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背景大於資本(1 / 1)

高強在片場可不像李芊這麼無聊。   名氣大的演員他湊不上去,但和同樣籍籍無名的小配角,聊的開心著呢,甚至就連特約演員、群演,他都能過去聊上幾句。   當然啦,高強也不會忽視李芊這小姑娘,畢竟是進組以後認識的第一個……朋友?   李芊雖然挺聰明的,但閱歷還是不夠,劇組的情況,遠比她說的更復雜。   最直觀的一點,飾演朱七七的演員——張琰琰,名氣比黃海兵、王燕小多了,但偏偏大家都很照顧她,就連導演都對她和顏悅色,從不說重話。   實話實說,1978年出生,今年剛剛22歲的張琰琰,不算太漂亮,而且……一張圓臉肉嘟嘟的。   夢導不止一次讓她減肥,但效果似乎不太好,即便這樣,導演也沒說什麼換人之類的重話。   高強用了兩天時間,才從其他小配角口中,得知原委。   娛樂圈不是隻看名氣,還看背景!   張琰琰是京影學生,馬上升大四,根紅苗正的科班藝人,班主任是黃三石,這還隻是她最不起眼的背景。   她出生在標準的演藝世家!爺爺是內地最早一批導演,父親除了是演員,還是京影老師。   有這麼多後臺,別說她在劇中飾演的朱七七是女二號,就算是五六七八號,照樣沒人敢忽視她。   與此同時,高強還探聽到另一個消息。   在劇組很低調,年僅26歲的王燕,三年前就結婚了。   老公是澳籍華人,做房地產生意,身價頗豐。   可在劇組裡,導演真沒對她有什麼優待,完全是正常的女主角待遇。   可能別人不會覺得有問題,高強卻敏銳的發現,內地娛樂圈,有點不尊重資本吶。   這一點,高強和其他演員聊天的時候,也發現了些端倪。   這些人談論的話題,大多集中在各種關係上,譬如某演員和央視關係好,某演員是名導子侄輩,某影視公司門路特別廣,拍的電視劇不管質量好壞,都能上星播出!   “高強,高強。”李芊拍完一場戲,大老遠的就喊上了。   “來了。”高強和身邊的演員告罪一聲,沒理會對方擠眉弄眼的猥瑣表情,快步來到李芊身旁。   這些人未免太小看高強了!他對16歲的小屁孩,一點興趣都沒有(狗頭保命最重要,低於18的果盤,堅決不碰)。   “你和他們聊什麼呢?”李芊最納悶的就是,明明高強隻比她大四歲,為什麼在劇組能和這麼多人聊的來。   “隨便閑聊,天南海北的,想起什麼就聊什麼唄。”高強攤攤手,不在意的說道。   “唉,我和他們沒什麼可聊的,在旁邊聽著都覺得沒意思。”李芊撇撇嘴,很不喜歡高強這副一本正經的“大人模樣”。   “想混娛樂圈,總要知道怎麼才能混的開嘛。”高強還是願意指點一下這個小姑娘的。   “那你教教我,怎麼才能混出頭,我要是出名了,肯定拉你一把!”李芊才不信高強的話,剛才他身邊演員笑的賤兮兮的,一看就沒聊什麼正經的。   “嗯……對你來說,最關鍵的是簽約比較靠譜的經紀公司,然後找個人脈廣的經紀人。”高強想了想說道。   “切,我還以為你能說出什麼呢,這個誰不知道啊,我倒是想簽約,也得人家要我呀。”李芊白了高強一眼,這建議,一點都不靠譜。   “那就別貿然簽約,忍住,熬住!先自己跑劇組參加試鏡,等稍微有點知名度,再簽約經紀公司。”   “可能前麵比其他人慢一些,但簽約以後,有一飛沖天的可能。”高強很認真的說道。   像李芊這樣的小藝人,簽約經紀公司,最短也得簽十年,一旦選錯了,麵對高昂的違約金,連反悔的機會都沒有!   “怎麼熬啊,沒有經紀公司,沒有經紀人,我連去哪試鏡都不知道,總不能一直在學校等著劇組上門吧,我那是舞蹈學校,又不是京影、中戲。”李芊皺皺鼻子說道。   “有道理,是我想錯了,還是你聰明。”高強笑著贊同道。   建議他提了,李芊不接受,那就與他無關了。   真想走演員這條路,哪有什麼不能克服的困難。不知道去哪試鏡,那就問啊,和副導演、劇組工作人員搞好關係,時不時打個電話,難道一點信息都打聽不出來?   “哎呀,我又沒怪伱,而且……你說的也有點道理。”被高強誇贊一句,李芊反倒有點不好意思。   “那你呢?打算出名以後再找經紀公司?”李芊問道。   “嗯,差不多吧,我比較懶散,不習慣別人管著我,還是自己一個人更自由。”高強點點頭,找的借口也比較合理。   “好吧,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那等我簽約以後,有劇組試鏡消息馬上通知你。”李芊揚著腦袋,一副很講義氣的樣子。   晚上回到房間,高強坐在椅子上,點燃一支煙,思考白天探聽到的消息。   這幾年,內地拍攝的電視劇呈逐年上升趨勢,聽說今年立項的電視劇大約四百多部,總集數超過一萬集。   聽著很多是不是?可不算央視,內地有27個上星衛視,還有數以百計的地方臺。   雖然有些爆款電視劇,可能同時在幾家甚至十幾家衛視上映,但畢竟是少數。   按照平均四個衛視播放同一部電視劇,每部電視劇20天播放完,僅僅27家衛視,每年黃金時段播放的電視劇數量有一百多部。   看著似乎不多,但現在這個時候,可不光衛視有錢,地方臺的廣告收入也不低,一些質量不高,成本比較低的電視劇,在地方臺播放幾輪,照樣賺的盆滿缽滿。   至於拍完以後賣不出去隻能放在架子上吃灰的電視劇,自然也有,但絕大多數,都是不知道娛樂圈深淺,貿然進來試探虛實的冤大頭。   就像那個侃侃而談的演員所說,這些電視劇的製片方,基本都和電視臺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要麼以前是電視臺中層、高層,要麼家裡有人在電視臺或者宣傳口上班,要麼就是提前把購片部主任喂飽了。   也正是這個原因,娛樂圈,準確說是電視圈,資本排不上號,關係夠硬的影視公司,投資人得賠著笑臉上趕著送錢,還生怕人家不要呢。   這對高強來說,可算不上什麼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