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走(1 / 1)

如之奈何 路濘 5727 字 2024-03-17

大市場裡跟昨天一樣,像前天一樣熙熙攘攘,楊桂英就在那裡,穿得鼓鼓囊囊,滿懷期待的看著近前的人,接著會被冷落,不解和憤懣。她的手凍得到天氣暖了才不再皴裂,那雙手給他做飯,撫摸著他的頭發,還把會冰冷的水燒熱,給他端過來泡腳。李青山對關懷的陌生,來自對此稀有的認知和體會,以至於木然的領受裡,更像是無動於衷。他望著她的時候,常常是恍惚的。   桂英,今兒咋樣?   一般,你咋回來這麼快?礦上不近呢。楊桂英詫異的看著他,繼而發現他氣色不正:是哪裡不受活?燒不燒?   不是,有事了,我爸叫咱一會兒過去一趟,你先吃飯。   哦,行,你看一下哦。楊桂英稍稍猶豫了一下就撇下李青山走了,她去不遠處的快餐車買飯,還是三盒米飯,魚香肉絲和八寶肉辣子。熱氣騰騰的放在鋪開的報紙上,把一次性筷子掰開,來回搓著木刺,遞給李青山:咱吃,有啥事,吃了再說。   李青山本來毫無胃口,他看著楊桂英的手,那雙受罪的手,決定什麼事就都吃完再說。在監獄裡,他沒有一頓難以下咽,就是一天一天的數,那漫長的時間也有盡頭。從最開始的不明白,到不想明白了。楊桂英也端起一盒米飯,給李青山夾了好大一筷子肉絲,然後自己撥拉著也吃,眼睛還不斷打量著來往的客人,指望有一個再批發點東西回鄉鎮去。   他們乾脆把塑料布罩上才走,這個時候別人一樣忙,托付誰也不合適。鄰家大姐還墊話呢:咋,今兒要專門好一下去?楊桂英笑不出來,而心裡仍然是高興的。它不知道這事等著他們的是什麼,但確定不是好事。不管了,有事,現在也是兩副肩膀。   李仁義一個人在屋裡坐著,一直沒有動過一樣。老王在一邊坐著,沒話,桌上放著一盤蓋飯,也沒了熱氣。看著他們進來,老王沒言聲,自顧自的走了。看著楊桂英進來,李仁義站了起來,讓他們坐下,倒了一杯水放在她麵前。楊桂英搓著手站起來,平常來她總是拿著菜或者茶葉什麼的,老漢也就是點點頭忙著,不拒絕也沒感謝。這是頭一次這麼客氣,又很正式。   女子,我聽他說你叫桂英,沒敢問,你跟我老大現在是個啥情況?李仁義直接得驚人,而李青山低著頭默不作聲。   哦,叔,我覺得好著呢,你要有啥不放心,你問他。楊桂英看著李青山。   你知道他以前的大刑為啥不?   知道。   我給你說哦,可能他又攤上事了,怕把你耽誤了,我是他老人,要勸一下你。   叔,你這啥話嘛!有事咱商量麼,說不上啥耽誤,他是啥人我認了。楊桂英站起來,絲毫不含糊。李青山抬頭看著她,她沒有一點猶豫的意思。   不說清楚連累別人呢,我不虧人,警察懷疑他可跟人命有牽連。李仁義很平靜的說著,楊桂英嘴張了張,不知該怎麼接這句話。她坐下了,想了想,看著李青山:是你不是你?   不是,可就眼看著說是呢。李青山直視著她。   不是就不是了,我還能信他旁人不成,誰愛死叫死去,咱過咱地。   我看他是在這兒待不住了,想讓他走,這槐穎,看不是他的地方,容不下。   哦,走,走就走,這爛地方咱說走就走了,叔你說地對著呢。楊桂英連個絆兒都沒打,眼睛裡還閃出些亮兒來:他沒乾,警察尋他,那車就先跑不成了,等於把那一堆人都牽連上了,那些人都有過大刑,他咋在那兒等活兒?   是啊,我在這兒多少年了,他為啥乾這我知道,到我這店裡來,天天伺候人,我就是這了,他要再枉成我這,那有個啥奔頭呢。李仁義望著門外,老王像是要進來,他擺擺手,示意沒空,老王悻悻的扭身回了。   我也想走。李青山低著頭,手裡的煙燒完了,他還看著它怎麼滅。李仁義拿出一張銀行卡放在他麵前:密碼是123456,走吧,再待,都是囉爛。