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鄉,西石羊村。 村中地主家大屋內,坐在火炕上的陳然,示意眼前的精壯漢子“說吧,究竟是怎麼回事。” “將軍。”身形壯碩的漢子用力叩首“卑職名喚王德,乃山西巡撫撫標營左營千總。” 王德先是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見著陳然沒說什麼,這才繼續說事。 “我等山西勤王兵馬,接到勤王詔書,巡撫耿大人與總兵張大人,就帶著我等匆匆出兵。” “來到京左,一天一換地方,從通州轉昌平又調至良鄉。” 說到這裡,王德眼眶泛紅,聲音哽咽“朝廷不發餉,甚至就連軍糧都不給!” “我等從山西趕來勤王,可連飯都吃不上,兄弟們鬧糧,朝廷就說我們嘩變。” “巡撫大人與總兵大人,還有軍中將佐都被朝廷捉拿入獄。” 王德淚如雨下“我等是來勤王的啊,朝廷為何連口飯都不給吃?!” “原來如此。”陳然輕嘆“也是委屈你們了。” “你且去尋山西兵馬,告知他們來我這兒,別的不說,糧餉絕對不會短缺。” 之前陳然將字幕上的‘軍中嘩變潰散’修改為‘軍中嘩變聚集’。 他很清楚的知道,潰兵一旦四散,必然為禍四野村鎮。 地方百姓,麵對持兵披甲的潰兵,下場非常淒慘。 修改成聚集,可以防止他們從勤王大軍潰變為地方禍害。 此時五千餘山西兵就集中在西石羊村數裡地之外,陳然對他們很感興趣。 能夠在這寒冬臘月的時節裡,橫跨數百裡的路程趕來打仗,足以稱得上是精銳。 實際上這五千兵馬的確是精銳。 包括山西巡撫耿如杞的撫標營,以及山西總兵張鴻功精挑細選的軍漢。 收攏山西兵馬的步驟很簡單。 第一步就是架起鍋。 肉油米蔬一起熬濃稠的肉粥。 上百口大鍋一起熬煮肉粥,濃鬱的香氣代替了乾癟的語言,吸引著山西兵馬聚集在大鍋四周排列。 待到他們吃飽喝足,陳然擺上了第二步。 一口口的箱子打開,露出擺列整齊的銀子。 “本官乃遵化總兵官,鎮國將軍,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陳然。” 站在箱子上的陳然,拿著鐵皮卷成的喇叭高喊“願意追隨本官的,補發一年軍餉,外加十兩銀子的開拔費,從今以後足糧足餉絕不拖欠!” 陳然之前的銀子幾乎都已經花光,現在拿出來的,都是修改達成獲得的獎勵。 ‘修改歷史已達成,發放獎勵。’ ‘注:發放俸糧六萬六千石,俸銀七萬三千兩。’ 這次的獎勵是山西兵的標準糧餉,不帶克扣足糧足餉。 沒什麼意外,五千多山西兵,全員轉投到了陳然的麾下。 能吃飽喝足還能有足糧足餉拿,軍漢們當然願意跟隨。 收獲了一批精兵,自然是很高興的。 可陳然的小金庫,卻也是陷入了空虛。 糧食布匹還有些,單純吃飯能撐幾個月。 肉食油豆,水果蔬菜什麼的剩的更多,而且放在儲存空間裡不用擔心會變質。 最重要的是缺銀子,發完銀子後,他的小金庫裡隻剩下了幾千兩。 “得想辦法弄筆銀子。”陳然深呼了一口氣,喚來劉有福“安排人手去一趟京城,給周閣老送信,就說我這缺銀子了,缺很多,讓他想想辦法。” 別人去要銀子,哪怕是袁崇煥去要,內閣也是隻有一句話‘沒有。’ 可陳然不同,內閣之中有人幫他說話。 這就叫上頭有人好辦事。 周延儒自己拿不出這麼多的銀子來,戶部更是空虛到耗子都得抹著眼淚搬家。 可皇帝的內帑還有銀子。 鏟除魏忠賢及其黨羽,那可是抄家抄出來了數以千萬計的銀兩。 現在是崇禎二年,這筆銀子還沒被揮霍光。 之前錢謙益等東林黨的醜態畢現,讓崇禎皇帝對他們非常不滿。 與之相對的,並非東林黨的周延儒,溫體仁等也就順勢入了他的眼,堪稱信任有加。 尤其重要的一點是,崇禎皇帝覺得周延儒有識人之明,發掘了特能打的陳然。 在連綿不絕的戰敗消息之中,在建奴大軍已然出現在京師城外的環境下。 陳然之前的勝利,絕對是非常耀眼。 “周卿。” 禦書房內,神色不渝的崇禎皇帝,向著周延儒宣泄心中的不滿“滿桂說,他與建奴大戰,一旁的遼鎮兵馬非但不助,反倒是向他放箭,你怎麼看?” ‘我怎麼看?我坐著看。’ 周延儒心中嘟囔,麵上卻是神色如常“陛下,此事可讓滿桂與袁崇煥當麵對質。” “如此倒也可以。”崇禎皇帝點點頭,囑咐一旁的曹化淳“曹拌拌,去喚滿桂與袁崇煥入城至平臺陛見。” 曹化淳領命而去。 這邊周延儒準備了下措辭“陛下,順天巡撫王元雅,上了彈劾的奏章。” “哦?”