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劉盈到底給了他們什麼好處?(1 / 1)

“蕭丞相,我素知你為人毅重,考慮甚為周全。”   劉邦和顏悅色地說道,聲音輕柔舒緩,不似平常。   “不過,此事以後再議吧!畢竟劉盈尚且年幼,此等軍國大事,還是不讓他過早參與的好。”   雖然溫和,卻用的是毋庸置疑的口吻。   蕭何深深看了劉邦一眼,並沒有多說什麼。   隻是,在他身後的張良此時主動站起身來,朝著劉邦行了一禮。   “大王,太子劉盈,曾經有過被囚禁於項羽軍中,期間太子心性堅韌,並沒有吐露任何消息,也沒有絲毫露怯行為。”   張良的語氣鏗鏘有力,聲音嘹亮,偌大一個中軍大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如此豪情,無不令人擊節嘆息!而今,太子安然歸來,更是有若蛟龍入大海,雄鷹歸蒼天!”   “更是理應讓太子劉盈參與政事,以強化其政治素養才是!”   “這……”   劉邦聽完張良的一番話,正打算要出言否定的,卻不曾想樊噲、盧綰等人紛紛站起身來,將他的話頭打斷了。   “大王,我贊同張良說的這番話!太子殿下,的確是需要經驗積累的!”   樊噲快人快語,聲如洪鐘,生生壓住了劉邦的話頭。   “樊將軍快人快語,但所說的這一席話,即便在下也是嘆服的。”   沒等劉邦組織好語言,盧綰這邊也見機進言了。   “所謂少年出英雄,太子劉盈一身的英雄氣概,當然是要有針對進行訓練才是!想必加以時日,必然能一鳴驚人!”   盧綰、樊噲兩人的話,得到了眾人的擁護和支持。   眼下這局麵,即便劉邦想要再說點什麼,也已經是難以挽回了。   他不由心中納悶了:劉盈這臭小子,他小小年紀,究竟是給了樊噲、張良、盧綰、蕭何等人許了什麼好處?   還是說,當真是憑借的個人魅力,讓他們紛紛折服了?   劉邦想破了腦袋,也沒能想明白這其中究竟有啥。   迫於無奈,眼下他也隻能順水推舟,派遣了親兵去將劉盈請過來。   卻是不曾想,親兵才堪堪出了大帳沒多事,竟然便折返了回來。   親兵一臉古怪,參拜道:“啟稟大王,太子劉盈已經帶到,正在帳外聽命。”   原來!   劉盈這邊,一早便得了蕭何的信兒,讓他悄不聲地埋伏在了大帳左近。   隻等自己的信號一發出,便跳將出來。   這不,在看到蕭何的信號之後,劉盈立即跳了出來,倒是把親兵給嚇了一跳。   好在驗明正身後,親兵也沒言語什麼,便領著劉盈前去復命了。   於是,劉盈也順利入了大帳。   在蕭何的安排之下,劉盈主動站在一旁,雙手揣袖仔細聽著眾人說話。   期間並不言語,也不出聲,做足了謙遜的態度。   此時,張良站起身來,正在為劉邦獻策。   “……盧綰、灌英可前往韓信軍中,擔任副將。一來可以協助韓信,二來也能行使監督之責。”   “有盧綰、灌英,可命令韓信繼續圍攻廢邱城,逼迫章邯收攏軍隊,固守待援。另一方麵,還可以對關中區域進行軍事管控!”   說到這裡,張良雙手握拳,滿臉雄心勃勃。   “隻要大王能夠率軍在正麵拖住項羽的步伐,韓信便可趁機率領大軍,攻伐章邯!如此這般,便可借機將趙魏之地收入囊中!”   眾人一聽,齊齊為之震撼。   盧綰、灌英兩人更是按捺不住,主動站起身來,拱手爆喝:“臣請領旨!”   而此次議政,因為有蕭何、張良,所以進展十分順暢。   即便是偶爾有一些細枝末節的小問題,也很快便迎刃而解了。   總之,給劉邦和在場諸位文官武將們的感覺就是,很久沒有體會過如此美妙的朝會了。   更有甚者,笑出了頗為粗俗的話語:任他範增奸似鬼,也得捏鼻子喝蕭何的洗腳水。   一時間引為笑談。   議政在一片歡聲笑語之中,順利結束了。   所有人都心滿意足,起身離開。   但卻有一人,麵色不虞。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端坐主座的劉邦。   蕭何似乎是早有預知一般,緊跟在劉邦的身後,離開了中軍大帳。   便是這般一路急行,回到了漢王府。   劉邦許是乏了,坐在一處回廊上,抄手看著緊跟身後的蕭何。   “我走了一路,也想了一路,卻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麼你們要扶持劉盈呢?甚至於,不惜跟我作對。”   “老蕭啊,這樣做,對你們而言,到底是有什麼我不知道的好處嗎?”   蕭何麵色不變,卻是轉而問道:“大王,這大秦帝國當初何等璀璨、絢爛,可為什麼偏偏卻是個短命王朝,二世而亡呢?”   劉邦被問得一愣,小聲囁喏了幾句,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   “難道說,大王你也想要學嬴政,扶持起來一個二世而亡的胡亥不成?”   蕭何的這番話,讓劉邦如夢方醒。   他猛地一拍大腿:“原來如此……我說嘛,為什麼文武百官們,都對劉盈那小子這麼看重。”   “原來,你們所看重的,並非是劉盈這個人,而是他的身份啊!”   蕭何見劉邦已經領悟,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也便不再多說什麼,隻是拱了拱手。   “大王,自古以來的帝王之家,便是長子繼承大統,幼子鎮守四方。”   “大家夥兒所扶持的,不單單隻是劉盈這個太子,也是希望看到大漢政權穩固,國力昌盛!”   頓了頓,蕭何繼續說道。   “甚至於,大家都不需要扶持劉盈!大家夥扶持的,是太子,是大漢的安寧!”   聽到這些話之後,劉邦安心了。   他臉上的表情,也終於變得舒緩了起來。   “原來,是這樣啊……”   劉邦看著蕭何,眼中多了幾分埋怨的意思。   這種事情,其實可以與他提前商議好的,何必要到中軍大帳議政那種嚴肅的會議中圖窮匕見呢。   對於劉邦的邁遠,蕭何隻是笑了笑,並沒有正麵回應。   他其實對於劉邦的做法,是心知肚明的。   即便自己提前跟他將事情的利害關係闡述清楚,也會被他以各種歪理邪說給否定掉的。   別看劉邦隨時隨地擺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模樣,其實他骨子裡還是很頑固的。   說一個固執己見,都是抬舉了。   想要劉邦捏著鼻子認下太子劉盈,也隻能是出此下策,在這般眾目睽睽之下,他才不會有當場抵賴的空間。   至於之後,他是否會找個由頭,把劉盈再度貶黜,那就得看劉盈的能力了。   總之,能做的,蕭何全都做了。   接下來的路,還是需要劉盈自己去走才行。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