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TVB臺慶(1 / 1)

11月19日,無線舉辦臺慶,準備組織一場盛大的慶祝活動,興元投資作為大股東也在受邀之列。   劉元昊很好奇現在的TVB臺慶能辦成什麼樣,於是抱著獵奇的心理去參加了。   50,60年代的香江,流行音樂以西洋樂和老式國語情歌為主,粵語小調在坊間有流傳,但是沒有出現能真正意義上灌製成唱片的粵語流行歌曲。   現代港樂的雛形是74年的歌曲《啼笑因緣》和《鐵塔淩雲》。   電視劇方麵無線臺71年才拍出了第一部彩色電視劇《西施》,此後也拍了很多部劇,但一直處在模式摸索中,拍出來的劇影響有限。   前世開啟香江本土電視劇製作潮的第一部長篇電視連續劇《狂潮》在76年才開始拍,總共拍了129集,也是從這部劇開始無線才將節目重心轉移到了電視劇上。   此時無線臺裡還有話劇組和戲劇組,節目也以綜藝為主,王牌節目是歡樂今宵,從周一到周五,每天一播,每晚從九點到十點半共一個半小時。   李敏儀進入無線臺後,因為外形靚麗,之前在麗的電視臺又有過主持經歷,被安排擔任了歡樂今宵的主持。   趙雅芝進入無線後加入的也是綜藝組,不過她自己提出想從基礎工作做起,選擇當了助理編導,要負責製片,副導,劇務,道具,服裝等工作,累是累了點,但能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掌握整個節目的程序和操作流程。   劉元昊對兩人的工作選擇都沒有發表意見,等到無線的節目重心從綜藝轉向電視劇後,她們的工作也會隨之進行調整改成去拍電視劇。   不拍片怎麼當女明星,不拍片怎麼玩角色扮演,不拍片要她倆何用。   這次的臺慶節目表演,劉元昊也算是開了眼界,跟幾十年後的臺慶晚會有很大不同。   後世傳聞六叔喜歡看雜技表演,什麼空中飛人,胸口碎大石之類的都是TVB臺慶保留節目,不是特別紅的藝人想表演都上不了,得像劉德華,郭富城一類的天皇巨星才能獲得演出資格。   傳聞不可考證,但雜技表演這個傳統應該是從這個時代開始就已經有了。   各種雜技表演看的劉元昊嘖嘖稱奇,在其中甚至認出了蕩在天上的鄭少秋,走著鋼絲的周潤發。   節目表演結束後,晚會進入晚宴環節。   劉元昊成為股東後,除了塞人那次找邵六叔來了一次臺裡,之後就再沒來過,對無線的運營也從不插手,這一點邵六叔和利孝和還是比較滿意的。   加上劉元昊的興元投資在地產上的強勁表現,儼然是香江新的地產大亨,兩人也樂得結交一下,於是幾人很快就聊了起來。   劉元昊跟邵六叔和利孝和聊起無線臺的發展方向,建議他們可以在電視劇製作上發力,多拍一些有影響力的劇出來,應對佳藝的挑戰,鞏固自己的地位。   然後他開始安利起金庸的小說,認為無線臺可以去說服金庸,將小說的電視版權授權給臺裡,拍成電視劇的話收視率一定很好。   劉元昊提到的重點發展電視劇這個建議和邵六叔的想法不謀而合,拍金庸劇的說法也讓他眼前一亮,兩人越聊越起勁,最後決定盡快啟動這個項目。   金庸這時正在將以前連載的小說進行修訂後整理成冊準備出版,他為了推廣自己的作品,肯定也不會介意電視臺拍成電視劇。   前世第一部金庸劇是佳藝臺76年拍的《射雕英雄傳》,這一世劉元昊身為TVB的大股東,自然不能讓這個第一的名頭旁落。   無線一乾準備前來敬酒的臺前幕後發現幾個大佬和一個年輕人聊的非常起勁,有心人一打聽,得知是新來的股東興元投資的掌門人,不少人都起了巴結的心思。   興元投資這一年多因為各種大手筆收購經常上報紙頭條,被譽為“地產大好友”,“超級大水喉”,在香江的知名度更在之前的華資地產五虎之上,這種人隨便漏點消息都夠普通市民大賺一筆了。   於是前來敬酒的無線員工都會在劉元昊這裡停留一下露個臉,大部分不認識沒聽過的路人甲劉元昊隨便客氣兩句就打發了。   前世聽說過的比如王天林,招振強,李添勝這些就多聊幾句。等到周潤發,鄭少秋這幾個熟悉的男演員過來的時候劉元昊才不吝言辭,一番贊美。   ......   興元地產經營方向微調後,陳伯發現工業樓宇市場有人在大量囤地,召集了公司高層一番討論過後,做出了大力投資工業樓宇的決策,然後前來向劉元昊匯報。   “少爺,公司高層經過討論後一致認為,隨著香江經濟的復蘇,接下來工業樓宇的需求量將會大增。此前在股災和石油危機的影響中,工業樓宇是所有地產項目中跌幅最大的,超過了四成,我們判斷接下來幾年工業樓宇的漲幅也會是最大的,可以試著投資一下。”   “現在市麵上工業地皮的行情怎麼樣,有沒有其他同行看重這一塊的?”   “目前有幾家地產同行在收地皮,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規模都不大。最大的一家叫鷹君地產,我打聽了一下,鷹君從銀行貸了一大筆款,看樣子是想梭哈工業樓宇。”   陳伯一提到鷹君地產,劉元昊就想起來了,這家公司在77年售出了將近300萬尺的工業樓宇,賣了4個多億,從一家小型地產公司直接上位成了全港知名的中型地產公司。   劉元昊此前一直盯著李黃瓜薅羊毛,薅的差不多之後換成了恒隆地產,截胡了淘大花園項目,現在再換成鷹君地產,搶一批工業樓宇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反正他這一世主打的就是一個搶機緣,搶誰的不是搶。   “陳伯,你的判斷是正確的,收購工業地皮發展工業樓宇的事情我同意了。我的意見是接下來3年,每年可以推出200萬到300萬尺的工業樓宇,但你記住這個項目操作的時間不能太長,79年之前一定要全部放出去。”   “好的,少爺,我知道了,那接下來我就開始安排收購工業地皮的事情。”   79年內地開始改革開放後,香江工業樓宇的火熱情況就會開始降溫,等到80年深圳特區成立後,香江的很多工廠主開始選擇在成本更低的內地建廠,工業樓宇在81年就會先於其他地產項目開始下跌。   82年中英第一次談判破裂後,新界和九龍的工業地皮將迎來暴跌,最高跌幅9成以上。   所以隻要在79年之前將工業地皮和樓宇全部放出,那就是穩賺不賠的生意,他沒有不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