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知識缺口之寫作(1 / 1)

活過五十歲 大越無敵 1278 字 2024-03-17

為什麼寫東西,那麼麻煩?   一方麵是技術問題,所謂的文筆問題;一方麵是內涵問題,就是豐富度的問題,深度、高度、廣度、創意度等;一方麵是實踐問題,也就是有了文筆和內涵,但是不肯寫,光留著腦子裡邊,也沒用啊,雖然能讓自己舒服但是沒有分享出來,讓更多人的看到,也是無用的。   為此,要逐個擊破。   文筆怎麼突破,就是多看一些文筆好的文章,各類優秀多可以看,可以學模仿,也可以不模仿,自己寫自己的,隻要把詞匯用得準確,含義到位,也是很不錯的。現在我隻能走這個位置,因為我覺得模仿,其實挺難的,我不太喜歡模仿,因為記憶力不行,要記住那麼多不同風格的文筆,對於我實在太難了,所以不如不模仿,就走把句子表達到容易讓人理解即可,當這步做到很好之後,再來慢慢提升一些句子的修辭和幽默感,達到美感和娛樂的完美統一。   內涵問題,博覽群書是唯一的法則,當然盡量能有兩三個專業的知識體係,比如哲學、歷史、社會、心理等方麵的專業度,就是讓自己的整篇文章看起來,不是那麼膚淺,不是說句子寫得簡單就沒有內涵,而是介於一種平衡狀態,給人一種,學問很豐富的感覺,應該叫專業,這樣讓人對你的文章,更有信任度,不然全是口語化,可能不利於自己的書傳播,會被一些頑固的學究鄙視,所以能在句子穿插一些易於理解的專業術語,更利於塑造逼格,讓自己成為兩邊讀者的大贏家。其實內涵最高級的地方,是創新,要是都是前人巨頭已經表達過的東西,很難被人發現,必須有自己的原創內容,原創內容其實就是創新,也就是別人沒發現過的,然後也是在前人的基礎上,豐富了相關話題的深度或者外延,到了以後有整體專家把自己的原創創新內容加入進入,形成某某學的一方麵。話說的很容易,要創新,其實挺難的,比如看到的《西方哲學史》裡邊,能列入的也不過幾十人而已,這些人似乎在某方麵來說,屬於經,更多人就是屬於在他們基礎上做注疏。能做到優秀注疏,讓更多大眾理解也是相當厲害的。   最後是操作寫作並成書甚至被出版,這點才是最重要的,要是沒出版,光留在自己的記事本或者日記啥的,不被更多人的看到,對人類的價值也不太大啊。雖然說自己寫來放在家裡或者某個盤裡邊當灰,能讓自己很舒服,自己精神倒是豐富,也沒說這樣不可以,隻是不太贊成。還是希望更多的拿出去分享,就算不出版書籍,能公開發布到博客或知乎啥的地方,能讓檢索到也行。最後就是,可能怕自己的文章有敏感內容,我想大部分還做不到這個程度,畢竟很多秘密資料,普通人根本獲取不到,也就是很難遇到所謂的風險,放心大膽的寫吧,要是真怕得很,可以寫以小說的形式,或者隱晦的形式表達,轉個彎是可以的,總感覺大部分根本就到不了那個程度,能寫出一些很有商業價值的小說,已經是高手了,大部分還是高手的陪襯,當然做陪襯也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