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納米改造完成
破曉117年。
莫羽站在機械改造實驗室,遙望前方屏幕上放大顯示的機械納米蟲。
與最初的版本相比,現在的機械納米蟲模樣有了些許變化。
機械納米蟲形態上還是漆黑色的立方體,但體表卻多了非常華麗漂亮的紋路,如果將畫麵繼續放大,能看到這隻機械納米蟲體表有點點金色光點環繞,緩緩滲入機械納米蟲體內。
銘刻完攝靈陣法後,機械納米蟲將時刻處於自主充能的狀態。
現在,第一隻機械納米蟲真正意義上打造完成。
它是由禁魔金屬與流星石融合後的復合材料為主材料打造而成,後又在表麵銘刻了攝靈陣法,用於保障機械納米蟲時刻都能通過攝取天地靈氣來補充能量。
其次,機械納米蟲的體內還銘刻了一道穩固陣。
這座陣法的作用是加固機械納米蟲的軀體結構,進一步提升機械納米蟲的防禦,以及銘刻在機械納米蟲身上的陣法。
最後,機械納米蟲體內還特別安裝了納米級的信號接收裝置。
這麼做是為了保險起見。
用意識操控機械納米蟲是莫羽的目標,但是否能做到這一點,即使是莫羽也沒有信心。
但打造機械納米蟲投入巨大。
算上資源、人力,以及支出給銀月族的積分,總體造價達到了8000萬血石。
這些年星城發展穩步向前,西前線補給區帶回的靈性資源也是越來越多,但如此龐大的開支還是影響到了星城的發展。
為此星城隻能選擇砍掉一部分正在建設的項目,將資源傾斜給莫羽所在的機械改造部。
如果意識操控機械納米蟲的方式行不通,也不會被浪費。
星城還能依靠信號操控的方式讓機械納米蟲為星城創造價值。
但信號操控的方式存在太多弊端。
遇到信號屏蔽或被乾擾等問題,機械納米蟲將毫無殺傷力。
這隻是無奈時的選擇。
遙望成品的機械納米蟲,莫羽的義眼不斷轉動。
第一隻機械納米蟲的打造最是艱難,但接下來的批量打造將不再是難題。
現有的資源足夠他打造出第一批機械納米蟲用於實戰。
接下來,他也將開始精神永生的修煉。
……
光陰如箭。
破曉121年。
星城中心公園。
又是一年秋季,枯黃的楓葉隨風飄零,在地上鋪滿了厚厚一層。
時隔多年,莫羽再次站在了封棋的英雄雕像前。
抬頭仰視雕像,莫羽在心裡不斷訴說著這些年的經歷。
他已經許久沒有再見到封棋了,對於這位人族歷史偉人,也是自己的引路人,莫羽始終心懷感激與崇敬。
就在五天後,他要進行機械納米蟲計劃的最後一步,身軀納米機械化。
成功與失敗,就連莫羽自己也沒有信心。
身為機械改造計劃的先驅探索者,承擔探索帶來的風險是他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對此他內心無悔。
深埋心底最後的遺憾,是還未完成當年復仇的誓言。
朝封棋英雄雕像深深鞠躬後,莫羽毅然轉身離去。
……
五日後。
下午,一輛虎魄最大型號的運輸車從虎魄基地出發,朝星城西補給區方向駛去。
車廂內,裝載著數臺大型設備。
縱橫交錯的線纜相互連接,依次閃爍的燈光證明這些儀器都處在開啟狀態。
莫羽坐在車廂裡,目光掃過身邊的幾臺大型儀器。
最後他的目光聚焦在了正前方的漆黑色鐵箱上。
箱子裡麵存放的,是他後半生的心血之作,機械納米蟲。
運載車輛在星城與補給區相連的主道高速路上的平穩飛速行駛,當夜幕逐漸籠罩大地,太陽即將落下時,地平線盡頭浮現一座繁華城市的輪廓。
這座城市歷經百餘年的發展,早已不同往日。
最初這裡隻是一片林地,長滿了茂密的綠植,但現在已經是一座完全現代化的城市。
城市的現代化程度甚至要超越星城絕大部分區域。
除了前線戰士,這裡還入住了大量服務於前線的普通居民。
當運載車輛駛入補給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聳的瞭望塔。
這座瞭望塔早已荒廢,塔樓上遍布歲月腐蝕的痕跡。
類似的瞭望高塔補給城市裡還有很多,也將伴隨著補給區的領地擴張,不斷向西方繼續擴建。
運載車輛在淩晨3點來到了補給區的最前線。
這裡也是補給城市裡最繁華的區域。
最前線除了瞭望塔,沒有高樓,但這裡的每一棟建築都可移動。
打造這種可移動的建築,也是前線補給區發展多年總結的經驗。
伴隨著前線補給區不斷向西方擴張,每次都要打造大量新建築,後方的很多建築都會逐漸趨於荒廢。
為了讓資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人類中的建築學者開發出了一種可移動的建築。
往後前線推進,最前線的建築也能跟著一起向前移動。
同時此類建築還配備了許多最新的科技,甚至屋內還安裝有檢測領域生物的裝置,這些建造所使用的材料標準也要遠超星城內的建築。
到了最前線區域,這裡的人流增多。
到處都是全副武裝的前線戰士身影,這裡的商店徹夜通明,街道上還有佩戴“巡查員”勛章的前線管理戰士在巡邏。
他們的職責是維護前線治安,以及防範領域生物的突然襲擊。
與補給區發展初期混亂的景象相比,現在的補給區一切都是井井有條。
沿途的配套設施也是十分完善。
武器商店、道具租賃商店、戰團辦事大廳、瞭望塔、酒店……除了基礎設施外,補給區最大的特色就是分布在補給區主街區兩側後方的戰團駐地。
這裡最初都是荒地,所以每支入駐的戰團都被分配到了不小的駐地土地。
隻要成功晉升為a級戰團,甚至還能獲得對駐地自定義設計的權限,到時候會有專門的施工團隊前來對接,對駐地進行定製化建設。
身處殘酷的前線,過的是刀口舔血的日子,這些人性化的服務是為了讓前線戰士在奮鬥之餘,也能享受到不弱於城市裡的生活便捷與享受。
每年星城都會拿出5%的資源用於改善前線戰士的生活。
到了年底,還有一次對全體前線戰士的問卷調查。
每個戰士可以在問卷調查中填寫對前線補給區的服務質量評分,然後提出改進建議。
這些建議匯總後會提交星城最高議會,來年會以前線戰士們提出的建議來對前線補給區進行新一輪的建設改進。
這些流程全程透明。
星城民眾也都知曉前線戰士享受的生活質量要遠高於他們。
但沒有人會提出反對意見。
所有人都清楚明白一個道理,他們所獲得的安定生活背後,是前線戰士們浴血奮戰換來的。
歲月靜好的背後,是前線戰士們在負重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