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仲夏夜之夢(下)(1 / 1)

劍賊王 淺水涅槃 11140 字 2024-03-17

第二個場景:   銀道:“一個少女,在賣酒。”   夜空,像一隻銀色的大鳥在展翅飛翔。夜空下,坐落著一個寧靜的小鎮,一條蜿蜒曲折的河流貫穿而過。這裡,每家每戶都枕著清流,依河而建。而在小鎮的一角,矗立著一座小樓。它的一邊,是潺潺的河水,另一邊,則是繁華的街道。   夜幕降臨,微風輕拂,帶著一絲絲涼意,仿佛是遠方高樓上飄渺的歌聲,悠揚而神秘。這歌聲如同精靈的吟唱,讓人心曠神怡。   水麵上,一座精美的戲臺矗立著,伴隨著絲竹之聲,婉轉悠揚的聲腔在水鄉上空回蕩。那聲音像是從另一個世界傳來,充滿了魔力和神秘感。人們被吸引著,紛紛駐足聆聽,沉醉在這美妙的旋律之中。   巷弄間,人們悠閑地乘涼。他們或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或獨自一人倚靠在墻角,享受著這份寧靜與舒適。河邊上,微風拂麵,人們或聊天或吹風,感受著水的清涼和自然的恩賜。一些人則坐在門檻上,手中握著蒲扇,輕輕搖晃,沉浸在這美好的夜晚中。   一陣風,一方水,一頂橋,構成了水上江南的夜色朦朧。   一個藍衣少女,眼如春水,眉如遠山,嘴含櫻桃,麵若桃花。其貌如明月之皎,倚靠在窗臺上看風景,那風景,或許是河水的波光粼粼,或許是來來往往的搖櫓船。看風景的人在船上看她。明月裝飾了她的窗子,她裝飾了別人的夢。   在那個夜色如水的時刻,一個紅衣少年乘著搖櫓船,悄然靠近了這座小樓。   他向船家示意,讓船緩緩靠近那座臨水的小樓。從小樓的窗邊,似乎散發著一股神秘的氣息,吸引著他。   船停靠在窗下,紅衣少年從懷中掏出了幾枚銅幣,遞給藍衣少女,微笑著請求:“請為我倒一壺酒。”   小樓內,酒香四溢。酒甕排列有序。   皎潔的月光在窗前浮起一抹銀輝,站在壚邊的藍衣少女光彩照人。她攘袖舉酒,手腕白皙如霜,仿佛是冰雪雕琢而成。   小樓臨水的窗臺邊上,懸掛著一把令人矚目的藍色單手劍。這劍鞘呈現出深邃的藍色,仿佛匯聚了無盡的水源之力,蘊含著強大的生命氣息。劍鞘上雕刻著火紅的月亮和藍色的花朵,它們交相輝映,仿佛是水中月、鏡中花的微縮景觀。月光灑落在劍鞘上,閃爍著微弱的水波紋,仿佛在輕輕蕩漾。   劍柄上雕刻著精致的水紋,它們細膩如絲,如同水麵上蕩漾的漣漪。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打磨,讓人感受到劍的主人對它的珍視。   深藏在劍鞘裡的劍身,雖然無法窺探其真正的模樣,但隱隱有涓涓細流的聲音傳出。這聲音悠揚悅耳,仿佛隨時隨刻都要破鞘而出,化作一道清泉湧動。   這把劍,做工精湛至極,仿佛每一寸都經過精心雕琢,展現出極致的纖細與優雅。劍身流線優美,如同流水般靈動,散發出寧靜致遠的美感。   在那個夏日的傍晚,水麵閃爍著粼粼波光,宛如無數魚鱗在水中翩翩起舞。船兒隨著水波蕩漾,一圈圈漣漪蕩漾開來,仿佛在演奏一曲無聲的樂章。   微風輕拂,帶著河水的微涼,輕輕拂過人們的臉頰,將一身的燥熱一掃而空。時間仿佛也在這一刻變得緩慢,如同搖蕩在河中的古老搖櫓船,緩緩前行。   河水碧綠如玉,宛如一塊巨大的翡翠鑲嵌在大地上。船上的人們,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成為了少女眼中獨特的風景。他們或笑或語,或靜或動,都在這如畫的景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紅衣少年滿麵紅光,項戴乾坤圈、腰纏混天綾、腳戴風火輪,手持陰陽雙劍。   