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大王真以為韓信什麼都沒做麼?(1 / 1)

饒是蕭何見多識廣,腹中墨水極多,也竟然分辨不清劉邦這些稀奇古怪的罵句,究竟是從何而來。   某種意義上來說,劉邦也的確是有過人之處。   等到劉邦罵得累了,已經是一炷香之後了。   在這期間,蕭何隻是靜靜聽著劉邦的抱怨,時不時舉杯跟他走一個。   等他把劉邦的牢騷聽得差不多了之後,心中已然是有了個清晰的認知。   他把玩著手中酒卮,心中暗道:看樣子,韓信按兵不動這事兒,已經成了劉邦的一塊心病,若不及早去除,後患無窮。   都說解鈴還須係鈴人,必須得讓劉邦自個兒認識到問題,琢磨通順才行。   打定主意,蕭何起身,主動給劉邦斟酒。   “不曾想那韓信竟會這般,著實令人不爽利啊。”   這番話,說到了劉邦的心坎兒裡。   他猛一拍桌子,道:“可不是麼!要不我怎麼會對他這麼不爽呢!”   “但在臣看來呢,卻是有這麼一遭……大王,請!”   一邊說著國事,蕭何一邊舉起酒卮,跟劉邦碰了一個。   他隻是淺抿了半口,全然不顧劉邦嚷嚷的“養魚呢?快飲快飲”,而是自顧自繼續說道:“大王,這其中怕是有不小的誤會啊。”   “什麼誤會?”   光顧著勸酒了,聽了個囫圇的劉邦,一臉茫然地抬起頭。   “大王,項羽之神勇,舉世皆知。而其麾下兵強馬壯,更是令行禁止。”   劉邦張了張嘴,卻沒說話來,隻是悶悶喝著酒。   見狀,蕭何繼續說道:“咱們再說回韓信這邊……大王撥與韓信的兵馬,隻有兩萬餘人。”   “一來要守城,二來還要馳援。這區區兩萬人,想要左右兼顧,實屬是捉襟見肘。莫說韓信了,便是臣也難以兩全啊。”   說著,蕭何主動端起酒卮,為劉邦碰了碰。   劉邦一臉蕭索,抓起了酒卮,悶悶不樂:“可他一兵一卒都不派……總得給個說法是吧?”   “他當然該給個說法!”蕭何笑得一臉高深莫測,“隻不過呢,大王可否往深處想過?”   “怎麼說?”   “韓信越是按兵不動,項羽便越是投鼠忌器,不敢深追大王!”   劉邦聽得有些懵了:“這……這又從何說起呢?”   蕭何卻並未立即回應,而是笑瞇瞇地小口啜飲了兩口,把劉邦給急得抓耳撓腮,這才緩緩說道。   “莫非大王當真以為,區區一封修書,便能讓項羽停下追擊的腳步?”   “這……”劉邦想了想,直言道,“我當然是想過了,項羽要當真被一封修書給攔住,那他也沒資格跟本王爭奪這天下了。”   “這便是了!”   蕭何撫掌笑道。   “正是因為有韓信在,所以項羽才要兩相防備,不敢深追大王,免得到手的彭城被韓信偷襲,鬧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結局。”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大王才能夠從容脫戰,順利拔營返歸。”   “好像,還當真是這麼回事哈?”   劉邦被說得有些動搖了。   “所以說,以臣愚見,韓信非但無過,反而是大功一樁!”   一席話,徹底把劉邦給說傻眼了。   莫非……是我一直錯怪韓信了?   他心中暗道。   蕭何舉起玉箸,自顧夾菜,並不理會劉邦。   他知道,隻要把事情的利害關係陳述清楚,劉邦自個兒就能琢磨過味來。   不差這點時間。   的確如蕭何所料,劉邦很快便再度振作了起來。   隻是,在他的心中卻忍不住生出了另外的擔憂來:韓信如此這般,會不會有擁兵自重的心思?   當然了,這話隻能壓在心裡。   畢竟君臣有別,即便是蕭何,也不能言說。   蕭何與劉邦的這場酒局,在解決了劉邦的心病之後,便如此這般地潦草結束了。   對此,蕭何並沒有多想什麼。   他很清楚,劉邦之所以會這麼熱情地對待自己,那必然是有所求的。   作為一名謀士,能夠為劉邦解惑答疑,自然是樂意之至。   隻是,此舉能否徹底消除劉邦與韓信之間的猜忌,那就隻能說是全看天意了。   蕭何所能做的,他已經做完。   接過侍從呈上的漱口水,蕭何將嘴裡殘留的酒意沖洗乾凈,又拿來焚香熏了熏衣袂。   這麼一來,他身上的酒味就淡了八九分。   接下來,蕭何還沒打算就寢休息,轉而去拜訪了劉老太公。   這會,劉老太公已經從盧綰、樊噲等人的嘴裡,聽說了有關太上皇的事情。   蕭何自然也要向劉老太公道喜。   在聽了蕭何的話後,劉老太公隻是笑嗬嗬地擺了擺手,並沒有看得在意。   “什麼太上皇不太上皇的,老頭子我可沒心思。”   “要是能勻我幾畝良田,讓我能夠當個老農在田裡墾種,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比什麼都強。”   劉老太公早已經到了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年紀,根本沒心思去爭虛頭巴腦的太上皇。   更何況,人一老了,精力就有限度。   他更希望把有限度的精力,放在陪伴劉盈長大上。   畢竟,攤上了這麼個五脊六獸的爹,甭想能學到什麼正兒八經的教導。   也就隻能自己發揮發揮餘熱,好生教導劉盈一番,免得當真“上梁不正下梁歪”,讓他小小年紀也同劉季那混賬一般走了歪路。   劉老太公對劉盈很好,蕭何自是知道的。   但卻未曾想,能夠好到這般地步。   果真,隔代親的說法,是有考據的。   再說回劉盈,蕭何看到他,又是滿腹的感慨。   當初分別的時候,分明劉盈還是個繈褓裡的小家夥,身量不足,像是一隻瘦巴巴的小貓兒似的。   可是現在再看,一晃眼就已經六七歲的光景了,看著虎頭虎腦,格外精神。   尤其那雙發亮發黑的眼睛,更是讓蕭何看得心中高興。   白駒過隙,年歲好似過往雲煙。   用不上幾年,劉盈便長足身量,也能雛鳥初啼。   屆時,不知能不能一鳴驚人。   蕭何充滿期待地看著劉盈,心中兀自暢想未來。   劉盈在見到蕭何後,也不害羞、拘束,大大方方上前,向蕭伯父問安。   這番自然、毫不做作的做派,那自然是再一次拉高了蕭何的好感,他趕忙還禮。   “太子殿下,許些年不見,近來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