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等傷林夕養好傷後,恢復了他對林夕的教學。 陳先生覺得那些小學的內容,林夕已經掌握的差不多了。就提前開始教授他大學的內容。 陳先生認為,林夕應該從《大學》開始學起。 三綱領八條目是指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學章句》中,把提出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者稱為“大學之綱領”,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項稱為“大學之條目“。後人稱之為“三綱領八條目”,簡稱“三綱八目”。 三綱領八條目《大學》本身對“格物”、“致知”未作解釋,朱熹認為這是原文有闕佚,於是補撰一章,簡括地表述了他自己的觀點,大明是把朱熹的這一套當做標準教材來進行教授。 大學與論語、孟子、中庸並級為四書。 大學是一篇極其有價值的哲學散文,它融合了儒家的教育哲學、人生哲學以及政治哲學。 大學的思想觀點博大而精深,精辟而透徹,作為立身處世、進德修業的指南。 大學既是儒家思想的入門讀物,也是儒家思想體係的最高綱領。 首先何謂大學?所謂大學,是指大學問。在古代,教育的層次主要分為大學與小學兩種。 一般14歲以下的孩子所學習的知識與學問稱之為小學,而年滿14歲的大人所學的知識與學問則稱之為大學,也可稱之為大人之學。 古代的小學主要學習識文斷字、灑掃應對以及言行舉止方麵的規範與禮儀,而大學則學習天地人生之理、修身養性之道、齊家治國之法。 於今而言,學問也可以分為小學與大學兩各層次。小學可以是一門謀生專業與技能。而大學則是關乎人思想的知識和學問。 大學的三綱八目指什麼? 所謂三綱八目,就是指大學所要達到的三大目標,以及實現這三大目標的八種方法。 大學這篇文章就是以三綱八目為提綱,講述大學的內涵與本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所謂八目,就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以及平天下。 這八目是有先後順序的也急吾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期戚價值追求旗幟。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知其誌。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一誠,一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明德是什麼?應該如何明明德呢?所謂明德,本意是指光明正大的德行,此處泛指一切美好的品質。估計執行。就人性而言,泛指人性中善良美好的秉性。 孟子的惻隱之心,以及儒家所提倡的仁愛、誠信、理智、謙遜等德行。 這樣的德行,當然應該大力發揚光大。也及明明德。第一個明做動詞是發揚光大的意思。為什麼欲民明德於天下者,必先之其國呢?因為執掌國家的君王,若能踐行美好的品德與德行。百姓就會以君王為榜樣,紛紛效仿君王的言行舉止,這樣上行下效,美好的品德與人性就得到了發揚光大。 當然,必先治其國,並不是說人人都要成為一國之主,擁有一個國家。在儒家看來,明明德最好的方式就是內聖外王,以及對內具有聖人的才德,對外實行光明正大的王道或者明德。 在現實生活中,同樣的話,不同身份與地位的人說出來,其影響力與號召力是截然不同的。 就好比同一句話,出自乞丐之口與出自君王之口,誰的影響力大呢? 毋庸置疑,當然是出自君王之口的話,影響力大。乞丐由於身份低微,就算所說的話是真理也沒人信,但是如果換成是身份尊貴之人,就算是泛泛之談,也會被人奉為圭臬。 何會這樣呢?因為人微言輕,這是人之常情。當然。儒家並不是叫人一門心思的去鉆營或者謀求高位。 儒家認為,一個人若想讓自己擁有影響力與號召力,必須先使自己達到內聖的境界,這樣別人才會信服你。 至於如何明明德,《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俊德,皆自明也。 《康誥》《大甲》《帝典》都是《尚書》中的文章。克是能夠的意思。峻是大的意思。 克明德與克明俊德都是指能夠弘揚或者彰明美好的德行,顧,有想想、顧念之意。諟,是此的意思。顧諟天之明命,就是我們行事處事要經常想想或者顧念上天高尚的德性,以及自然美好的人性與品德。 皆自明也,強調了自我的主動性。也就是說,要以身作則,自我主動、積極的去發揚人性美好的一麵,去弘揚一切美好的天性或者品德。 親民是什麼?如何親民呢?對於親民有兩種解釋,其一,宋代理學家程頤、朱熹等人認為親民應該讀作新民,是自新、革新的意思。 其二,心學大師王陽明認為親民。仍作親民而不是新民。王陽明的理由是,大學這篇文章中,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獨保赤子等語句皆是親民之意。 而程頤、朱熹等人的理由是,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明,《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這段解釋親民的話,“親”字都做“新”字解。所以親民應當是新民。綜上所述,個人比較認同程頤、朱熹等人的觀點,也即親民。應該是新民。《盤銘》盤,指日常生活的用具,銘。指格言、箴言。將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句話刻在日常生活的用具上,隻在提醒自己要不斷的反省和自新。 為什麼要自新的?因為人的思想觀念如果長時間不反省自新,容易固化守舊,從而變得頑固不化、冥頑不靈。 