乾坤圈,這神秘的寶物,呈現出深沉而熾熱的紅色,仿佛熔巖般熾熱,又如晚霞般絢麗。它的外觀猶如莫比烏斯環,象征著無盡的循環與永恒,蘊含著這個世界的奧秘與力量。   乾坤圈乃是至剛至陽之寶,堅硬無比,無堅不摧。它所蘊含的力量深邃而強大,足以排山倒海,震撼乾坤。任何觸碰到它的物質,都會在瞬間化為齏粉,其威力之大,令人咋舌。   不僅如此,乾坤圈還有一種神秘的力量,那便是能夠崩日貫月。當它釋放出這股力量時,就連太陽與月亮都要為之顫栗。它能輕易地崩解烈日,貫穿明月,令人敬畏。   混天綾,長達七尺,其顏色紅似烈火,仿佛是從天際落下的晚霞,將整個世界都染上了熾熱的色彩。它的形態宛如一條蜿蜒的火龍,在烈火中翻騰起舞,散發出熾熱的火焰氣息。   混天綾的質地異常柔軟,仿佛是由最輕盈的絲綢編織而成,輕輕一扯便能隨風飄蕩。它的輕盈與柔軟,使得它在空中舞動時,仿佛一朵紅色的雲朵在空中飄蕩,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然而,混天綾的力量卻遠非其外表所能顯現。它擁有撼天動地的力量,隻需輕輕一抖,便能攪動江河湖海,令風雲變色。當它舞動起來時,仿佛千團烈火環繞全身,熾熱的火焰氣息席卷四方,令人望而生畏。   更為神秘的是,混天綾上還繡著一隻全身長滿金色羽毛的烏鴉,它有三隻足,羽毛在火焰中閃爍著金色的光輝。這隻烏鴉並非尋常之物,它是混天綾的守護神獸,時刻守護著這件神秘法寶,為其增添無盡的力量。   風火輪,分內外兩輪。內輪如一朵盛開的紅蓮,鮮艷欲滴,環繞著腳踝,宛如火焰之舞。這紅蓮似乎汲取了天地間的火元素,散發著熾熱的氣息。   而外輪則獨立於內輪之外,沒有與內輪有任何連接物,它宛如一道無形的幻影,懸浮在外圈。這外輪隨風轉動,發出低沉的風聲,仿佛是天地間的呼吸。   當內輪與外輪同時轉動時,風與火交織在一起,發出令人震撼的風火之聲。左右二輪生風噴火,宛如兩道火焰長龍在空中飛舞,氣勢磅礴,威猛無匹。這風火之聲、之形、之力,都表明這件寶物的不凡。   陰陽雙劍,紅與黑,生死之交。劍身薄如蟬翼,銳如鷹眼,細而修長,不似尋常直劍,卻如卷曲的火光被風輕輕吹拂。紅劍輕盈,舞動間如風中落葉,速度迅捷,每一次出擊都帶著淩厲之勢;黑劍則厚重,尺寸略長,揮劍時如山嶽傾倒,氣勢磅礴。   雙劍本無間,卻有生死之別。紅劍代表生,輕盈、靈動,如晨曦初露;黑劍代表死,厚重、深邃,如暗夜深淵。雙劍合璧,陰陽相交,便可轉換生死,扭轉乾坤。   握劍之人需心無雜念,意念堅定。紅劍與黑劍如同兩生花,既相依相存,又相對相克。隻有掌握了雙劍的真正力量,才能將生死之力發揮到極致。   他的衣衫,背後繡著一對令人嘆為觀止的神獸。這並非尋常的鳥類,而是集天地元氣的奇珍。它的形態獨特,融合了多種生物的特點,凝聚著大自然的神秘力量。   這對神獸,頭部似雄雞般高昂,脖頸蜿蜒如蛇,下頷輕盈如燕。它的背部覆蓋著堅硬的龜殼,而尾巴則如魚般流暢。羽毛五彩斑斕,閃爍著絢爛的光芒,宛如天地間的珍寶。   這兩隻鳥呈齊飛的姿態,仿佛在翩翩起舞,自由自在。左邊的鳥下方繡著“鳳”字,右邊的鳥下方則繡著“凰”字,這兩個字如同火焰般跳動,散發著熾熱的光芒。   第三幅場景:   天色昏黃,一群歸巢的昏鴉,撲打著翅膀,落在垂老古樹的光禿枝椏上,發出淒厲的哀鳴。纏繞在古樹上的藤蔓,已經枯萎。飽經風霜雨雪的木橋,橫跨在潺潺的流水上,如今已破敗不堪,在秋風中吱呀作響,仿佛在訴說著它曾經承載的歲月和經歷。