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布雷斯勞,齊格弗裡德很高興終於能靜下心來恢復漫畫繪製了,因為他早和曼弗雷德約定,要盡快趕出一集《曼弗雷德歷險記》,用來換取那張希特勒的火車畫作,這種有價值的歷史材料,說不定以後會派上用場。 在第二集漫畫裡,曼弗雷德與屋大維乘船前往希臘。克裡特島作為飛行神話的初始地,也被選為這場希臘之行的初始地。傳說中希臘能工巧匠代達羅斯用羽毛製作翅膀,並用其從克裡特島飛到西西裡島。而曼弗雷德一行人的航線正好相反,他們從西西裡島出發前往克裡特島。曼弗雷德在船上,就開始搭乘風箏瞭望,船隻邊航行、邊拖著風箏升上天空。曼弗雷德在天上將克裡特島的景色一覽無遺,這座希臘第一大島擁有廣闊的海岸線,而在離海岸線稍遠的一片高地上,坐落著米諾斯的克諾索斯王宮,那些有關帕西菲、米諾陶和忒修斯的神話故事就是從這裡誕生的。曼弗雷德在乘風飛行時,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跡象,好像有人要對島上的羅馬軍營圖謀不軌。屋大維得知後立刻通知全船趕過去支援,一陣廝殺後才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原來自從公元前69年羅馬征服了克裡特島之後,反羅馬的勢力並未停止反抗,加上波斯人米特裡達梯六世暗中資助和挑唆,島上有些不滿羅馬統治的希臘人伺機想要趕走羅馬人。但當他們看到曼弗雷德乘著風箏從天而降時,都以為遇到天神下凡,全部嚇得丟下刀槍、匍匐投降。希臘人把他視為赫耳墨斯神的人間使者,羅馬人則把他看作天降正義。 為此曼弗雷德在漫畫裡還得到了元老院的獎賞,元老院賜予他“新人類”(novus homo)的榮譽稱號。“新人類”在古羅馬原本是指家族中第一個在元老院服務的人,因為隻有貴族有資格進入元老院,因此“新人類”後來泛指從平民階層躍遷到貴族階層的人,在漫畫中是元老院對曼弗雷德功勞的一種認可。 新的一集《曼弗雷德歷險記》開始連載後,再次引發了轟動,因為就在漫畫開始連載後不久,希臘和奧斯曼帝國圍繞克裡特島展開了爭奪,這就是歷史上的第一次希土戰爭。克裡特島上的希臘人為了反抗奧斯曼帝國兩百多年的暴政,開始了謀求回歸希臘的起義。巧合的是,很多漫畫裡的情節後來都在希臘和土耳其的真實戰鬥中重現了,為此齊格弗裡德的神童才能裡又新增了預言這一項。不過對於齊格弗裡德來說,這真的隻是有趣的巧合而已。 除了漫畫連載,裡希特霍芬家的生活也逐漸回歸平常,隻是多了德沃夏克來教授音樂。他是個很敬業的老師,他把拿手的作曲專業悉心傳授給齊格弗裡德。不過他很快便發現齊格弗裡德的學習能力異乎尋常,學習速度在很短時間內就已經超過了他在紐約和布拉格曾經教導的那些大齡學生。因此不久之後,德沃夏克就有餘裕去享受一下其他愛好,他每天上完課後就會去布雷斯勞城裡,要麼去火車站看火車真車,要麼去裡希特霍芬商店看火車模型。 德沃夏克在給他妻子安娜的一封信中寫道: “1892年,當我去紐約工作時,我以為那會是我想要的生活,我錯了; 1895年,當我回布拉格工作時,我以為那會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又錯了; 1896年,當我要去維也納工作時,我以為那會是我想要的生活,我還是錯了; 直到現在,來到了布雷斯勞,我發現這TMD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現在有最好的學生和最好的火車模型,就缺最好的妻子和孩子們了,我相信你們會在這裡找到想要的一切,你們快點來吧!” 當德沃夏克在享受“良師遇上學霸”和“鐵道迷遇上模型沙盤”的雙重福利時,齊格弗裡德也開始享受到漫畫帶來的福利。原來他在漫畫中夾帶的很多情節,其實是在為載人風箏做宣傳,當他聽說各國都開始下單預訂這款風箏時,終於坐不住了,要去工作室裡了解研發進度。 幾個月沒來裡希特霍芬商店,齊格弗裡德發現商店裡更熱鬧了。一樓的展廳裡顧客川流不息,主要是來購買摩托車和參觀火車模型的。展廳右側靠沿街櫥窗的地方被辟出一塊區域,那裡擺了一張巨大的桌子,一個1/72比例的模型沙盤被陳列在桌子上。沙盤裡不僅有布雷斯勞火車站,更有一列列各式各樣的火車模型被整齊的排列在邊上。沙盤周圍站滿了大人和孩子,對著那些火車模型品頭論足,其中講得最頭頭是道的赫然就是德沃夏克。什麼導輪直徑、煙管數量、爐排麵積等聽不懂的專業術語,不斷的從他口中冒出來,很難想象那張嘴一個小時前還在談復調、曲式與和聲。 展廳後麵的車間裡現在也是熱火朝天,裡麵堆滿了等候組裝的齊格弗裡德II型風箏,看來賣得不錯。上二樓進入工作間,李林塔爾和謝纘泰很高興看到齊格弗裡德,笑著和他打招呼,但齊格弗裡德卻被地上的一個飛行器模型所吸引。 那是一個由箱形結構組成的造型,已經比齊格弗裡德II型風箏復雜了許多。