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嘉莉被高強一分鐘6000發子彈的加特林轟到骨斷筋折。 她為了隱瞞自己有女兒的消息,這麼多年都沒和女兒聯係過,也沒對任何人提起這件事。 丁嘉莉倒是有心為自己辯解,但這些記者爆料的消息太詳實,根本無從下手。 何況……丁嘉莉還有件更糟心的事,小男友孫宏雷已經一個星期沒聯係她了。 其實,孫宏雷早就想甩掉丁嘉莉了。 半年前,在丁嘉莉的幫助下,孫宏雷順利拿到電影《周漁的火車》男二號角色,和鞏利演對手戲。 鞏利不但比丁嘉莉小6歲,僅比孫宏雷年長5歲,長相身材更是比丁嘉莉好上百倍,在圈內的能量也強大很多。 剛好鞏利婚姻亮起紅燈,孫宏雷借拍戲之機,憑借自己忠厚的長相和樸實的情話,和鞏利也算有了些進展。 對他來說,要是能傍上鞏利,也是一種另類的資源升級。 本來孫宏雷是想多忍半年,等《周漁的火車》上映後,再和丁嘉莉攤牌,畢竟這段時間還得靠丁嘉莉幫忙接戲呢。 可現在的情況,丁嘉莉已經臭大街了,自身都難保,根本不可能幫到孫宏雷。 所以,他準備及時脫身,省的被丁嘉莉牽連。 “宏雷,你聽我解釋,我,我以前……” 丁嘉莉給孫宏雷打了很多電話,卻都被掛斷,不得已,隻能守在孫宏雷家門口,希望當麵向他解釋。 “你覺得,咱們般配麼?” 孫宏雷隻用一句話,澆滅了她所有幻想。 看著孫宏雷冷漠的表情和厭惡的眼神,丁嘉莉什麼話都沒說,捂著嘴輕輕搖頭,直到轉身離開,淚水才滑出眼眶。 一飲一琢,莫非前定;蘭因絮果,必有來因。 年輕時的荒唐放蕩,終究是要得到報應的。 丁嘉莉的新聞,依然在發酵,雖然已經沒有更多新消息,但冷飯熱炒是記者的強項。 她曾經的大學同學、話劇院同事,都是記者的采訪對象,哪怕一點小事,也能在報紙上刊登出來。 此時的高強,已經抵達杭城,和專程趕過來的李繼平碰麵了。 “丁嘉莉這邊差不多可以停了,兩三年內,她翻不了身,但孫宏雷,還得多盯著點。” “我懷疑他是丁嘉莉的狗頭軍師,看這老娘們的黑歷史,比豬還蠢,應該想不出用上萬群演影射我涉黑。” “而且,你不是說孫宏雷以前跳霹靂舞的時候,和黑道有點接觸麼,這方麵他應該更熟悉。” 高強從不低估任何一個人,更不會因為孫宏雷沒什麼名氣,忽視他的存在。 如果在前世,他根本不需要這麼麻煩,肉體毀滅,一勞永逸的事,強哥沒少做。 但現在不行,他是個遵紀守法的“青年企業家”,隻能讓記者多盯著點,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他也好提前做些準備。 “好的高總,我找記者跟著他。” “高總,春節前您有時間麼,我有幾個同學正想跳槽,您看……方便麵試麼?” 李繼平規規矩矩的坐在高強對麵,脊背挺的筆直。 “嗯,這樣吧,農歷二十八,我回橫店,在經紀公司麵試,具體時間你來安排。” 高強想了想,春節後也該籌建會計師事務所了,提前麵試,選個稍微靠譜點的經理,他也能放心進組拍戲。 浙省表彰大會,高強和另外九人一起上臺,領取“青年企業家”獎狀。 說是青年,其實年齡在40歲以下,都是法定意義上的“青年”,和大眾認知的30歲就是人到中年並不相同。 “誌信,高強,坐。”當天晚上,陳伯一個電話,把劉誌信和高強叫到家裡。 “高強,誌信和我說,你想成立民營院線公司?” 陳伯從煙盒裡拿出一支煙,又將煙盒推到二人麵前。 “是有這個想法。”高強略顯拘謹的說道。 其實他沒有表現出來的那麼慌張,前世也和很多領導接觸過,不至於這麼膽小,但總要給陳伯些麵子嘛。 “嗯,上個月我們順利加入WTO的新聞,你看了吧,再過幾個月,電影局這邊應該有文件出臺。”陳伯吸口煙,看向高強。 “青年企業家不僅僅是榮譽,也是責任。” “浙省影院常年虧損,票房收入都不夠給員工發工資,全靠財政撥款維持,這種情況必須得到改善,所以,伱要有心理準備。” “這些員工,從事業單位轉為民營企業員工,心裡肯定有怨氣,但影院全麵改製勢在必行,你要想辦法安撫他們的情緒,更要做到不降薪、不裁員、不待崗。” 陳伯不說,高強都不知道,原來這些影院工作人員,居然還是傳說中的“事業編”! 領導做事,果然是一環套一環,他還以為“青年企業家”獎項是迫於輿論壓力才給他的,沒想到,在這兒等著呢。 接受了領導的“誠意”,就該輪到他為浙省分憂了。 “陳伯,隻要我接手的影院,一定將所有員工都保留下來,但是……我也有點顧慮,想提前和您匯報一下。” 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現在正是高強討價還價的最佳時機。 “什麼顧慮,你說說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觸及原則,我可以幫你轉達。”陳伯淡淡看了高強一眼。 “現在的影院,基本都是獨立建築,為了避免以後出現糾紛,我希望能整體收購地皮和地上建築。” “另外,陳伯,不是我矯情,那些在廠區裡的影院,我真不能買,總不能以後影院員工上班,還得先通過廠裡安檢吧。” 高強的用意很簡單,隻購買有獨立地皮和產權的影院。 廠區內的影院,哪怕他辦理了獨立土地證,拆遷的時候也沒有話語權,而且很可能土地性質都不是商業用地,而是工業用地。 “嗯,要求很合理,還有其他訴求麼?”陳伯沉吟一會兒,點點頭說道。 “再就是員工了,我擔心個別員工不能接受企業化管理,如果屢教不改,又不能開除,會帶壞整個公司的風氣。” 其實高強知道,陳伯說的不裁員,隻是個口號而已,完成交接,員工身份徹底轉變,隻要不是大規模裁員,壓根不會有人找他麻煩。 但心裡知道是一回事,和領導通氣是另一回事,萬一碰到有後臺的刺兒頭,沒提前通氣,很可能小事變大。 “這種情況,確實有可能發生,以前國企改製,也有類似事件。” “這樣吧,中層以下,你可以自主決定,中層以上,如果調崗也不能解決問題,你提前和我說一聲再開除。” 理論上說,關係特別硬的,肯定在改製前就調走了,但凡事都有例外,集中調動,僧多粥少,很可能會落下幾個人。 陳伯這就算是表態為高強撐腰了。
七十.獎不是白給的(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