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為進?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有些明白劉邦的意思了。 “既然滎陽城守不住,那我們就即刻動身,去尋一處城墻厚實、堅韌的地方,再行防守——諸位,意下如何啊?” 張良、蕭何對視了一眼,從彼此眼中都看出了一抹無奈。 作為主帥的劉邦,在這種時候所想的,竟然不是鼓舞士氣,與那項羽殊死一搏。 而是想的如何臨陣脫逃,避其鋒芒。 這要是傳出去的話,對於軍中士氣的影響,那可是致命的! “大王,我認為此事不妥。” 蕭何站了出來,說道。 “項羽尚未來襲,而我們便要撤走滎陽城,這豈不是滅我們自家威風,漲他人誌氣麼?” “然也!三軍士氣正旺,項羽雖剛猛,卻並非不能敵。” 張良也主動站了出來。 “但倘若我們此時撤走,士氣必將即刻分崩離析,做鳥獸散!” “那……我們該如何是好呢?” 劉邦見自己的想法被否決了,攤手苦笑問道。 “從長計議,總有想出辦法的時候!” 蕭何一臉堅定。 眾人群力群策,卻始終拿不出個有效的法子來。 一時間,陷入了沉默之中。 劉盈見狀,忍不住心中暗暗嘆了口氣:豬隊友當真是付不起啊,還得自己親自出馬才行! 他邁著小碎步,從旁殿探出小腦袋瓜子。 奶聲奶氣的聲音,在大殿之上回蕩—— “我們想要的是阻敵。既然是為了阻敵,那為何就非要從項羽入手呢?” 聽見這番話,所有人都不由自主抬起了頭,瞪大了雙眼,齊齊看向了太子劉盈! 劉盈的這番話,對眾人都很有啟發。 尤其蕭何、張良二人,更是有一種類似醍醐灌頂的感覺。 是啊! 如果要阻擊項羽的話,又為什麼非要從項羽方向著手呢? 或許,還有別的方法? 但即便絞盡腦汁,他們也沒能想出個所以然來。 畢竟他們並未如劉盈一樣身在最高層,所以一雙雙望眼,仍然會被浮雲所遮蔽。 想不出任何頭緒。 無奈和,蕭何、張良隻能對太子劉盈拱手。 “太子殿下,我等愚鈍,還望太子殿下能明示我等。” 兩人的動作略顯浮誇,不由讓劉盈略顯無語。 他當然知道,不管是蕭何還是張良,都想趁此機會給劉盈抬抬身價。 既然這樣……那就恭敬不如從命吧! 劉盈對著二人回了一禮,這才脆生生說道:“其實,完全可以從張耳入手,去考慮此事。” “眾所周知,張耳此人與陳餘乃是不死不休的敵對關係。” “既然有此緣由,那為何我們不能夠拉攏張耳呢?” 大殿之上,寂靜無聲! 唯有劉盈那奶聲奶氣的聲音,在眾人耳畔不斷回蕩。 直到此時,眾人才恍然驚覺,小太子劉盈,當真如傳聞那般早慧! 劉盈倒是沒注意眾人的想法,隻是自顧自繼續說道。 “有道是,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那麼,因為陳餘的原因,我們和張耳就有了合作的基礎。” “隻要能夠將張耳拉入到我們的陣營當中,助他滅掉趙軍的話……趙王歇和陳餘對於韓伯伯的牽製,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如此一來的話,隻要韓伯伯能夠脫身泥淖,我滎陽城自然能夠得以保全。” 末了,劉盈頓了頓,看了一眼蕭何、張良,繼而總結道。 “如此圍魏救趙之計,那項羽自然是不敢再輕舉妄動。” 說完,他便對著劉邦以及諸位大臣拱手行禮。 “以上,便是盈兒的一己之見了,想法大抵拙劣,隻希望能拋磚引玉,為父王以及諸位叔叔伯伯有所提示、幫助。” 聽完劉盈的這番話,在場眾人都不由傻眼了。 太子劉盈,竟然聰慧如斯,簡直就是降世神童啊! 看樣子,大漢能有如此繼承人,合該是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了! 於是,眾人看劉盈的眼神,又多了幾分崇敬、敬畏之色來。 他們的心中,都下意識升起了一個念頭:後生可畏! “蕭伯伯、張伯伯,這樁想法很簡單,不消用我劉盈,假以時日你們也能想到的。” 最後,劉盈甚至還不忘記給自己的這番話,打上一個補丁。 又回捧了蕭何、張良一手。 畢竟,花花轎子人人抬。 蕭何、張良願意讓劉盈在眾人麵前長臉,那他當然也應當投桃報李啊。 很顯然,劉盈的這一番話,大大超乎了他們二人的預料。 原本,看著劉盈如此聰慧,不論是張良還是蕭何,他們隻覺得太子殿下的確有才華,當得起這個位置,並為之感到驕傲和欣慰。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但是呢,當劉盈當眾說出這番話了之後,那可就不一樣了。 從方才的驕傲、欣慰,一下子就變成了驚訝、惶恐和感激來。 尤其蕭何,更是感嘆太子劉盈的成長速度,簡直可以稱得上一句“妖孽”了。 但劉盈越是“妖孽”,他便越是欣喜。 聽完劉盈這番話,眾人都不由長舒一口氣,麵露欣喜之色來。 劉邦雖然沒明白劉盈的計謀如何,但看眾人的表情,用腳指頭想也知道,這一次又是劉盈立功了! 他不由撫掌大笑起來。 “好啊,盈兒!不愧是我劉邦的麟子!果然肖我!哈哈哈哈……” 大臣們也不是沒有眼力架,立即都開始贊美起劉盈來。 也就蕭何、張良二人,此時仍然能夠保持冷靜、克製。 他們一拱手,對劉邦進言道:“大王,事不宜遲。” “既然我們已經商量出章程了,就應該盡早將這個消息,火速傳遞給韓信才是。” 劉邦猛一拍腦袋:“差點誤了正事!” 他看了看左右,向蕭何、張良問道:“依你們所見,應當派遣何人前去最好呢?” “此事緊急非常,必須尋一個可靠之人為上……依臣之見,曹參可勝任此軍務!” “好,那便依你所言!” 劉邦慣常是聽人勸、吃飽飯的主。 既然蕭何都這麼說了,那他自然是順水推舟了。 曹參出列,重重抱拳行禮:“請大王放心,曹參必定拚死也將這消息傳遞給韓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