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毒的意義(1 / 1)

草撫刻弧 相似性 1732 字 2024-03-17

瑞市警察學院   刑偵陳教授正在講解行兇手段。他認為罪是強加給人的約束,犯罪即越線。如何避免犯罪?行兇者使用的手段非常重要。   “上一節課,我講到沖動犯罪中的特例,就是使用毒藥或者有毒物質。今天,我詳細講一下毒的意義。”   罪犯使用投毒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說是犯罪手段中非常惡劣的。不管動機如何,使用毒就是想神不知鬼不覺。這種罪犯有強烈僥幸心理,也是對社會非常危險的存在!   陳教授講了幾個案例,共同點都是對受害人產生極大的惡意。這也是犯罪動機中普遍的。   “接下來,我再講一個預謀投毒中的特例。也就是你們推崇的《完美犯罪》中的投毒案!”   “我知道。就是那個因愛而變態,容不得妻子和陌生男子交流。投毒把妻子變成植物人。被識破後還親手把妻子殺死了!真的太可惡了。”陸如悅搶先說道。   本以為陳教授會誇獎一番這個陸局長的外甥女,沒想到冷著臉讓她站起來到最後罰站。   “憑什麼,難道我說錯了嗎?書裡麵就是這麼寫的……”   陸如悅還想反駁,金依然拽了她一下。隻好在同學們嘲笑的目光,走到最後的角落站著。金依然的父親可是瑞市專管刑偵的副市長,在學院裡沒幾個人敢對她無禮。   陳教授講完後,大家都是受益匪淺。陸如悅慚愧低下了頭。對於,毒的意義。可以說陳教授是第二,沒有人敢稱第一。他親身經歷過類似案件很多很多,當時如果緊靠證據是根本不能抓到罪犯的!   正當陳教授準備下課,陽理舉手提問:“陳教授,您對鼠井鎮的投毒事件怎麼看?”   陳教授似乎早就知道有人會問這個,但對陽理提出還是有點驚訝。陽理是一個安靜的學生,成績偏上。   “對對對。這個也是我們想問的。鼠井鎮到現在都沒有找到嫌疑人。”   “陳教授,你肯定知道的。”   “我隻能說,嫌疑人不應該是一個人。”   陳教授的話一出,低下就熱烈討論起來了。   與此同時,鼠井鎮根據上麵派下來的刑偵專家建議。從各個出事的家庭內部尋找線索後,震驚發現作案手法與《完美犯罪》中的一模一樣!   “果然是模仿犯罪嗎?”   “如果是這樣,應該趕緊把那破書禁了。”   “沒錯。不知道有多少會鋌而走險的隱藏犯罪!”   “投毒是隱秘的,一旦做到書中的手法,真的會看不出來。”   “對呀。家屬不報案,醫院就會以正常死亡下結論。太可怕了!”   專家們強烈譴責瑞市的出版社怎麼可以把這種危險的書籍流入市場,全國又不是都像瑞市有那樣的高科技手段!   陳教授對鼠井鎮的分析,馬上在警察學院裡引起反響。其他教授們都不屑與之爭學生們的熱捧。除了死對頭都教授,都教授是一個堅定以證據為破案前提者。而陳教授是根據人際關係鎖定目標的高手。對於,模仿犯的作案可以百分百確定從認識的人下手最為穩妥。但當模仿犯熟悉了作案手法,接下來的目標就難說了。這也是模仿犯的可怕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