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薊鎮各部進德勝門,匯宣大諸軍...遼鎮各部...欽此~~~” 一身山紋甲的陳然,麵無表情接過了皇帝的詔書,站在那兒低頭不語。 邊上劉有福當即上前,熟練的送上一袋銀子,招呼人手去安頓天使。 轉過身來,就聽到自家總兵大人,幽幽詢問“你可知,皇帝是否喜歡寫日記?” 這話問楞了劉有福,沉吟片刻回應“宮中之事,卑職不知。” 陳然現在終於明白,為何國力上對後金擁有百倍優勢的大明,卻是一次接一次的戰敗了。 身為大明最高統治者的崇禎皇帝,居然與某位空一格運輸隊長似的,喜歡微操! 之前城外的建奴人馬,幾乎全軍出動往通州方向而去。 如此大的動作,自然瞞不過城頭守軍。 得知消息的崇禎皇帝當即陷入了急躁與惶恐不安之中。 按照建奴以往的做派,以及明軍一貫以來的表現,很明顯這是又要被建奴掐住一支兵馬來打。 自薩爾滸以來,都是如此。 驚慌失措的皇帝與朝廷,派人繞路快馬加鞭送來了聖旨,要求集中在通州的勤王大軍,兵分兩路去德勝門與左安門,與宣大兵馬,遼鎮前鋒騎兵匯合之後,再與建奴決戰。 “皇帝這是將天下當做棋盤,咱們與建奴都當做棋子了?”陳然揉著腦殼“我腦殼疼。” 這一刻,他想到了鬆山之戰時候的洪承疇,想到了潼關之戰時候的孫傳庭。 歷史上的他們,大概也是悲憤莫名,被這等胡亂指揮的詔書給逼的全軍覆沒吧。 哪怕是劉有福這等,往日裡隻知道撈銀子的,此刻也是憂心忡忡的表態“建奴可不是陛下的棋子,咱們若是分兵,必然會被他們抓住機會各個擊破。” 陳然轉首看著他“你都懂的事情,皇帝與朝廷裡的大臣們,卻是不知道。這樣打仗,想贏除非有天降祥瑞。” 話音剛落,他的眼前立刻浮現出了兩行字幕。 ‘後金內應通傳詔書內容,皇太極決心伏擊北路與宣大兵馬匯合的明軍。’ ‘注:你可以修改其中的一個字。’ 這還真是天降祥瑞。 “北路明軍?”陳然若有所思“這不就是我嗎?皇太極打算先打我?” 按照詔書上的安排,遼鎮與山海關的後續兵馬,去尋遼鎮的先遣騎兵匯合。 其餘各部,則是北上與滿桂帶來的宣大兵匯合。 之後就是兩邊合攏,再由英國公出任總大將,領著勤王兵馬與城內的三大營一起出擊,集中優勢力量,一戰擊破建奴。 陳然表示,這詔書一看就是個文官寫的,還是那種看過幾本兵書,就大言不慚說自己知兵的文官。 整個詔書從頭到尾,全都是在指揮分散在各處的各路明軍,要如何如何。 仿佛這是一場規模龐大的演習,通篇都沒去想建奴的數萬人馬在哪,會如何應對。 純粹是將建奴也給當成了明軍,安排人家原地待著,等待明軍將分散的力量全都集中起來,然後用優勢兵力來剿滅。 依舊是熟悉的味道,從薩爾滸開始,大明朝廷一直都是如此的自說自話。 建奴又不是兵馬俑! 隨手將聖旨塞給劉有福,陳然表情微微放緩,抬手將伏擊北路的北字抹去,改成了南。 旋即動身,徑直去尋趙率教。 “大帥。”尋著趙率教,陳然張口就是“我不奉詔。” 聽聞如此堪稱大逆不道的話語,趙大帥卻並未發怒,反倒是麵色苦楚“沒用的,何可綱他們必然是分兵。” 他是薊鎮總兵官,遼東鎮和山海關的兵馬,可不會聽他的命令。 何可綱等人本就是要與本部前鋒騎兵匯合,自然不會違抗詔令,必然是要南去。 這一分兵,幾乎帶走了近半的人馬。 “不用管他們。”陳然篤定出聲“我斷定皇太極必會伏擊遼鎮人馬,我等可尾隨其後,待到前方戰起之時殺入戰場。” “這倒是個辦法,隻是,能瞞得過建奴?那奴酋可不是個好糊弄的,說不得要去伏擊我等北路。”趙率教當即意動“還有,真要是違旨,陛下那邊如何交代?” “我踏馬出來混的,要給誰交代!” 一說到這個,陳然就壓不住火氣“這詔書是讓我們去死!” 想著原本皇太極是打算帶著八旗主力,外加萬餘蒙古騎兵去伏擊自己,他的怒火就按耐不住的往上湧。 野戰的情況下,麵對著這麼多的精銳騎兵,麾下隻有數百火銃兵的陳然也扛不住。 畢竟隻是數百拿著火繩槍的火銃兵,又不是數百馬克沁。 他要是有二百挺馬克沁... “慎言。”趙率教打斷了陳然的暢想“不奉詔的話,若是有人彈劾...” “我上頭有人。”陳然再度搬出了舔狗周閣老“他可是玩彈劾的高手。” “再說了。”陳然不耐“隻要能打贏,什麼都不算個事兒。若是輸了,連命都沒了,還管什麼彈劾。” 趙率教對他非常信任,略作思索就應下了此事。 不過細節上,還需要再商榷一番。 “建奴不傻。”趙率教問的乾脆“我等若是不去德勝門,他們必然知曉,偵騎四出當能尋得我等所在。” “去,當然要去。”陳然失笑“咱們是去打突襲,隻選精銳。