崇禎皇帝看了過來“彈劾誰?” “彈劾遵化總兵官,陳然。” 其實王元雅彈劾陳然的奏章,早就送過來了,隻不過是被周延儒給壓著沒給皇帝。 現在拿出來,純粹就是用這做個由頭來提起陳然。 果然,聽到這個名字,崇禎皇帝下意識的露出了笑容。 “彈劾他什麼?” “王元雅彈劾陳然身為遵化總兵官,卻是帶走了遵化兵馬,棄遵化城不顧,有違聖恩德不配位。” 崇禎皇帝皺起了眉頭“陳然去哪了,為何帶走遵化兵馬?” “陛下。”周延儒有陳然的親筆信,自然是知道他去哪了“陳總兵是來勤王了。” “哦。” 聽聞此言,原本還有些不滿的崇禎皇帝,當即恍然。 比起遵化城,當然是京師更重要,這可是忠心耿耿的表現。 陳然帶兵來勤王,不但無過反倒有功。 提到了陳然,皇帝也來了興趣“他之前在遵化城打的不錯,建奴大舉攻城都被擊退,折損嚴重。聽說死的多是奴酋的親兵?” 攻城的主要是兩黃旗兵馬,的確算得上是皇太極的親兵。 “正是如此。”周延儒不著痕跡的引導話題“陳然與趙率教離開遵化城後,一南一北分兵去迎各路勤王大軍。” “他此時已匯合山西河南山東各路兵馬,正往通州與趙率教匯合。” “哦?”皇帝果然順著話頭問“匯聚了多少兵馬?” “兩三萬人總是有的。”周延儒的神色嚴肅起來,認真行禮“陛下,陳然有奏疏上呈。” 皇帝接過奏疏翻看,內容辭藻華麗,字跡工整優美,讓人看的賞心悅目。 至於奏疏內容,除了例行公事的對皇帝噓寒問暖之外,就隻有一件事情,隱晦的要錢要糧。 毫無疑問,以陳然的古文水平,不可能寫的出這等奏疏來。 甚至於,他壓根就沒上過什麼奏疏,這就是周延儒找人代筆的。 “陛下。”見著皇帝看完了奏疏,周延儒順勢出言“勤王大軍糧餉皆缺,軍心不穩。臣請陛下開內帑~~~” 朝廷肯定是沒銀子的,能出銀子的隻有皇帝的小金庫。 這若是換個人,被東林黨以及之前接連不斷慘敗給惡心壞了的皇帝,必然不會答應。 可陳然不一樣,人家是有實打實的勝利與軍功的。 奴酋阿濟格的首級與大旗,是皇帝親自送去太廟祝捷的。 那可是這段時日以來,皇帝最為開心高興的日子。 “周卿言之有理。”略作思索,皇帝很快下定了決心“內帑出十萬兩,周卿再想辦法籌措一批糧食給他送去。” “陛下聖明~~~” 陳然在京師南邊轉悠,遇上了不少來自河南山東等地的勤王兵馬。 原本的歷史上,這些勤王軍也如山西軍一樣,因為無糧無餉而淪為潰兵。 好在此時遇上了陳然,雖然沒給銀子,可多少支援了些軍糧,讓他們不至於挨餓。 而且有了陳然的萬餘人馬為核心,各路勤王兵馬也依附過來,形成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軍勢。 就是他的小金庫,每天都是流水一般的往外出物資。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可是兩三萬人馬,以一己之力養活他們,哪怕是掛壁也要受不了。 他不再轉悠,直接轉頭就去了通州,準備去尋趙率教匯合。 行至半路,忽有夜不收快馬來報“前方集鎮有建奴兵馬,打著的是鑲藍旗旗號,約有三四百人。” 幾乎瞬間的功夫,陳然就做出判斷,這不是前來攻打自己的建奴前鋒,而是劫掠四野的一支建奴分隊。 沒什麼猶豫,當即安排騎兵速出封鎖了集鎮。 鑲藍旗旗主是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 這次入寇他留守沈陽城,帶隊的是他女婿顧三臺。 此時顧三臺正在集鎮之中,抱著懷中抓來的女子飲酒作樂。 接到有大批明軍騎兵封鎖集鎮消息的時候,頓時熱血上頭。 呼喝著將分散在各戶人家享樂的人手都召集起來,穿上衣服披上甲胄,急匆匆的上馬出擊作戰。 本心上,顧三臺還是瞧不上明軍,覺得自己數百人馬,足以擊潰數千明軍。 可出了集鎮一開打,就察覺到事情不對勁。 明軍的騎兵極多,足有千餘之眾。 呼嘯著來往縱橫,將他們死死拖住。 待到陳然領著步卒急匆匆的趕到,數百火銃兵幾輪齊射之下,顧三臺的人馬頓時潰散。 大部戰死,餘部突圍無望,由顧三臺帶著投降。 入了集鎮,見著了鎮子裡的淒慘景象,見著遍地的屍骸,見著那些衣不蔽體的女子。 陳然隻囑咐了一句話。 “那些俘虜,全部點燈拔蠟!”
第19章 周卿,你怎麼看?(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