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收集1些話題 未來可能寫長篇大論(1 / 1)

活過五十歲 大越無敵 1080 字 2024-03-17

近期覺得要讓自己的輸出能力更強,就得心裡隨時裝著一些自己想要解決的話題。那麼去看書積累素材的時候,就比盲目的看,會好得多。   的確到現在,一天產生的書籍,也是一輩子看不完的,很多東西都是別人討論過,甚至解決了的,隻是我還沒看到這裡來。   能把一些推薦的書籍,或者高分的書籍,挨著看完,可能這輩子就基本到頭了,還輪到輸出的機會。   可我不想就這樣的當一個看客,我希望當這一個輸出者,想寫出一些含金量高的東西,也喜歡將來的人,能看我的書,因我的想法或思想獲益。   困難就兩點,都是很基礎的,一個是素材積累不足,一個是寫作技巧不夠成熟,都是需要去練習的。   目前做到比較好的就是素材積累,看的東西是多了不少,但還是缺乏記憶和理解,甚至很多書都是粗看了一遍,連梳理的時間還不敢拿出去,總是太著急。總想把所有的知識輪廓先看一遍,然後再來根據每個細節,逐一攻破。   寫作技巧這個東西,比看的話,要更累,還要更專注,腦子必須清醒,不然寫的東西,可能就是廢話,不僅僅語法錯誤,用詞不當,還邏輯混亂,有些想過的東西,因為寫的時候糊塗,一時沒想起來,就忘了。真的是一個精細活,沒想得那麼簡單。不少時候,也自己發現了,開始啟動寫作的時候,自己的精神比看書都要抖擻好多,甚至有時候越寫越精神,隻恨腦子的東西,裝的不夠多,不夠體係化。   至於收集一些話題後,將來什麼時候開始寫,還真的是沒頭緒,可能一個話題,需要看幾十本百本書,一方麵是把一些名人的觀點表達出來,然後再批判,寫出自己的想法。其實很多書都是這麼寫的,比如哲學史等,就看到很多都是把以前的名人的思想,先列出來,然後再對比,再批判,最後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但最後這一點,感覺很多書並沒表達出來,僅僅是把人家的思想意思根據自己的理解寫出來,隻能算是整理工作。   整理工作也不是說不好,很多新人其實需要這類的科普書籍,看多了,再去找相關的原版書籍,對一一印證,可能到時自己也想寫一本這樣的史書,主要是要發表自己特別和創新觀點,真的太難了,所以那時候,可能不發表比發表好,做做科普工作也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