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叫恒隆的公司不隻一家,除了恒隆地產,香江在80年代之前還有一家華資銀行叫恒隆銀行,不過這兩家公司之間沒有任何關係。 和恒隆地產相比,恒隆銀行的命運要更加悲慘一些。 82年6月到8月期間,國際金價突然來了一波暴漲,每盎司黃金漲超100美金,一家誕生於澳門叫謝利源金鋪的百年老店因為這次暴漲遭受了滅頂之災。 這家金鋪從70年代開始轉型做黃金金融,推出了一種叫“紙黃金”的金融產品。 可是客戶在金鋪購買了紙黃金後,金鋪並沒有拿客戶的錢去購買黃金現貨,而是做了地下莊家,賭黃金的價格不會暴漲。 於是當這一波黃金的行情出現時,金鋪的客戶開始大量拋售紙黃金,店裡的現金流和儲備黃金很快無法滿足兌付,連一個月都沒撐過去,在9月6日宣布倒閉。 第二天,市場上開始盛傳恒隆銀行和謝利源金鋪關係密切,結果真有有不知情的市民拿著謝利源金鋪的紙黃金去恒隆銀行要求兌付。 恒隆銀行的營業網點當然不可能滿足這種無理要求,直接拒絕了。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件原本合情合理的事情傳到最後變成了恒隆銀行的資金出了問題,儲戶存的錢取不出來了。 於是大批不明真相的儲戶紛紛前往銀行網點提現,觸發了擠兌風潮。 還好這一次恒隆銀行的反應比較快,總經理莊榮坤第一時間召開記者會,鄭重聲明恒隆銀行與謝利源金鋪沒有財務關係,然後又迅速籌集了7億港幣現金應付擠兌。 渣打銀行和中國銀行也第一時間發表聲明表示會全力支持恒隆銀行。 兩天內,恒隆銀行被取走1億港幣現金,擠兌風潮暫時平息。 不過這隻是恒隆悲慘命運的開始,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 撒切爾夫人訪華後,香江的樓市股市開始全部暴跌。 11月15日,香江的大來財務公司因為欠多家銀行共計6.5億港幣無法償還,被迫清盤。 由於恒隆銀行的總經理莊榮坤同時也是大來財務公司的控股董事,恒隆銀行的支付能力再一次遭到質疑。 83年9月,大來財務公司欠恒隆一筆高達8億元的債務被爆出,與此同時,恒隆銀行的一張支票遭到一向支持它的渣打銀行拒付。 這兩件事情的出現直接將恒隆銀行打入了絕境,如果沒人出手相救的話,就隻有港府動用外匯基金接盤這一條路可走。 劉元昊在82年的時候收購了一家叫道亨銀行的小銀行,這家銀行的規模之小,在香江銀行屆可以忽略不計,以至於這起收購案在當時無人關注。 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道亨銀行小歸小,終究是香江銀行體係中的一員,這次看到恒隆銀行有大麻煩,他開始主動出擊。 莊榮坤焦頭爛額之際,收到興元投資有意收購恒隆銀行的消息,就像即將溺水之人突然看到一根浮木,連忙趕去興元投資拜碼頭。 劉元昊的辦公室,莊榮坤主動來訪,不過他仍然心存僥幸,想著看能不能借“劉超人”的名頭一用。 “恒隆銀行歷史悠久,是一家頗具信譽的金融機構,這次如果能得劉生入夥,想必更是會如虎添翼,不知劉生這次想要多少恒隆的股份?兩成怎麼樣?” 劉元昊一陣嗤笑,漫不經心的說道: “我要麼一股不買,買的話就要全部股份。恒隆銀行眼下的局麵大家心知肚明,整個香江除了我,沒人敢在這個時候接手。” 莊榮坤麵皮一陣抽動,也不再說場麵話,直接問道: “劉生願意給什麼價?” “那要等我查完恒隆的賬務,看看有多少壞賬才能決定。” “劉生還不是恒隆的股東,暫時還沒有查賬的權利。” “你可以拒絕,等恒隆被港府接管後,我等幾年從港府手中買下來也一樣。不過恒隆一旦被港府接管,莊生隻怕是什麼都撈不到了。” 莊榮坤眉頭緊皺,劉元昊說的正是他最擔心出現的。 “給我一個你能接受的底價。” “試恒隆的虧損情況而定,低於5億,我給你2000萬,5-10億,我給你1000萬,超過10億的話,我也隻能祝你好運了。” “太少了,再加點。” “莊生別忘了,港府接盤的話,你可是一毛錢都拿不到,這個價不低了。要不莊生再去其他銀行問問,有沒有願意接盤的?” “港府接盤之後,劉生如果到時候想買,恐怕就不是幾千萬能辦到的。” “那是肯定的,不過我也不用去麵對恒隆的虧損,你說對吧。” 莊榮坤無話可說,他對恒隆的情況心知肚明,知道不會再有人來救,最後同意了劉元昊查賬的要求。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興元投資和道亨銀行工作人員組成的團隊迅速接管了恒隆銀行的財務,經查賬後發現,恒隆銀行的虧損高達3.36億港幣,其中有2.66億被公司董事及關聯機構在極少抵押的情況下借走。 劉元昊知道恒隆的壞賬最後還能收回4億左右,於是以2000萬港幣的價格與莊榮坤達成了轉讓協議。 隨後,興元投資,道亨銀行,恒隆銀行聯合召開發布會,宣布由興元投資旗下的道亨銀行全資收購恒隆銀行,並向恒隆銀行注資6億港幣。 消息一出,排隊在恒隆銀行取錢的儲戶立即散去了大半,籠罩恒隆銀行的擠兌風波很快平息。 “劉超人”這個名頭的威力在香江第一次顯現。 接手恒隆銀行後,劉元昊摒棄了原來的管理模式,采用了西方銀行業通用的管理辦法,並對原來的管理層進行了一次大換血。 他還從美國聘請了銀行業的精英來擔任道亨銀行和恒隆銀行的顧問,不過銀行新的管理層還是以華人為主,畢竟恒隆銀行的客戶大部分都是香江的華人。 香江的華資銀行大部分采用的都是家族管理的模式,銀行的老板,董事以及他們掌握的關聯公司往往能用很少的抵押物甚至是無抵押從銀行獲得大量貸款。 市道好的時候,他們拿著儲戶的錢去炒股炒樓炒地皮,賺了就揣進自己兜裡,虧了就把風險轉嫁給儲戶。 這種模式已經無法再適應時代的發展,所以被劉元昊直接放棄。 到這一刻,他心中從未與人言過的財團終於有了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