長此以往,這種固化的思想會阻礙個人的進步與成長。如果其人是身居高位之人,則會阻礙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外在的世界都在不斷的變化與更新,而如果內在的自我固步自封。不願革新自我,則會趕不上時代的變化而成為時代的棄兒。 《康誥》所說的作新民,作是鼓勵或者使人振作之意,作新民就是鼓勵民眾棄舊圖新,無時無刻都煥發出朝氣蓬勃。 《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為新,就是以文王的西周王朝為例子。文王的西周王朝歷史悠久,算得上是舊的邦國,但是文王一刻也不敢怠惰,自始至終保持著革舊圖新的理念。 君子無所不用其極,這是新民的方法,旨在教人如何新民。 其實新民沒有什麼訣竅,隻要盡心竭力去進行就可以了,就像曾子一樣,吾日三省吾身。 吾日三省吾身,看似簡單,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卻少之又少。 所以孔子才感嘆道,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無效者不及。 其實聖人與常人的智力並沒有什麼區別,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是一位聖人能夠長久重復的去進行那些簡單的事情。 如何理解止於至善? 所謂至善,就是最高的善,它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最高的道德準則。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是孤立存在。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與外在世界產生各種各樣的關係,因此你就擁有多種不同的身份。比如我們是父母的兒子,子女的父母,妻子的丈夫,學生的老師等等。 從哲學的角度來講,就是說人是社會關係的綜合。《大學》有言,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於國人交,止於信。 這段話講述了古代君臣父子。朋友等社會關係的最高道德準則以及至善。作為君王,其最高的山,休息啊。作為臣子,其最高的善就是恭敬。身為人子,其最高的善就是孝順,而身為人父,其最高的善就是慈愛,最後,與人交往,其最高的善就是信用。 由此可見,人的身份或者所處的社會關係不同,其最高的善也不一樣。 當我們處在某種社會關係之中,或者以某種身份出現時,就應該遵循與身份相符合的道德準則,比如身為醫生,就應該遵循救死扶傷的醫德,又比如身為老師,就應該遵循教書育人的師德。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要有職業道德。 《詩》雲,邦畿千裡,為民所止。緡蠻黃鳥,止於丘隅。邦畿,指城邑及即城邑近郊地區,這些地方是宜人類居住,所以民眾在這樣的地方安家落戶,以及為民所止。 緡蠻,是象聲詞,形容鳥的叫聲。丘隅,指山林湖澤之地,黃鳥最好的居處就是山林湖澤,也就是止於丘隅。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其意思是,連黃鳥這種小動物都知道去自己應該去的地方止息或者落腳安居,難道我們人類還不如小小的黃鳥? 孔子的這番話以反問的語氣告訴世人,一定要明白並遵守與自己身份相符的道德準則。 比如,古人有言,在其位,要謀其政,行其權,要盡其責。其實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如何理解格物致知。 所謂物,泛指天下萬事萬物。它既可指有形的物體,比如花草樹木,飛禽走獸。也可指人的行為舉動、思想意識以及所作所為。 富家公子假扮窮小夥去追求自己喜歡的女人。又比如,子女不願意撫養自己的父母。諸如此類,都可以稱之為物。 所謂格物,就是要窮究事物或者事情背後的根本道理。 換言之,就是要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比如兒子十惡不赦,為害鄉裡,父親忍無可忍,結束了兒子的生命,這本是為民除害的好事,可為什麼法律還要判處父親刑罰呢?這種對事物或者現象背後原因的分析,其實就是格物。 又比如,鳥為什麼能飛?漢武帝為什麼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詩經》的第一首詩為什麼是一首愛情詩?對諸如此類問題的思考。皆是在格物。 事實上,唯有格物,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以及格物致知。宋代大理學家朱熹認為,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語至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唯於理有未窮,故其之有不盡也。此外,格物可以培養人獨立思考的能力。是獲取知識的紐帶,是連接智慧的橋梁。 誠意為什麼要從慎獨做起? 所謂誠意?就是要真實麵對自己內心的所思所想。而不要自欺。說白了,就是不要掩耳盜鈴,自己欺騙自己。 大學有言,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這段話首先指出了誠意的關鍵主要在於不要自欺。何謂不自欺呢? 比如厭惡惡臭的氣味,喜好美好的容顏,這是人的天性與本能,所以沒有必要去掩飾或者隱瞞。 在現實生活中,自欺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有些人不敢正視自己的短處或者缺點。有些人看上去很努力的樣子,諸如此類,皆是自欺的表現。 君子必慎其獨也,就是說,誠意必須從慎獨做起。