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旁邊隻有一戶人家,幾間低矮破舊的茅屋炊煙裊裊。   少女,身著如雲朵般輕盈的白色嬬裙。她頭戴明亮的黃色鬥笠帽,下麵覆蓋著薄如蟬翼的白色麵紗,微微透出她那獨特的白發紅瞳。   少年,一襲黑衫宛如夜空中的暗影,神秘而深邃。他的腰間懸掛著一把充滿魔力的魔劍。他的黑發紅瞳,與少女的白發紅瞳相互輝映,仿佛是宿命的安排。他脖子上掛著一頂黑色的鬥笠。   少女輕盈地站在籬笆內側,雙手溫柔地環繞著少年的脖頸,仿佛是在留住這一刻的溫存。她的手指輕輕摩挲著他的肌膚,傳遞著不舍與思念。   少年則倚靠在籬笆上,深情地凝視著少女。他的右手五指張開,托著少女的纖腰,似乎想要將她緊緊擁入懷中。而他的左手則輕柔地撥開鬥笠帽的白色麵紗,揭開了少女的神秘麵紗。   兩人深情擁吻的一幕,充滿了甜蜜與不舍的情愫,柔腸百轉,細膩動人。   在墻邊,一朵不知名的花正怒放著,它的花瓣如同烈焰般絢爛,在灰暗的世界中獨自綻放。它的美麗與周圍的荒涼形成鮮明的對比。   遠處的塵土飛揚,與周圍的寧靜形成強烈的反差,一股不祥的氣息悄然彌漫。那塵土的來源處,幾道黑衣若隱若現地穿行在樹叢中,仿佛是死亡的使者,悄然而至。   在這片看似荒涼而絕望的土地上,生命與死亡並存,情愛與絕望交織。那怒放的花朵,猶如愛情的烈焰,燃燒在死亡的威脅之下,照亮了這片黑暗的世界。   這種氛圍,讓人感受到一種無法言喻的緊張與壓迫感。但正是在這種死亡逼近的時刻,情愛顯得更加珍貴與不滅。它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他們內心的恐懼與迷茫,給予他們希望與力量。   然而美好的東西,如同璀璨的星辰,雖然短暫,卻劃破了黑暗的夜空,留下了永恒的印記。它們如同朝露般晶瑩剔透,卻也在晨光的照耀下消失無蹤。或許正是因為它們的短暫,才會永恒。   這場浪漫,如同一場夢境,它讓人陶醉其中,不願醒來。它像是一首優美的詩篇,讓人心馳神往。每一個觀者,內心深處都渴望能夠擁有這份夢,將這份美好永遠留存。   少年戴起黑色鬥笠,踏上了荒廢已久的古老驛道。驛道表麵刻滿了歲月的痕跡,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繁華與輝煌。   秋風蕭瑟,帶著刺骨的寒意,輕輕拂過少年的麵龐。他緊握韁繩,跨上那匹骨瘦如柴的黑馬,馬蹄下回蕩著蒼涼而古老的音符。   少年從腰間抽出一把黑色的長劍,劍身閃爍著冷冽的光芒,似乎蘊藏著無盡的魔力。他輕輕解開纏繞在劍上的白色封條,那封條如同一道束縛,如今被解開,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神秘的氣息,仿佛有什麼強大的力量即將覺醒。   暮色沉沉,如同一塊巨大的帷幕,緩緩覆蓋了整個天空。少年在暮色中策馬奔騰,他的身影逐漸消失在遠方。雖然前方的路途未知,歸期未定,但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信念和決心。   若此行是永無歸途的旅程,那便約定在來生再一同闖蕩天涯。   這柄魔劍,劍身布滿了痕跡,宛如破碎的記憶。它由無數碎片凝聚而成,仿佛無數個破碎的靈魂在呼喚。   那裂痕中,散發出一股令人膽寒的氣息,那是濃鬱的死氣,仿佛是來自深淵的詛咒。它纏繞在劍身上,仿佛是死亡的觸手,冷冷地注視著這個世界。遠遠看去,這把魔劍就像是一把熊熊燃燒的黑色火炬,照亮了黑暗的夜空。   劍柄之上,那黃色的拳頭刻印得栩栩如生,仿佛握著它就能感受到那股強大的力量。   當那柄魔劍從封印中解脫,少年仿佛被一股強大的力量喚醒。