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劉啟是大漢的什麼人?(1 / 1)

大唐,   看到將自己與漢文帝相提並論,   李二鳳笑得嘴角都要咧到耳根去了!   “阿耶,你笑的好醜。”   致命一擊!   李世民一低頭,正好看到抬頭看著他的晉陽公主,笑得一臉稚嫩。   童言無忌,童言無忌。   “哈哈哈哈!阿耶笑得好醜!”   一旁剛剛來到這裡的李治也開口學著李明達的話。   “稚奴!”   “慎終追遠何解?”   李世民斜瞟一眼小兒子,也發出致命一擊。   “啊?”   年僅六歲的李治被這突然一問給問懵了。   阿耶,你要不問一下千字文吧?   ……   【獎勵二十五年壽命,曲轅犁製作方法,紅薯種子與培養方法。】   剎那間!   天幕上一道金光貫通天地!   長安城裡的人都驚訝的看著天空。   一片片粉白色的花瓣從天上紛紛落下!   隨後眾人中響起一聲驚呼。   “你們看腳下!”   “這是…金色的夫蓉?”   地麵上一朵朵金蓮在腳邊升起,搖曳生姿。   未央宮內,   金光消散後,劉恒看著手裡竹簡記載的內容驚嘆不已。   “曲轅犁,好東西啊!”   “有了這件東西,百姓的生產會更方便了!”   又拿起另一卷竹簡看起。   隨後麵色一變!   “騰!”   “嘩啦!”   劉恒拿起案桌上那個突然出現的布袋,猛然起身帶倒了案桌。   也不管身旁的竇漪房露出的驚愕之色。   急匆匆的向殿外走去。   “召集百官!快!”   ……   大唐·玄宗年間   “天降花雨,地湧金蓮?”   “嗬,好大的派頭!”   朱墻紅瓦,雕梁畫棟。   在高大雄偉,氣勢磅礴的興慶宮內。   一身明黃圓領袍,頭戴襆頭的李隆基斜靠在軟榻上。   看著天幕上堪稱白日飛升的一幕不屑一顧。   “三郎為何這般言語,可是看到漢文帝的功績得到認可而嫉妒了?”   雲鬢花顏金步搖的楊玉環依偎在李隆基懷裡,眼露狡黠,柔聲似水的詢問道。   “哈!笑話,朕嫉妒他?”   李隆基一聞此語如聽到什麼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滿臉荒謬之色。   “朕隻是擔憂罷了。”   楊玉環不明所以,隨即輕輕的將臉貼在李隆基的胸口上,纖細白嫩的蔥蔥玉指在輕點畫圈。   “三郎擔憂什麼?”   “朕擔憂,到時候天幕給朕的獎勵太過一文不值了朕要怎麼圓場。”   “曲轅犁不是很稀鬆平常的農具嗎?也就是增壽有點意思了。罷了,畢竟是天幕賜下的,大不了不公之於眾就得了。”   看著李隆基煞有其事的樣子,楊玉環不由得抿嘴一笑。   “三郎就這麼自信能得到天幕恩賜?”   “哈哈哈哈!”   李隆基忍不住笑出聲來,低頭親了一口懷裡的愛妃。   “玉環真會逗朕開心。”   說罷,摟著楊玉環坐起身來,意氣風發道:   “自朕登基以來,官不濫升,才不虛授!一改官吏冗多、人浮於事的朝堂政務!”   “收復營洲,恢復安北都護府!設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開疆拓土!”   “檢田括戶,打擊豪強!讓百姓人人有田種!人人有餘財!”   “並且設立十大節度使鎮國安民!”   說道興起,李隆基站起身背負雙手。   “朕不敢說超過太宗皇帝的貞觀之治,但也足於之比肩!”   “至於文景之治,如果是文帝一人撐起朕自愧不如,不過加上漢景帝這個搭頭……遠甚!”   ……   金光消散,   天幕繼續播放著。   畫麵裡,【文景之治】四個大字再度緩緩出現。   不過此時的“文”字已經黯淡無光。   隻留“景”光耀四方。   隨後金色的“景”化作一副帝王像,懸於高天之上。   【漢景帝·劉啟】   ……   大漢,   “哈哈哈哈!果然是啟兒!不錯!不錯!”   劉邦笑得張大了嘴巴。   這要是有人站在他麵前,都能從嗓子眼看到胃了。   劉邦高興的恨不得再次乘龍起飛!   而劉盈臉上的輕鬆之色也是溢於言表。   大臣們滿懷欣喜的恭賀著劉邦。   而呂後則是麵無表情,正襟危坐。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通,我隻覺得他們吵鬧’   ……   大漢·景帝時期   因為王皇後在身邊,還把劉徹也叫了過來。   所以此時的劉啟是不動聲色的暗自吐了口氣。   然後看著在王皇後懷裡掙紮亂動的劉徹開口道:   “徹兒,你也是個大孩子了,不能在這麼驕縱了!要像阿父一樣有威嚴!知道嗎?”   “知道了~阿父!”   年幼的劉徹拉長了聲音回應道,然後離開王皇後的懷抱擠到劉啟與王皇後的中間。   板板正正的跪坐在那裡。   表情嚴肅的抬頭看著劉啟認真說道:   “是不是這樣?阿父?”   劉啟看著像個小大人一般的劉徹,開心的撫了撫胡子。   “不錯,徹兒聰慧!有帝王之相!”   “來人!將太子的支蹱拿來!”   ……   【公元前157年,漢孝文帝駕崩,劉啟繼位。】   【公元前156年,漢景帝劉啟繼續延續漢文帝三十稅一的田稅政策。】   【公元前155年,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景帝再次下令,將男子開始服役的時間推遲三年,縮短了服役時間。】   未央宮內,   “砰!”   頭戴通天冠,一身赤袍的劉啟將加急送上的竹簡狠狠的摔在地上,恨聲怒道:   “反了!反了!”   “晁錯朕也殺了!他們還想怎樣!”   “亂臣賊子!安敢如此欺朕!”   底下的一眾大臣也是怒氣勃生。”   “太尉!”   “臣在。”   “吳國和楚國朕就交給你去平復了!”   身穿絳袍,頭戴武弁大冠加雙鶡尾的周亞夫,   手扶佩劍,行禮令命。   【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聯合各地諸侯王打著誅殺晁錯、安定國家的旗號反叛作亂。這次叛亂共有七個諸侯王參加,史稱為“七國之亂”。】   【漢景帝劉啟派大將軍竇嬰和太尉周亞夫率領精兵十萬,分別從隴西於河內出發,向吳楚方向進軍。】   【同時,景帝也親自率領親衛軍出長安,駐紮於洛陽,以示威懾。】   【檢測到後世強烈情緒,開啟同步!】   【問,劉啟是大漢的什麼人?】   【選項一:大漢天子!】   【選項二:大漢棋聖!】   ……   大漢·文帝時期   拉著大臣開會的劉恒看到“大漢棋聖”四字臉色一黑。   “去,叫太子過來!”   ……   大漢·景帝時期   劉啟心中莫名生出一種不詳的預感。   ‘朕是不是把徹兒叫來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