為什麼誠意必須從慎獨做起呢? 所謂獨。獨居或者獨處。大學有言,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因其不善而助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唉,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其意思是小人做人沒有原則和底線,他們獨處的時候,以為沒人看見。因此。什麼壞事都乾得出來。 但是當小人麵對君子的時候,由於其所作所為不太光彩,因此在君子麵前,小人總是遮遮掩掩,竭盡全力遮掩其不好的一麵,而顯露其好的一麵。 常言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殊不知,小人的所作所為,別人早就看得一清二楚,猶如看見了他的心肺與肝臟那樣透徹。那麼,小人的自欺和掩飾有什麼用呢?人心裡的所思所想,總會在不經意間顯露出來,正所謂誠於中,必形於外。 人在獨處的時候,一定要有敬畏之心,行事處事一定要慎重,謹慎而不要心存僥幸,以為敵人發現不了。 常言道,人在做,天在看。真相或許可以掩蓋一時,但早晚會真相大白。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言乎?也就是說,天地昭昭,眾目睽睽之下,萬事萬物都將無所遁形。可謂不嚴厲。 為什麼修身在於正心呢? 所謂正心,就是使內心不被情緒或者情感的控製和左右。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這段話講述了四種使人內心不能端正的情緒,他們分別是忿懥、恐懼、好惡和憂患。 忿懥就是憤怒的意思。容易使人喪失心智或者理智,恐懼則會使人的心裡產生焦慮和不安。好樂,指偏好與偏愛。人一旦有偏愛之心,行事處事就難以公正。憂患,不是生於憂患的憂患,而是指人內心的憂慮和抑鬱。一個人的內心常常感到憂慮和抑鬱,則容易變得悲觀消極。 當然是人內心不能端正的情緒不止這四種,比如嫉妒、崇拜、得意、同情、厭惡等。情緒或者情感也能讓人變得扭曲而不端正。人一旦有了這些情緒,就會變得心不在焉,難以專注。 而一旦心不在焉,對待事物就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所以說,修身在於端正心意。 為什麼齊家在於修身? 《大學》有言,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這段話講述的齊家,在於修身的理由與方法。主要給出了五種理由。 其一。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辟同“僻”是偏頗的意思,人對於自己所期愛的人,往往有偏愛、袒護之心。比如家長對於別人家孩子的淘氣會感到厭惡,而對自家孩子的淘氣則會覺得活潑可愛。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這種人之常情往往會影響處事的公正,所以必須要修養這種心情。 其二人之其所賤惡而辟焉。隻自己看不起和厭惡的人。一個人如果看不起別人或者厭惡別人,往往會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別人,比如公婆。如果看不起或者討厭自己的媳婦,就算兒媳做的再好,也會被指責和嫌棄。 其三。人知其所畏敬而辟焉。畏敬指自己所害怕和所敬重的人。一個人對於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會盲目服從而不敢質疑,長此以往,則會喪失分辨與判斷事物的能力,從而變得沒有主見而隨大流。 比如,學生如果一味的敬畏老師,則會將老師的言語奉為圭臬而不敢懷疑。學生就失去了思考與創新的能力,從而成為老師的替身。 其次,人知其所哀矜而辟焉。哀矜指自己哀憐,同情的人。常言道,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人若是對別人產生哀憐之心,往往會忽視其人的可恨之處。 其五,人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敖同傲。敖惰而指自己所傲慢與怠惰之人。一個人如果對另外一個人產生了傲慢與怠惰之心,往往會遭人記恨。這也是在給自己埋下了禍患的種子。 綜上所述,以上五種不好的品性,都會讓人產生偏頗之心而變得狹隘。所以必須要修身養性,除掉這些不好的品性,那如何除掉這些不好的品性,就是要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 說白了,人性是復雜的,我們既要看到一個人好的一麵,也要看到一個人不好的一麵。不能愛之於其身,惡之於其死,這樣才能對人做出客觀的評價。 有句諺語,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碩。其意思是,人總是看不到自己兒子的惡處,看不見自家禾苗的茂盛,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人的心智已經被情感與偏見蒙蔽,所以作為家長,如果想管理好家庭,必須要摒除內心的成見或者偏見。 十為什麼能夠齊家就能治國呢?講齊家治國之前,首先要明白何為國家呢? 其實國是放大的家,而家則是縮小的國。無論是小家庭還是大國家,其本質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那如何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呢?大學有言,所謂治國必先其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事眾也。 這段話給出了三種極佳的道德準則,一是孝,二是悌,三是慈。 