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第三大洋行?
楊銘已經先後吞掉和記黃埔,怡和置地。
這兩大洋行分別是香江第二大和第一大洋行,剩下也就是會德豐洋行和太古洋行。
但是,太古洋行方麵,施懷雅家族已經把股份集中,甚至交叉控股,帝國集團想吞掉太古洋行,怕是基本上不可能。
相反,會德豐洋行則是不一樣。
當初,楊銘整合旗下的航運集團,成立香江第一航運集團,他真正目標就是針對會德豐洋行。
看來,現在準備了四年時間,時機終於到了。
1972年1月,會德豐董事局宣布將已發行的3217.5萬股普通股改為A股,另每兩股A股可供一股B股,每股B股麵值為A股的十分之一,但與A股擁有相同投票權。
1972年7月和1974年6月,會德豐又先後兩次大量發行B股。
當時,行內人士就估計,會德豐此舉主要目的是使董事局重獲控製權。
B股的發行雖然不是一件很光明磊落的事情,但在保衛控製權上,確實發揮了極大作用。
這亦成為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收購戰風起雲湧,但卻沒有人去打會德豐主意的主要原因。
然而,“B股堡壘”亦非牢不可破。
任何外界財團隻要取得足夠股權,便可建議召開特別股東大會,通過取消B股的特權,控製權就會立即落入持有大量A股的投資者手中。
歷史上,會德豐董事局亦自然明白這一道理,因此,在發現怡和係仍持有大量會德豐A股之後,便采取措施進行自保。
會德豐的主要做法是,將旗下上市公司聯合企業的地位從附屬公司轉變為聯營公司,具體措施就是減低對聯合企業的持股量,從原來的50.7%減少至不足50%。
因為根據香江公司法例,附屬公司是不允許持有母公司股票的,除非在成為附屬公司之前已持有。
聯合企業從會德豐的附屬公司轉為聯營公司後,便可持有會德豐股票。
當年,聯合企業又將兩艘貨輪注入旗下的寶福發展,將所持連卡佛股票售予同係的置業信托,籌集資金繼續吸納會德豐股票。
到1981年底,所持會德豐股票已增加到10.99%。
當時,證券界人士就分析,會德豐董事局似乎有意將聯合企業培養成會德豐公司的大股東,以便協助會德豐董事局保衛控製權。
不過,怡和收購會德豐之戰始終沒有爆發,其時,怡和旗下的置地亦遭華資大亨覬覦,其後更因投資策略的嚴重失誤而陷入財政困難,在自顧不暇的情況下,自然無法展開收購。
歷史上的會德豐通過發行A股和B股的方式保衛控製權上,確實發揮了極大作用,一般情況下,其他財團是很難攻破的。
也正是因為那樣,雖然楊銘早已看上了會德豐洋行,卻是一直沒有機會下手,就如同歷史上的約瑟克家族的怡和洋行那樣,想收購會德豐洋行,沒有辦法收購。
但是,有句話叫做。
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
如果會德豐銀行的第一大股東張氏家族和第二大股東約翰.馬凳密切合作,並沒有產生矛盾,其他財團根本吞不掉會德豐洋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現在會德豐洋行這個堡壘,內部已經出現問題了。
“老板,你是說適合收購會德豐了?”麥裡思問道。
對於老板要收購香江第三大洋行會德豐洋行,麥裡思早已知道。
現在機會還真的來了。
“據我得知,此時張氏家族和約翰.馬凳的矛盾越來越深了,張氏家族非常有可能賣掉會德豐洋行的全部股份。”
麥裡思聽到後真的很震驚。
在其他人都在關注陳鬆箐和佳寧集團案件的時候,他沒想到,老板已經注意到會德豐洋行的情況了。
第1章!
求訂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