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畢業的餘禕(1 / 1)

謀算神明 喜歡大動物 2737 字 2024-03-17

【餘禕從高中畢業了,生活步入了新的篇章。   他沒有唱響現代青年盡情發癲的旋律,而選擇了平靜的度過這個無數人選擇瘋狂的假期。   餘禕,是個奇怪的人,他對於生活有些太淡然了,似乎沒有什麼事情是能給他帶來一些驚喜,臉上幾乎隻有兩種表情,表示禮貌的微笑和保持淡然的神色。   高中時期,他會在班內嬉戲打鬧的間,看一眼攝像頭,然後繼續學習,當然,別人找他聊天他也不會拒絕。吃飯時間,也沒有和其他人一樣沖出教室去乾飯,而是在原地等待四分鐘再慢慢地走去食堂,避開派對的高峰時間,去打一些他人剩餘的飯菜,快速吃完,再慢慢走回去,當然,如果食堂有新品,另當別論。   交往,食物,乃至學習,這都算他的愛好,但對他來說,這些生活的行為,並無不同。   那他的愛好是什麼呢?   他說:好好活著。   對於亂世來說,把活著當成愛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那很不容易,很難得。但對於完全可以算太平盛世的現代,將活著作為愛好,未免有些奇怪了。   但他很享受這種活著的滋味,無論是好的一天,還是大多數人認為壞的一天,對他來說,都很美好,因為他能感受到活著的氣息。   因此,生活對於餘禕並非無趣,而是都很有趣,隻是這種有趣別無兩樣而已。   刮風,下雨,晴天,都是很好的天氣,   進步,退步,不變,都是不錯的表現,   他臉上的微笑不僅僅是對人的禮貌,更多的也是對生活的禮貌。   他接受生活給他的一切。   把好好活著作為愛好和接受生活給他的一切並不意味著餘禕不會主動去做事情。他時常會想以後會不會遇到一些事,讓他需要一些能力或者技能。   因此他樂意去學習一些技能,讓以後的生活多向有更多變數的方向走,這樣才好看清楚生活的脈絡,才會在變化來臨時,有能力去接受它,而非走到活不下去的地步。   所以在這個假期,餘禕沒有去玩什麼,而是回了趟老家,並在老家住上,跟他的姥姥姥爺一起。   餘禕的老家在農村,普通的平房,並不算豪華,但也通上電,連上網了。   老家裡有的都是一些老物件、老人。   餘禕隻是想從老人這裡學一些上學期間沒時間學的手藝,比如生火,種地,紡織等等。   順便也來看看他們。   這裡的生活很慢,每天把能做的都做了還有很多的時間,比如說整個夜晚是屬於自己的。   有的時候沒有事情做,餘禕也會看看這裡的老物件。   比如西屋裡有一書櫃的書就挺吸引他的。比如八幾年的一本《聊齋誌異》,比如一本手記叫《散方雜記》是關於一個鄉村赤腳的土方子,還是手寫的,隨便看看,也無可大信。   最吸引他的是一本叫《遊記》的書,無出版社,無作家,但看著確實是印刷的,字體方正,書頁泛黃但平整。   這記載了一個人從亞洲走到歐洲,路上的所見所聞,應該是本小說,有些誌怪和修煉之說,同時故事也比較精彩,一些神通在某些困境中使用的得恰到好處,引人入勝。   餘禕分析了一下這本書,邏輯上幾乎沒有問題,寫的非常“真”,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比如怎麼修煉,比如遇到對應的敵人該用什麼招式,都寫得極其詳細。詳細到能在腦袋裡相出來書中的一切場景。假如書中的怪事與能力都是真的,大概率是會發生書中所述之事。   但是如果都是真的,就出問題了,因為可能作者都沒有意識到,他的這趟遊記會使路上的一些本該相互無交集的神仙勢力產生交集,而有些勢力一旦產生交集,必定會有沖突,必定打得不可開交。而那些神通如果都有用,這個世界早就被搞得天翻地覆了。   隻能說背景沒有設置好,如果再改一改能力的適用性,就很合理了。   餘禕合上書,閉上了雙眼,在炕上想著這本書的合理性分析。   想著想著,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他不知道的是,《遊記》是真的,裡麵的修煉方法也是真的,裡麵的事情更是曾經在他身下這片大地上發生過的。   不過他很快就知道了。   因為他在夢中發現這次的夢有些奇怪,沒有場景,隻有文字,這些文字記在一本書上。   那本書很厚,他隻能打開第一頁,第一頁上的內容很少,隻有幾行。   分別是:   從前有個世界……   這個世界和人們認為的現實世界沒有什麼差別。   即便看起來沒什麼差別,但這個世界的暗處,其實隱藏著無數的修仙機會和無數的隱藏起來的仙人。   這裡的人都有各自的聰明智慧,或大或小。隻要生理上健康就絕不存在什麼資質上愚笨之說。   再往後,他發現他讀到了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