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日子,就要寫點東西,每次都絞盡腦汁。 找個話題,就那麼難嗎?還經常寫的時候不帶腦子,什麼不帶邏輯,亂寫,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 不知道最近看了那些書,為什麼就沒有一點點留在腦子裡,哪怕一個詞? 還是看的不夠精啊,可能也是太著急了,急著給腦子裡邊塞東西,一口氣塞太多了,還沒有消化過來,導致很難留下痕跡。 即使是知道了這些問題,能改嗎?能改的話,可能早就成功了,掙到錢了,有了好生活,那可能我對寫作的興趣,也會大減,那麼由此得出,寫作對於我還是太過於功利,當然想寫出曠世巨著的心還是有的。隻不過要寫出巨著,真的需要大量的閱讀,還要思考,還得靠拿最精華的百分之一天賦或者創新吧,不然基本沒有指望,何況智商還在最差的一批人裡邊。 可能也是腦子還沒有打通任督二脈,我真的還是有不少的話題想安心寫一寫,怕的是寫不好,還有就是對這些話題,沒有解析到深度上去,太過於膚淺,甚至可能沒有邏輯可言,以我愛麵子的程度,心裡就沒有了寫作的底氣,寧願在一些廢話上,甚至多次寫過的廢話,反復糾纏。 寫作還是需要膽子大一點,找到了勇氣後,放鬆緊張和警惕的心,暢享起來,才能寫出一些不可思議的內容。放飛才能解放自己。很多時候,不寫的時候,打腹稿的時候,想到的內容都比親筆寫的是多得多,而且用的詞,也會出現一些奇怪的,就是不常用的,突然蹦出來。 說白了還是見識少,而且很多沒有好好的深入去理解,導致無法精深自己。比如近期看的馬克吐溫的短篇集,發現他的文字就比較好懂,感覺我是有機會學會的,就比毛姆的小說文筆風格,讓我加強了信心。說白了,寫作就是要寫清楚,這是最關鍵的,其次才是選擇好的詞眼、修辭和藝術美,如果第一個都搞不清楚,後麵的三個再優秀,可能也是白搭。可能我是低手吧,連第一個都不一定搞得懂,後麵三個技巧就別去嘰嘰歪歪別人會不會了,相信有點能力的人,都有掌握技能的順序,容易的肯定都掌握了,才會對高級的技巧有興趣,那麼人家搞出來的內容,自然就更強悍。 憑空的隨意寫作是屬於散文吧,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可能不一定適合我,如果有個題目,或者看了一些素材後,能寫出的東西,還是會相對多不少。素材必須短一點,就兩三小時的內容,最好如電影、短篇小說,看完或者閱讀完,立馬把看完的感覺寫出來,再結合以前看的內容,應該隨便寫個兩三千字是沒有多大問題的,要是該素材跟自己的積累相近,翻倍也不是難事。 但這個集子,打算寫的綜合主題是跟自己有關的,類自傳,而不是一些素材觀後感。那麼即使有點難,隨著寫了的內容多了,可能有些話題都反復提及,後麵能寫的東西就更少了,當然也不是更少的意思,而是後麵感覺自己寫過的,不想寫了,寫吐了,自然會想辦法提高一點點,也就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達到質變,進入專業作家的領域了,這集子就完成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