孝是晚輩對長輩的道德準則,悌是同輩之間的道德準則。而慈,則是長輩對晚輩的道德準則。 對應於國家,孝則是下級與上的道德準則。悌則是同級交往的準則。而慈則是上級與下級交往的道德準則。 其實,孝與慈是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的。沒有孝無所謂慈,而沒有慈也無所謂孝。 同理,朋友同事之間的敬悌也是一樣的,都是相互的。 一個人若能堅守孝、悌、慈這三種道德準則,就能將家庭或者家族管理好。同理,走出家庭,擔任官職,也能治理好國家。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家庭都教育和管理不好,而能管理和教育好百姓大眾,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11、什麼是“絜矩之道”? 大學有言,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其實這段話強調了榜樣的作用。如果在上位者能夠奉養家裡的老人或者長輩。如果在上位者能夠有愛兄弟,那麼民眾也會有愛自己的兄弟,如果在上位者能體恤孤寡老弱,那麼民眾也不會遺棄孤寡老弱。 為什麼會這樣?上行下效,有樣看樣而已,這就是絜矩之道。絜,是度量的意思,矩,隻畫方形的工具,引申為法度。 其實絜矩之道是一種將心比心,推己度人之道。論語所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則施於人。以己心度量天下人之心,就好像拿著矩尺去度量天下萬物,所以叫做絜矩之道。 儒家理想的君子形象是什麼樣的? 書中是用詩經中的一句話來描述的。意思就是一位文采斐然、文質彬彬及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君子,但凡見過他的人,必然在腦海裡留下深刻的印象,讓人無法忘記。 儒家提倡什麼樣的財富觀呢? 常言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那麼這個道是什麼樣的呢? 大學從三個方麵講述了儒家的財富觀以及愛財之道。 其一,大學有言,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疏,則財恒足矣。 生財有大道就是指發財致富的原則。發財致富的原則就是 創造財富的人要多,而消耗財富的人要少。比如一家十口人,如果大家去勞動創造財富,這樣的家庭必定采用富足。而如果一家十口人,隻有兩三個人去勞動創造財富,這樣的家庭必定財用不足。 生產財富要快,而使用和消費財富則要慢。 其實這說的就是不要入不敷出或者寅吃卯糧。如果能做到以上兩點,那麼財富必能長久充足。 其二,大學有言,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常言道,財聚人散,財散人聚。富貴之人若能散財救濟別人,必能獲得大家的擁護。 與宋江仗義疏財,杞人貧苦,周人之急,雖說舍棄了許多家財,但在江湖上贏得了很高的聲望,為日後成為梁山之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就是以財發身。 又比如漢高祖劉邦,視金如土,對待將士非常大方,隻要有功,必定封賞。正因為此,劉邦獲得了將士們的衷心擁護,最終打敗項羽,統一天下。 仗義疏財,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很難。 唯有有人德的人才能做到,而沒有人德的人愛財如命,有時為了錢財,連生命都不顧。 所以說,仁者能以財發身,而不仁者則以身發財。 其三,孟獻子曰,蓄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 在先秦時期,非常注重禮製。士大夫之家可以配備四匹馬拉的馬車,所以此處“蓄馬乘”的代指是大夫之家。 伐冰之家指卿大夫之家。古代禮法規定,卿大夫之家喪祭的時候,可以使用冰塊。稱之為伐冰之家。 百乘之家一般指諸侯之家,或者有封邑的卿大夫之家。 綜合起來,孟獻子的意思是,士大夫之家不應該養雞養豬,卿大夫之家不能養,養牛養羊。 諸侯之家不能蓄養那些善於搜刮百姓財物的據斂之臣。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為什麼要這樣做的?其實,這體現了儒家讓利於民,不與民爭利。 士大夫之家。如果養雞養豬。卿大夫之家,如果養牛養羊。儒家看來,這是在與民爭利,這會影響百姓的利益。 比如春秋戰國時期,魯國的宰相公儀休,看到妻子在家裡織布和種菜,二話不說,救命人把織布機燒掉,把菜園子的菜全部拔掉。 妻子很不理解,問公儀休為什麼要這樣做? 公儀休說,他是為宰相,已經享受朝廷的俸祿,如果再在家裡織布種菜,那麼百姓所紡織的布匹和所種的蔬菜還能賣給誰呢? 所以公儀休寧願花錢購買布匹和菜,也不允許自家生產種植,為的是讓百姓有生意做,有錢賺。 在公儀休看來,做人不能貪得無厭,不能什麼都想要,什麼都不願意舍棄。既然已經獲得了大利益,就不應該在與百姓去爭搶小利益。 正如史記所言,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陳先生說到這裡問了林夕一個問題。 “這個大學我給你講了許多的道理。核心的問題是什麼?” “大學這本書核心中的核心,在親民,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為了實現在親民這個目標而羅列出的行動方法。” 林夕給的這個答案,不是他說的,而是來他們學校的那個老教授說的。 那個老教授還有一句話,林夕對這句話印象更深,那就是讀書一定要把書讀薄,如果越讀越厚,那還不如不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