說完,李仁義起身,跟剛開張一樣,開始一樣樣的收拾。不像是發生過什麼事,又像是什麼事都結束了。   他倆站起來的時候,李青山沒有拿銀行卡,隻是把煙頭擰在煙灰缸裡。出門時,李仁義說:拿上,等我死了,回來把我跟你媽埋一塊兒。   說走就走,可去哪裡才是一站呢。楊桂英不含糊,拉著李青山先回到攤子上,馬上就問誰願意接這個生意,鄰家嚇裡一跳,這正是旺季啊。這比去哪裡要簡單多了,哪怕有不知遠近的拆遷,還是有更多市場外的人覬覦著裡麵的人流。楊桂英隻問了鄰家,就有更多的人說是馬上來談價錢。李青山和她坐在一堆針織品裡,看著人來人往也不去招呼。他看著她顯然飽滿的情緒,卻有些絕望:桂英,你走了,娃咋辦?   那就是個孽種,我也是虧了先人了,我不是愛在這兒,是一個人到哪兒還不就這樣子,走,有你我就知道到哪兒去了。楊桂英咬著嘴唇,回憶裡的不堪回首還是難以消散。   你說去哪兒?   義烏,在浙江,都說這市場多少東西都是從那兒來的,能造那麼多東西的地方,我不信就多咱兩張嘴。   嗯,行,汽車站就有長途車,睡一晚上就到了。李青山看著天上的濃雲:到那兒不下雪,這一陣兒應該還暖和著呢。   等咱差不多安定了,就把你爸接過去,愛開飯館再開,我給他打下手……   老陸看著小鄭,遞給他一根煙,小鄭馬上站起來接著。他覺得這事還得聽老陸的,自己怎麼都行,隻要是既能查下去又不傷了張連誌的這門特殊的親戚就行。老陸覺得有些吃驚,小鄭穩穩當當的,這一筆畫得要說確實潦草了。查人家,大刑才放回來幾年,是他,那是罪有應得;要不是,不管張連誌跟李仁義的遠近,與小鄭都會多少有些芥蒂。他不想跟張連誌說這些,自己的女婿自己了解,他肯定不會對這事兒說什麼,而在背後不透個話兒,等於連他也防了。要說這也是紀律,不過公事也都得是人乾的。那一家安善良民,與世無爭,沒往下進行都能覺著是虧欠了他。小鄭因為這樣想才來找他拿主意,覺得這已經不像隻是破案了。   你覺得像不像他弄地?   說不清楚,比對的樣本可能明天才送去,再快也得一禮拜才能出來。   那咱這時候就把這事說開了,有點著急,你想是不是?   是啊,那你看要不要跟連誌說,就說,看墓園的老漢說他跟誰去過,應該是李青山,連誌在那以後跟我說過他姐去世了,你說他姐是我給尋著的,當時聽了我都不知道該說啥,唉,他們也不知道咋了,在城裡,愣是不認識,幾十年。   給你說啥呢麼,唉,這我都不能問,想來都是傷心事。   按說,還是跟他上山殺羊那一天我才往李青山這兒靠的,就是不因為這,也得靠上李青山。   遲早的事,他咋都得出來,都是一查,這誰都沒辦法,那要不然你先給連誌說一下吧,起碼你得問問那一天的事。   陸叔,你這麼說我就踏實了,你說啥時候就啥時候。   今兒我想哦,他值班著呢,明早上才回來呢,那明兒晚上你來,我看情況提前先問一下他現在跟李師到底是個啥遠近。   好,聽你的。小鄭像是有了指望一樣,眉頭舒展開了。因為有陸叔,他容不得閃失。就這,從萬花筒開始的這個雪球還滾到這麼大,老人家挨了兩頓,打在他身上,就是抽自己的筋。這又逼到他家門口了,不支應都不行。雪又開始飄下來,小鄭往天上望了望,完全不知道明天該是什麼局麵。那些推杯換盞一盤一碟的菜,該是怎麼個滋味。   小馬知道接下裡的進度時,還是更客觀一些。作為局外人,目前所有的可疑指標就李青山最高,要是做個數字模型作為依據的話,誰都會決定先將他一查到底。但是按照規程,提審人家是不可能,但這個力度顯然不夠。   鄭哥,對著呢,沒有萬全之策,謹慎更對,咱還要活人呢,我就是覺得上人對著呢,萬一有個失手可又懸上了,你說呢?   領導開始不同意,說這要鋪開實際上就把話也傳開了,人言可畏,又是個十幾年大刑的人,逼不得,還是我爭取的,除了你,再就是老彭了,隻有咱幾個能說明白,其他人你咋給人解釋?