他頭頂的鬥笠隨風飄動,一頭黑發無風自動,顯得威武而神秘。   他的雙眸變得赤紅,那是熾熱的情感與堅定信念的交織。紅色的瞳孔猶如熊熊燃燒的火焰,充滿力量與決然。他身上的殺氣,仿佛是冷酷的寒風般淩厲,讓人感到一陣陣的顫栗。   在這股狂湧不止的戰意麵前,周圍的空氣似乎都變得緊張起來。戰意在少年體內沸騰,像是一股無形的火焰,狂烈地燃燒著。他緊緊握住手中的魔劍,感受著劍身傳來的力量與冰冷。   這一刻,他不再是一個孤獨的行者,而是成為了一位為了愛情、為了信仰而戰的勇士。他的眼中隻有堅定與決絕,沒有任何退路。   夕陽緩緩沉入地平線,天邊泛起淡淡的餘暉。少年踏著暮色,漸行漸遠。光線逐漸暗淡,他的身影也隨之變得朦朧,仿佛融入了這無盡的夜色之中。   夜幕降臨,星辰點點,月光灑在古老驛道上,為這片荒涼之地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少年的身影已經完全消失在黑暗中,隻剩下幾抹慘淡的光線映照在他的身上,仿佛是最後的告別。   少女站在原地,目送著少年離去的方向。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深深的憂鬱和悲傷,仿佛失去了心愛的人。她的心如同被冰冷的秋風吹過,淒涼而孤獨。   或許是感應到了劍主那強烈的情緒波動,那柄隨身攜帶的白色長劍,忽然嗡鳴起來,仿佛在回應著主人的心聲。隨後,它竟自行出鞘,淩厲的劍氣沖天而起,與主人心意相通。   然而,令人驚異的是,這柄長劍的劍身竟然斷裂成了兩截,長短不一。   這柄劍通體晶瑩剔透,宛如冰晶雕琢而成。劍身流轉著淡淡的白色寒光,仿佛沐浴在北極的冰霜之中,帶著一股令人望而生畏的冰冷。劍身上的每一道刻痕都猶如冰裂般細膩,散發著無盡的寒意,讓人感受到如同冬日凜風般的刺骨寒冷。   這股寒氣仿佛具有靈魂,能夠滲透到人的骨髓之中。若是任由其侵襲,恐怕連靈魂也會為之顫抖,仿佛被冰冷的魔爪緊緊抓住,無法掙脫。   當此劍出鞘,它在空中舞動,仿佛是冰雪精靈在翩翩起舞。劍身釋放的寒氣瞬間凝結,形成無數冰晶,如雪花般紛飛。在這冰晶飛舞之中,兩段斷劍被逐漸凍結,連成一體。   這柄神劍似乎擁有自我修復的力量,想要通過這種方式,重現昔日的鋒芒。它將自己的力量注入斷劍之中,助少女一臂之力,與少年並肩作戰。   然而,少女卻輕輕搖了搖頭,她深知這劍的自我修復隻是暫時的,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更無法左右戰局的發展。她明白,這僅僅是一種緩兵之計,無法改變戰鬥的最終結果。   此劍通靈,感受到了少女的擔憂與無奈。它心有不甘,卻也明白少女的顧慮。於是,它默默地自行歸鞘,不再打擾少女。   盡管少年已經遠去,但少女還是站在籬笆花墻前,默默地注視著遠方。   等到斷劍重鑄之日,或許是白發魔女離去之時,也或許是黑衣少年歸來之時。未來,不可知。   第四幅場景:   在冬季的某個時刻,大雪如約而至,紛紛揚揚地覆蓋了整個世界。那潔白的雪花仿佛是天地間最純凈的精靈,為大地披上了一襲銀裝。在這個被冰雪主宰的奇幻世界裡,一座奇特的亭子聳立著,它是用青翠的草編織而成,充滿了自然之美。盡管被厚厚的積雪所覆蓋,它卻堅韌不屈,屹立在風雪之中。   在亭子的旁邊,一座古樸的木橋懸掛在河麵上,橋下的河水在低溫的影響下已經結成了厚厚的冰層。此刻,它不再是普通的河流,而是一座橫跨兩岸的冰雪橋梁。   在亭子與草橋的側畔,一片金蘭花在雪中靜靜綻放。它們的花瓣仿佛是黃金打造,璀璨而奪目,與周遭潔白的雪花形成了一幅絕美的畫卷。金黃色的花瓣在白雪的映襯下,猶如一團團溫暖的火焰,為這冰冷的冬季帶來了一絲絲的暖意。