它的頭部是一個小箱形,尾部是六個大箱形橫向並列組成的機翼,並帶有明顯上反角,一長條矩形機身連接起頭部和尾部。 見齊格弗裡德好奇的看個不停,李林塔爾就主動介紹起來:“載人風箏的飛行效果不錯,我就想利用這種結構擴展成動力飛行器。首先是發動機位置,考慮到輪船和飛艇都已經驗證了推進式螺旋槳有效,所以我考慮把發動機放在飛行器尾部。為了保持穩定性,提供升力的主翼也被放在尾部,而在飛行器頭部則設置有控製機構。” “奧托叔叔你好厲害呀。”齊格弗裡德已經看出這個結構脫胎於箱形風箏,而且設計思路很像上一世巴西航空先驅桑托斯·杜蒙在1906年首飛的14比斯(14-Bis)飛機,這是杜蒙與法國飛機設計師加布裡埃爾·沃辛(Gabriel Voisin)合作建造的,不僅是世界上第二架實現飛行的飛機,也是歐洲第一架實現飛行的飛機。 不過14比斯的飛行性能不如萊特兄弟的飛行者一號,齊格弗裡德有點擔心李林塔爾是否用了科學的方法來優化設計:“我好期待它飛起來的樣子,奧托叔叔你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李林塔爾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故作神秘的拉著齊格弗裡德:“來,我帶你去看一個好玩的東西。”說完他示意謝纘泰拿上飛行器模型。 三人走出了商店後門,齊格弗裡德發現在試飛臺旁邊的河麵上停著一艘特別的小船,它的造型比傳統小艇更狹長,船上還沒有船槳,取而代之的則是一臺占據了全船四分之一空間的大型發動機,原來這是一艘摩托艇。李林塔爾把齊格弗裡德和模型抱上小船,謝纘泰則坐在船中間並緩緩啟動了小船。齊格弗裡德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原始的摩托艇,雖然看上去很簡陋,但行駛速度已經不低了。 李林塔爾以為齊格弗裡德已經看呆了,就得意的介紹說:“這個小船好玩吧,這是摩托艇,是戴姆勒公司和英國人合作開發的,現在隻是試驗品,被我從邁巴赫那裡借來測試一下。”說著他把飛行器模型用繩子係在船尾,並像放風箏那樣讓它升上了空中。 李林塔爾一邊觀察著模型的飛行狀態,一邊和謝纘泰交流著:“小謝,果然在更換了曲麵翼型後,飛行器的升力明顯增大了,接下來我們就是要測試各種形狀的螺旋槳推進效率。然後等過陣子邁巴赫把他最大功率的25馬力發動機送來,我們就可以開始造真機了。” 謝纘泰有點高興,但也有點顧慮:“幸虧我們測試了五十多種翼型,才找到這種升力效果較好的翼型。不過實驗室裡還有一百多種翼型沒有測試,如果還要測試螺旋槳的話,我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李林塔爾老師,你多找幾個助手來幫忙吧。” “你講的也有道理,如果要早點搞出真正的飛行器,還是得多找些人來一起工作,等會兒上岸我就拍電報。”李林塔爾也同意謝纘泰的意見。 齊格弗裡德看著他們嚴謹的研究態度,心裡很認同。上一世歐洲有著遠比萊特兄弟更強勁的發動機,但就是因為研究方式太過天馬行空,導致讓萊特兄弟在飛行領域先拔頭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一世希望能改變這個遺憾。 回到商店後,李林塔爾就帶著謝纘泰跑去電報局搖人了,齊格弗裡德則順路去看了一下摩托車的進展。沃爾夫米勒在仔細研究了其他品牌的摩托車後,拿出了一款比較完善的設計。這款摩托車擁有三擋變速,並用皮帶傳動,已經和20世紀初的摩托車很接近了。 不過塞克的發動機研發遲遲沒有打開思路,齊格弗裡德就偷偷的開了魅力領域,把上一世安劄尼(Anzani)三缸發動機的思路告訴了他。安劄尼是一位很有才華的意大利工程師,他後來移居法國並開辦了摩托車和發動機工廠。安劄尼設計的三缸風冷發動機結構緊湊、重量輕,不僅廣泛用於摩托車,還成功的被用在飛機上,法國著名飛行家布萊裡奧(Louis Blé)第一次駕機飛越英吉利海峽就是使用了這臺發動機。而且這臺原本扇形的三缸發動機,還能改進為徑向對稱的Y形三缸發動機,可以進一步降低重量,並使發動機運行更平穩。而且在這款發動機的基礎上,能很容易的通過增加氣缸來提升功率,最後還能像土地神公司那樣,把星型發動機升級成轉缸發動機來挖掘潛力。 看著塞克一臉恍然大悟、並開始構思三缸發動機的樣子,齊格弗裡德很高興自己的知識終於能被安全且有效的利用起來了。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魅力領域限時還有點短,他現在【魅神】有200多級,每周可以使用約2000分鐘的魅力領域,但如果麵對多人就會肯定不夠用,所以多多吸粉仍舊是優先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