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清掃行動-神秘男孩(求月票)
星城,中部區。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
星光湖麵倒映著一輪皎潔圓月,在夜風吹拂下泛起層層漣漪擴散。
此時湖畔邊的一棟高樓頂端,封棋穿著一襲黑衣,目光俯瞰城市夜景。
在他的身邊,是半霧化形態下的迷霧之主。
就在今晚,籌備多年的計劃展開初次行動。
培養血煉戰士的最初目的,除了伏殺行動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清理星城內潛在的領域勢力。
領域弱族聯盟還有利用價值,封棋暫且沒有清算的想法。
前段時間,他已經約見了黑龍。
沒有意外,他很熟練的控製了黑龍,就此控製了星城的領域弱族聯盟。
這個組織就像是一個賞金組織,對星城的危險有限。
無論是情報,還是其他方麵,領域弱族聯盟都能給他帶來一定的幫助。
但那些未加入領域弱族聯盟,零散潛伏於星城內的領域生物,封棋不容許他們存在。
它們就像是不穩定的炸彈。
這條犧牲線他必須活百年以上時間,等待黎明軍的建立與慕暚的出現。
未加入領域弱族聯盟的領域生物不在控製範圍內,可能會對星城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說不定還可能是致命影響。
培養血煉戰士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搜尋星城裡的隱藏領域生物。
為此迷霧之主將自己的氣血感知能力傳授給了所有血煉戰士,還教導了他們該如何利用氣血感知來分辨領域生物。
靠著資源供給與迷霧之主的教導,現在每個血煉戰士都有了白銀階的實力。
這是什麼概念。
等同於每個血煉戰士都有了堪比呂越的血脈強度。
這種快速成長與1500年後巔峰迷霧之主開發的血煉功法不無關係。
這門功法雖然沒有血肉祭的效果顯著,卻也堪比神級功法,尤其是對底蘊薄弱的人族而言,效果非常顯著。
當然,這些血煉戰士隻是有了白銀階的血脈強度,論實力顯然不會是呂越的對手。
畢竟呂越最強的從來不是血脈強度,而是他的劍勢。
對“勢”的修煉,封棋現在已經非常熟悉了。
一往無前的拳勢他費了數年時間領悟,現在已經成了他對敵時的重要手段之一。
魔刀長達千年的記憶還讓它悟到了“屠神刀勢”。
勢就像是內心對力量的理解說明書。
就例如他的拳勢,縱使前方是刀山火海,也要一往無前的前進,縱使萬劫不復。
想要悟出“勢”首先就是要有堅定的意誌。
其次性格不同,悟出的勢也各不相同。
領悟勢的過程十分艱難,天賦、性格、意誌,都是勢修煉過程中需要跨過的一道道坎。
可一旦能夠悟出勢,就相當於內心有了一柄無堅不摧的武器。
修煉到後期更是能釋放所修煉“勢”的力場,具有極強的防禦與殺傷力。
所以呂越的實力本質上並非是白銀階,隻是血脈強度達到了白銀階,但真實實力要超越白銀階。
人類的修煉體係架構,也是封棋接下來準備改革的項目。
現階段的修煉體係評定對比領域生物太過落後,尤其無法定義那些實力超越標準的人類強者。
例如沐晴。
沐晴的實力評價是黃金階。
這隻是因為人類修煉體係的實力最強評階是黃金階,而沐晴的真實實力要遠超黃金階。
如果沒有完善的實力評定體係,對人類修煉學的發展也會起到一定的阻礙。
思緒回到現在,封棋的視線掃向圍繞星光湖畔聳立的高樓建築。
此時有數千身影趁著夜色展開了行動。
清理計劃短時間內無法完成,封棋的設想是以星城中部區為起點,展開地毯式的搜尋。
他給血煉戰士下達的命令是,搜尋到的領域生物隻要是非領域弱族聯盟報備的成員,一律斬殺。
這期間軍部也會配合善後等工作。
清理計劃封棋暫定一年,往後每年都會展開一個月。
領域潛伏生物的出現有時候難以避免,畢竟星城現在並未對外封閉。
各大城市之間的交流,還是有可能帶來領域生物。
他要做的就是盡量清理,直到星城半封閉那天開始,徹底清理星城內部的一切隱患。
但想要讓星城達到半封閉狀態,他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首先的是資源獲取方麵的問題。
每個城市都有特產資源,五大城市以互補互助協同發展的模式共同進步。
星城封閉會導致獲取外部資源的渠道被切斷。
例如凜冬城產出的礦石、天然氣,舊日城的海產品,等等。
這方麵需要提前布局,囤積資源無法解決未來的問題,畢竟資源終有耗盡的一天,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找新的資源輸送渠道。
對此封棋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前段時間他查看了已經探明的領域場信息。
發現星城往西方向有兩座領域場內有領域礦產資源,他完全可以在星城往西49公裡的位置,開辟一座前線補給區。
隻要打通了這條補給區對星城的路線。
這方麵的資源獲取,星城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打造補給區的前期投入龐大,但對星城的未來發展無疑有巨大助力。
這也是迷霧之主口中以戰養戰的成長策略。
除了獲取資源的渠道問題外,星城內部資源的內循環也是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
糧食的產出在星城相對封閉前,需要達到90%以上的自給率。
這兩個是星城發展的根本問題。
但其他方麵的問題,也有很多。
例如星城近乎全封閉後,就無法再購買科技研究院、未來研究院產出的科技設備。
很多科技設備都是消耗品,基本上數年,乃至數月就要更換一次。
不解決這個問題,一旦貿然封閉星城,城市裡的許多醫院、研究院很快會處於設備荒的狀態,甚至在堅持一段時間後停擺。
這個問題封棋已經在著手解決了。
猩紅研究院現在的成長方向是“全能研究院”,最近已經接來了一批李星辰名單上的學者,接下來他們會著手開始建設星城的科技研究部門。
往後還有配套的科技工廠等項目動工。
現在科技工廠的選址已經確定,就差資源上的調配問題還未解決了。
其實許多問題都能依靠資源來解決。
唯一的問題還是太窮了。
各大研究院手裡的資源看似很多,實則平時也要省著用。
一下子成立太多項目,資源重新分配後更是影響到各研究院原本的資源配額,乃至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