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滅凡”(1 / 1)

長生者仙 常太禹 3006 字 8個月前

孟曉山看到蒼老的背影隨著判官筆劃過天際,心中沒由來的沉悶,一種難以釋懷的感覺湧在心口。他的眼角不知何時已經濕透了,隻是他不知道罷了。夏叔叔走了,那搜抓他們的人也追去了,曉山卻無能為力。   是夜,刺骨的寒風呼呼地吹著,不時地襲來,似乎迫不及待地宣告‘我冬天已經到來了’。是的,冬季確實趕走了秋季,肆意地表現它的無情。   孟曉山再次環顧了一下山洞,腦中一片空白,不是無情,而是回憶泛濫到深處就一片空白了。他不敢再停留,趁著夜色走進了密林深處。雖然是冬季,但是雲清山脈果非凡地,其上植被還不乏茂盛的。不管怎樣,曉山依然還是要小心翼翼的,擔心那仙人再度追來,不想讓夏叔叔的犧牲變得不值,所以,他曉山無論如何也要活著,而且要好好地活著。雖說,夏叔叔臨走時交代過不讓他報仇,但是曉山卻如何也忘不了報仇,不,應是他本就放不下。心中的某個角落裡一直回響著原世界的俗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下山較上山容易多了,一抬腳便鬆鬆地邁了一步。當天大亮的時刻,曉山已經到了山腳下。眼見便要見了人煙了,心情也算是有些回落。   山下的風景卻是一片土黃,一切呈現著冬季特有的悲傷,清晨風吹在臉上很像刀割一樣,曉山不禁緊了緊衣襟。樹上的葉子有的變黃了,紛紛飄下來,有的葉子變紅了。他繼續行走,意圖尋找那所謂的人煙。可是,縱使內息與真氣的並用,但也不足以繼續維持他的步伐,他真得太累了,累得已經忘記了饑餓。   四處的乾枝枯草茫茫一片,他知道人煙離這兒還很遠,但他真得很累,已經蹚不動沒有路的荒草地,他索性坐在了枯草上,心中勸說自己隻是休息一下,是的,就是休息一下······   一聲山雞的叫鳴,曉山在和煦的陽光中睜開了眼皮,他知道自己睡著了,酸痛麻木的手臂令他好一陣難受,他坐了起來伸展身骨,那種疲倦感一掃而光。“咕嚕,咕嚕···”隻是饑餓的感覺卻占了主導。四處一片荒蕪,他又能怎樣?   荒山野地,枯草死氣的地方,連一隻老鼠都不見蹤跡,曉山是不敢奢望能靠打獵找到食物了。於是,隻好勒緊褲腰帶,繼續行走。   芬芳濃鬱,暄香溢來,突然的味道令曉山好一陣驚喜,還以為有什麼奇特的果樹,他奪路看去,一時愣住了。隻見眼見竟是別樣一番景象,隻得贊上一句“好個梅花盛景”。   有詩為證:   白賁誰為偶,黃中自保真。   相看經發改,獨領四時春。   就在這漫天遍野的枯萎中,就在這萬物的哀嘆聲中,梅花出現了,就在這兒傲然挺立著。她那高而細的枝乾,絲毫受不到冬寒的影響。酷寒臨霜。在冬日中怒放,充滿了豪情,挺立著,任憑風雪的吹打……   梅花,是最無私的花。它甘於寂寞,淡泊名利。梅花也有被凜冽寒風吹得東倒西歪、左搖右晃的時候,每當這時,它總是默默承受著,從來沒有喊過冤,從來沒有叫過屈。它不因錯過美麗春天而懊惱;不因沒有蝴蝶伴舞而沮喪;不因缺少同伴而失落。不學嬌弱桃花逐流水,不比輕浮柳絮漫天飛,隻是無怨無悔的綻放於人間,努力的裝點著銀白的世界。梅花把春天留給了別人,而將這難以忍受的巨寒留給了自己。   雖然沒有帶來果實的喜悅,卻仿佛遇見了同病相憐的好朋友。   “轟···”一聲巨響傳來,驚嚇著了傷感的曉山。穿過梅花,尋著聲音望去,隻見前方的一個城池像是遭了原子彈一樣,一個巨大的蘑菇轟散開來。接著便是廢墟的一片。   城中也有駕馭法器的飛出的人,不用說定是修道者,隻是奇怪的是這個凡世城池怎麼了?   “道友,前麵發生什麼事兒了?”曉山攔著了一位道行並不是太高,飛得極低的修道者。   那人仍是一臉的驚慌,道:“還能怎麼樣?被‘滅凡’了唄”。   “滅凡?”曉山奇怪問道。   “滅凡,都不知道?就是上界的仙人對我們世界的凡人發動的大屠殺。”   “大屠殺?為什麼殺凡人?”   “唉,誰讓他們是仙人呢?無法無天,視凡人性命如草芥,一不高興就屠殺凡人,就連修道者也有時難以幸免。”   “怎麼可以這樣?”曉山吃驚並無比地憤怒。   “唉,不說了。你到底逃不逃?不逃,就不要攔著我。惡魔般的仙人就在前麵,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要死你就自己去”那道人顯然不耐煩了,急著道。   曉山隻好鬆手。那修道者又慌慌張張地逃去。   “天啊,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曉山苦惱地自言自語。   (老子《道德經》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話——一般人批評老子這句話為陰險、刻薄,看事情太透徹。因為他們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地無所謂仁不仁,生了萬物,又把萬物當芻狗來玩弄。這是對老子思想的誤解,或者故意曲解來作幽默用的。老子“芻狗”的本意,就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本來是作祭祀用的犧牲,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典禮中,如現在的冷豬頭、牛、羊等。後來由於社會風氣的演變,不再用真的狗,而用草紮一隻狗形來代替。相當於後世在拜拜的時候,用麵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芻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丟到垃圾堆裡去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   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如守中。   其意思是: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是沒有仁受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注:所俺太禹沒引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