它們在風雪中傲然挺立,保持生機勃勃的狀態。   草橋的盡頭,是一條幽深的小徑。在小徑的盡頭,一座古老的木質牌坊屹立著,它歷經風雨,顯得滄桑而莊嚴。牌坊上的名字被冬雪侵蝕,遮掩了一半,隻剩下“書院”二字依稀可見。   越過木橋與牌坊,一片山巒起伏,其中之巔,一座古色古香的書院巍然矗立。此書院非同尋常,仿佛是由歷史與知識的塵埃鑄就,每塊磚、每片瓦都散發著千年的智慧與韻味。   書院的布局以中軸線為中心,左右對稱,層次分明。整個書院呈現出一種莊重而典雅的氣質,讓人肅然起敬。前院為廣大學子講學論道之地,後院則深藏萬卷之書,以及為學子們提供休憩之所。   這裡的建築多采用木質結構,每一根木梁、每一塊木板都經過精心挑選與雕琢。木頭上刻有各種圖案。書院內的長桌與椅子皆為深褐色,上麵留有歲月的痕跡,仿佛能看見歷代學子在此勤奮苦讀的情景。   這座書院不僅僅是一個學習的殿堂,更是無數故事與傳說的見證者。   在這個書院的一隅,一個神秘的房間中,一張古老的木床靜靜地擺放在那裡。床的中央,一排書籍整齊地擺放著,宛如一道璀璨的光帶,將床的左右兩邊清晰地劃分開來。   在右側的床榻之上,一枚蝴蝶形狀的雪白玉扇墜靜靜躺在那裡,它宛如一隻輕盈飄逸的蝴蝶,展翅欲飛。這枚玉扇墜散發著淡淡的熒光。   床腳邊,一把用白玉打造的長劍靜靜地佇立著。這把劍通體潔白如玉,劍身流線優雅,散發著一股清新脫俗的氣質。   在左邊的床榻之上,攤放著一本古老的書卷,其上六句詩句散發著淡淡的墨香:“才子佳人共長亭,撮土為香結金蘭。朝夕相伴幾度春,同窗共枕夢難追,待到冬蓮出水日,相思成疾魂歸去。風止雪停長虹擁,彩蝶成雙舞翩躚。”   床腳邊,一把用萬年鬆樹打造的尺劍靜靜地矗立著,它散發著淡淡的鬆香,讓人心曠神怡。   整座書院被群鬆環繞,仿佛置身於一個神秘的森林之中。這些鬆樹密密麻麻,粗略估計有上千棵之多,而實際上,數量可能遠遠超過這個數字,達到上萬棵之規模。   這些鬆樹形態各異,有的高聳入雲,直沖雲霄;有的低矮粗壯,枝葉茂盛。它們的枝乾上長滿了青苔和藤蔓。   整座書院被大雪覆蓋,仿佛被一層純凈的銀白紗巾輕輕包裹。鬆樹銀裝素裹,枝葉間積雪如棉,分外妖嬈。   這些鬆樹身披潔白的雪花,枝葉間掛滿了晶瑩剔透的冰淩,如同一顆顆璀璨的寶石。雪花與冰淩在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曳。   在書院另一側的山腳下,一座墳墓孤獨地矗立。   寒風如野獸般嘶吼著,席卷過大地,將雪花拋灑向天際。在這肆虐的風雪中,一塊紅蓋頭獨自飄蕩,宛如一抹淒美的紅雲。紅蓋頭輕輕擺動,連帶著幾顆串成線的眼淚,閃爍著晶瑩的光芒。   隨著轟然幾聲震耳欲聾的雷響,天際瞬間劃過幾道刺眼的閃電。那座矗立在山腳下的墳墓突然裂開,一個白衣女子縱身一躍,跳進墳內去了。   當墳墓的裂口緩緩合攏,仿佛將陰陽相隔開來。突然間,天空如同被撕裂般下起了傾盆大雨,宛如天神的哭泣,無情地洗刷著這片大地。   然而,雨還未停歇,天空又毫無征兆地下起了冰雹。那些冰雹小的如同一顆顆豆粒,大的則如同一顆顆碩大的腦袋,仿佛是上天在發泄著憤怒。在這冰雹的襲擊下,原本熱鬧的接親隊伍頓時四散而逃,隻剩下那座重新封閉的墳墓,孤獨地矗立在山腳下。   當天空再次風平浪靜,那些驚恐與慌亂都已煙消雲散。那對彩蝶破繭而出,翩翩起舞,仿佛是逝去的愛情在這墳墓中獲得了新生。它們舞動著絢麗的翅膀,帶著那份永恒的承諾,飛向遠方的天際。   這對彩蝶,成為了這片大地上最美麗的風景。它們在陽光下閃耀著七彩的光芒,似乎在訴說著一段關於生死輪回與重生的愛情故事。   