酒一喝,一頓飯全城就都知道了,還能說到陸叔身上去,這日子還咋過呢。   行,就看著,絕對不行動,看報告出來也就最多十天半個月。   我這就給老彭說去。他們的車往前開的時候,雨刷器掃著雪花,路旁有人打雪仗,笑得歡快,就是這麼冷,也舍不得回家。   老彭是沒想到還會有這樣的聯係,前因後果一聽,他拍著小鄭說:不能大張旗鼓,咱這地方就是這,一傳開了就走樣兒,往下就更難查了,是不是連誌他外甥咱先不管,你放心,我光看著,他跑我都不管,我最惜命了,你尋我就對了。   彭……叔,說到做到哦,不準伸手。   彭哥,誰是你叔?多說一句,你得給局裡說一聲,萬一有個情況動作不能慢。   現在備勤的人不少,隨叫隨到。   事已至此,現在已經這樣了,就趕緊過去吧,最好過得快一點,安穩一點。小鄭還沒到家,小馬的電話就來了:幾個攝像頭都好著呢,我今晚上就在他單元門口了。   唉,你也是,今晚就先睡覺,明兒白天……   沒事。   你趕緊回,他跑不了,這時候跑案子就算破了,咱徹底踏實了。小鄭不由分說的掛了電話。車裡得多冷啊,這要是一夜的雪,小馬在那兒守著,那他也得去陪著,關鍵沒這個必要。李青山要跑,跑得最好有技術含量,像在墓園一樣的利落。小鄭想這些的時候,李青山和楊桂英正躺在床上等著天亮。攤兒已經轉讓了,明早結賬;車先讓別人開著去吧——今天有人已經遞話過來,把事了了再來趴活兒吧;明天下午從汽車站出發,後天天亮的時候,就到了義烏——一個應該比城裡更好活下去的地方,肯定暖和。   隻要能在一起,槐穎就是最差的去處。他把最好的年紀折在這裡,她在這裡溺水般掙紮。一切都將告別以後重新開始,義烏,就是另一個世界。她從來沒有把那輛印著“槐穎-義烏”的大客車和自己聯係起來。世界就是城裡這麼大,就是市場那麼大,從村莊那麼大到這麼大,繼而像是囚徒般的身不由己,直到那個“孽種”的父親逃亡,被捕,鎮川監獄裡多了一個“十五年”,又為她的生命裡送來了一個過去的“十五年”,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看來就是躲不過去,不由得不信。不過她更相信,人生會就此逆轉,過上苦盡甘來的好日子。人生都要受苦,先受了,以後就不受了。她迷迷糊糊睡著了,有綠水青山,而天上飄著雪花,恍惚間不知身在何處。   李青山一直沒睡著,作為一個有“經驗”的人,他不知道走不走得了。而為什麼不走呢?這個鬼地方,就不該回來。今天父親一說出來讓他走,其實是他們恍然大悟——根本不應該存在於這個地方的人,何必勉強在立錐之地為難自己,還奢望所謂的以後。沒有比走更恰當的方式了,一分鐘都不要再停留,連墳都不上。跟死人牽扯上了聯係,就像那種氣息難以散去,是不是這輩子就再也擺脫不了的淵藪,那為什麼還要長這麼大,就為把自己撕碎了再縫縫補補,繼續湊合著活嗎?李青山想起那年進看守所大門的時候,武警手中的鋼槍,墻頭的電網,窗口的欄桿,一個個呆苶奇怪的麵孔……他到現在還不適應街上的人肆意說笑,追逐嬉笑,喝醉了吐一地……等等等等,在他看來近乎瘋狂,如夢境裡的極樂與絕望,他這輩子已經無法理解了。當心裡有一半的黑暗時,光亮的那一部分總像是要被吞噬。提防每一個可能的危機,就是手足無措的坐以待斃。明知是湍流,也該縱身一躍。   他們在暗夜裡輾轉,已經從這裡到義烏,到鎮川監獄,一拳一腳的傷痕,產床上的生不如死,如同一個人從空中墜落,漫長的滯留,像是砸在地麵以後還會輕輕彈起,隻有些灰塵被光線射穿,過往的疼痛僅僅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