說完,收起卦攤對著排隊等候的群人言道:“山人今日隻起一相,群人請回吧。” 原來,這兩個孩子是周世宗柴榮的子嗣,宋太祖黃橋兵變後,曾經向百官詢問,該如何處置周恭帝的幾個弟弟,趙匡胤再三追問潘美的意思,潘美都閉口不言。於是,趙匡胤說:“即人之位,殺人之子,朕不忍為也。”此時,潘美才開口說道:“我曾侍奉周世宗,若建議陛下除掉這幾個嬰兒,便是有負於世宗;若勸陛下留下他們,便是不忠於陛下。”趙匡胤命潘美將這兩名繈褓中的嬰兒帶回家,“其後太祖亦不問。” 潘美將兩嬰兒帶走後,為防太祖變卦,立即讓忠仆送他們去南方避難,就這麼著,來到了永安,巧遇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