此時,雨過雲收,天空放晴,彩虹如同一座橋般橫跨在天際,將天與地連接在一起。那絢麗的色彩仿佛是愛情的見證,為這對彩蝶的飛舞增添了幾分浪漫與美好。   與此同時,那片金蘭花林也開始怒放。金蘭花香氣四溢,花瓣如金子般閃耀,它們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為這段不朽的愛情歡呼喝彩。   在冬日的陽光下,這對彩蝶的翅膀閃爍著神秘的光彩,仿佛是冰與火共舞的奇景。它們在冰雪世界中翩翩起舞,為這片寂靜的世界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隨著彩蝶的舞動,冰雪逐漸消融,仿佛被它們的愛情所融化。那些沉睡的生命也開始蘇醒,預示著春暖花開的日子即將到來。   至此,仲夏夜之夢圖,銀橙三人欣賞完畢。   後來,等到三人一一經歷四幅場景後,銀橙兩人抒發了一番感概。不過這都是後話了,但作為VIP,就稍稍透露一部分,先一睹為快。   銀總結道:“明月映照著幽靜的森林,清咧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潺潺流水,鳥鳴風吹。   晚霞滿天飛,雲海洶湧,瑰麗壯觀,天空與大地共一色,瞬息萬變,如夢如幻。”   銀還在搜腸刮肚,想要堆積一些華麗的詞藻,來稍稍炫一下。   但麵對新成員迫不及待的火熱目光,橙不露聲色搶了銀的風頭。   橙總結道:“其二:   草長鶯飛二月天,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拂堤楊柳醉春煙。春水暖日和風,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風又綠江南岸,   碧玉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闌乾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支紅杏出墻來。   閨中少女愁滿天,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桃花色,雛鳥出籠見天地。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   啼鶯燕舞,小橋流水飛紅。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偷得浮生半日閑,便是人生好時節。   江流扶明月,潮水擁星光。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乾南鬥斜。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大街小巷百亭閣,多少樓臺煙雨中。   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一曲鳳求凰定心。   風回雲斷雨初晴,深巷明朝賣露酒。   其三:   孤屋落日殘霞,輕煙老樹昏鴉。風急天高昏鴉哀,北風蕭瑟人肅殺。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殺手滾滾來。蕭蕭落葉送寒聲,北風吹斷馬嘶聲。   明月皎皎照空床,不覺淚下沾衣裳。夜深籬落一燈明,草木搖落露為霜。   一幅圖,畫出了春夏秋冬四季,也畫盡了人間百態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