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後的早晨共盟首都沐旭郊區,剛剛下了一陣小雨。 太陽升起之後,雨後的淡霧消散的很快。碧空如洗。伴隨著一絲恰到好處的微風。讓大家的心裡,好像充滿了晴朗的味道。 高高的避雷針上,十天前的強雷電,留下了淡淡的痕跡。經過事後檢查,並無太多的財產損失,隻是引起了一秒鐘內的斷電。 李煥玉帶著三名同事,約好在九點鐘下樓,走到了天機選向研究院主樓門廊下。等待著銚國真夫婦的到來。 訪問邀請,是以共盟天賦機因選向研究所旭山級專家楊玉立的名義,在5月4號(合日)發出,他也是李煥玉的老師和直接上級。不出所料,得到了銚氏夫婦非常正麵積極的回應。上午十點發出的邀請信息,雙方在當天十二點就約好了到訪見麵的時間。 按照日程安排,夫妻倆會在今天早上6點30乘坐小型超高音速專機從六觀市鳳塘海上機場起飛,7點30到達首都後,休整半個小時,再搭專車到達研究院。 九點零五分,專車到達,雙方在門口寒暄致意,李煥玉就陪同著夫婦二人,搭上電梯,直達研究院主樓的最高層。 60樓的電梯門一開,就看到楊玉立等在門外。 楊玉立今年七十九歲,身高178,體重在70公斤左右,短發無須,兩鬢略白,身穿沒有任何點綴的正裝.寬褲,臉色紅潤,站立如鬆,雙眼如電。 左右各有一名助理陪同,男左女右,男士身材高大,女士形體高挑,都麵目端正,目光和善堅定。 楊玉立的背後一米內,還隨同一個高度1.5米左右的圓形機器人,很是少見,銚國真大校在國防軍中已經服務了15年,見過各種各樣不計其數的智能機器人,都是首次見到這個型號,不由的多看了幾眼。 共盟現在統計的人口總數為4.1億,而提供服務的智能機器人總量應該差不多9億個,日常生活中極為普遍,所有簡單重復的低效工作,例如種地,清潔,做飯,售貨員,保姆,保安等99%由智能機器人從事。 其中有三千萬個智能戰鬥機器人組合服務於共盟國防軍,能飛的,能發射導彈的,操縱激光炮的更是應有盡有,十天前,銚國真從空天母艦上,返回地麵來休孕育假,就是乘坐了一架智能空天穿梭機器。 但眼前這個,通體被大麵積金屬麵板所覆蓋的園型智能機器人,還真是第一次見,銚國真的職業病,不由自主的發作了,絞盡腦汁在大腦裡,開始了比對查找。 幾番無果之下,靈光一閃,莫非這就是共盟最高等級的“人和”保鏢機器人? 據說這個“人和”保鏢機器人,通體用可防最高等級核輻射和激光武器的特殊材料覆蓋,有極強的量子雷達預警係統,危險信號毫秒到達,關鍵時刻,會組合成一個緊急運輸艙,帶著被保護對象,以超高音速,飛回離它最近的安全庇護所入口,再通過專用運輸通道,進入地下核堡壘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