其餘人馬與河南山東等地勤王兵馬一起去德勝門,讓建奴看見就行。” “善。” 清晨,皇太極汗帳。 “父汗。”身高體壯,身上到處都是脂肪的豪格,來到後帳說話“各旗都已準備妥當,差不多時辰該出發去打北路的明軍了。” 睡夢中醒來的皇太極,用力的揉著腦袋“不去北邊了,喚眾人來議事。” 待到一眾貝勒,額真,臺吉們都聚集過來,皇太極調整了下坐姿與情緒,正色開口“昨晚我仔細想了想,還是決定先打南路的遼鎮兵。” 此言一出,眾人神色各異,隱有喧嘩聲傳來。 明明說好了是去打往德勝門去的明軍,大家夥都做好了準備。 這都要出發了,你突然來這麼一出,這不就是朝令夕改嗎。 “大汗。”四大貝勒之一的代善,垂下眼皮慢悠悠的詢問“這是為何?”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手段齊出的皇太極權威日重。 現如今敢當麵質疑他的人,也就隻有四大貝勒了。 “趙率教與陳然的兵善戰。”皇太極正色回應“即便野戰突襲,他們也必然死戰到底。” 性格沖動的莽古爾泰跟著喊“既如此,就更當打他們才是。” 後金作戰向來如此,遇到硬茬子的時候,不顧及損失的拚命也要打掉。 因為他們很清楚,打掉了精銳敢戰的,剩下的全都是垃圾。 “以往這麼打沒問題,因為附近的明軍幾乎不會救援。”皇太極耐著性子解釋“可這裡是明國京畿重地,援軍必然迅速趕來。” “若是急切之間沒能吃掉,又被援軍從外麵兜住,反倒是不美。” 他乾脆把話說清楚“打趙率教與陳然,不可能速勝。到時候明國各路人馬,必然在他們皇帝的命令下趕來增援,那就成亂戰了。” “我的打算是先破南邊的遼鎮兵,大家都是老熟人了,打起來輕鬆。” 此言一出,四周眾人頓時哄笑。 都是與遼東鎮打老仗的了,遼鎮兵將是個什麼樣,再沒誰比他們更加清楚。 皇太極乘熱打鐵,再度解釋“袁崇煥被抓了,現在遼鎮兵群龍無首,咱們打過去必然輕鬆取勝,甚至可以驅趕潰兵,一路攻破左安門外祖大壽的騎兵。” “若是如此,遼鎮兵基本上就被打廢了。之前也重創了宣大兵,這京畿之地能戰的明軍,也就隻剩下了薊鎮。到時候沒了援軍,打他們就輕鬆的多。” 代善動了動嘴皮,卻是沒有說話,隻是用目光望向了莽古爾泰。 果然,性格沖動的莽古爾泰,當即喊著“可若是讓薊鎮兵入了京城,咱們可就打不下來了。” “誰跟你說,咱們要打京城的?”皇太極目光睥睨的看過去“咱們過來,是來發財的。” 汗帳內的眾人,頓時哄堂大笑。 “以明國皇帝的性子。”皇太極昂首而笑“薊鎮兵進了京城,就別想再出來了,必然是被留下當做護身符保命。那京城之外,這京畿各處膏腴之地,皆可任由我等取之!” 汗帳內的氣氛,再度火熱起來。 眾人摩拳擦掌,好似立馬就能搶到金山銀海,滿帳篷的美人。 其實皇太極是真的想打京城的,隻可惜他知道打不下來。 他用的辦法是持續給大明放血,同時不斷的劫掠來壯大自己的實力。 待到時機成熟,那就大軍入關,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定鼎天下! 由始至終,大帳內沒有一個人提過,若是先打遼東鎮的兵馬,薊鎮的人會不會來救援的問題。 知道事兒的人,認為距離遙遠,遼鎮兵被打崩了,步卒為主的薊鎮那邊都來不及過來。 不知事兒的人,則是認為薊鎮與別處明軍沒什麼兩樣,就像是當年渾河對岸,眼睜睜的看著浙兵與川兵死絕的遼鎮兵一般無二。 後金大軍南下,埋伏在了去往左安門的遼鎮兵必經之路上。 當天晚上,皇太極專門召見了北邊回來的探馬。 得知薊鎮兵的的確確是北去德勝門,兩邊已相距數十裡之遙。 得到了這個消息,皇太極這才心滿意足的躺下睡覺。 四更天,寒風呼嘯,天冷的讓人頭皮發麻。 劉有福帶著大批民夫,魚貫出入輜重營,抬出來一袋袋的糧食,扛著半扇的豬肉,拎著新鮮宰殺的雞鴨鵝,麻溜的處理乾凈扔進燒開的大鍋裡。 大早上的就吃肉,而且還是放開了吃,甚至每個人都能分到二兩酒。 新兵或許還在歡喜懵懂,可軍中老卒卻是心中敞亮。 這是要開大戰了! “味道淡了。”拿著馬勺嘗了口湯水的陳然,微微蹙眉“加鹽,還有豬油膏都給我放,別給我省錢!” 得了袁崇煥的神助攻,他現在是財大氣粗,底氣十足。 今天就要決戰了,當然要吃的好。 看著民夫們給鍋裡加鹽加油,陳然轉首看向了漆黑夜幕之下的南方。 “頂住,可別我還沒趕到,你們就先崩了!”
第21章 我踏馬出來混的,要給誰交代!(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