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腿法》 衛韜半躺在家中柴房,兩垛柴火中間的隱蔽空間。 手中拿著那部獸皮書冊,看入了神。 在他的身邊,還放著兩幅畫風迥異的圖卷。 一個是胖道士身上的“人體解剖圖”。 一個是孫道子衣內的“抽象派畫作”。 經過許久的研究,尤其是對比紅線拳和穿山腿內練之法之後。 衛韜終於能將那幅人體圖看懂了一些。 那些標記的紋路和點位,應該就是氣血運行的線路,以及類似於竅穴的關鍵節點。 但是,人體圖上的線條紋路實在太過紛繁復雜。 很多地方甚至突然間從一條分化出數條、十數支路線。 還有的地方出現數十道紋路毫無征兆合而為一的現象等等。 讓人一頭霧水,完全搞不清楚狀況。 更不敢蒙頭瞎練,萬一若是練出了問題,絕對會是無法彌補的大問題。 將胖道士和孫道子的兩幅圖案收起藏好,衛韜將全部精神沉浸在穿山腿法內練之法中,不知不覺間已經起身,在柴房中練習了起來。 鐵腿派的穿山腿法,從本質上來看,和紅線拳倒是有著許多相通之處。 首先,兩種內練之法都延續了鍛皮、煉筋、凝血等修行境界。 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紅線拳的氣血運行路線主要集中在手臂和雙拳; 穿山腿則是注重鍛煉雙腿,修行到凝血層次之後,一腿踢出猶如大斧斬落,威力不在紅玉錘之下。 嘭! 嘭嘭嘭!!! 栽在院子裡的拳樁微微顫動。 衛韜收回閃電般踢出的右腿,感受皮膚下方的氣血運轉變化,轉身回到廚房。 嘩啦啦! 一鍋煮沸的藥湯被倒進桶裡。 散發出濃鬱的苦澀味道。 衛韜脫掉鞋襪,一咬牙將雙腿浸入滾燙的藥液,按照書上記錄的方式,開始了新一輪的氣血運轉。 一天時間很快過去。 當夜幕降臨之時,一包袱調配好的藥材已經被用掉了大半。 衛韜將雙腿從藥桶中拔出,擦乾後來到院內,那根練拳的鐵樁近前。 激發氣血,力沉雙腿,閃電般踢出兩腳。 嘭嘭! 鐵樁左右搖晃,發出刺耳的摩擦聲。 他下低頭,仔細觀察著氣血湧動時膨脹壯大的雙腿,緩緩呼出一口白氣。 隻用了一天時間。 他便已經達到了穿山腿的入門要求。 真正進入到了鍛皮的層次。 和當初修習紅線拳時,三個月不得其門而入的情況相比,簡直是天上地下的差別。 對於這個結果,衛韜倒是相當平靜。 心如止水,毫無波瀾。 畢竟他已經將紅線拳修到了凝血層次,甚至達成了登峰造極百分之百的成就,此時再轉回頭來進行穿山腿的基礎練習, 就像是一個初中生,回頭再去做幼小銜接的作業,自然是水到渠成,毫無阻礙。 但是,在完成入門,正式進入到穿山腿的修行之後,衛韜便明顯感覺到速度放緩變慢了下來。 氣血運行路線需要一點點去擴張。 雙腿的皮肉筋膜,同樣需要持之以恒外敷內服藥液,循序漸進磨練打熬。 除非是現在還有多餘的金幣可用,否則絕無可能一步登天,連續破境。 吃過晚飯,衛韜一直修行到午夜時分。 直到包袱裡所有的藥材全部消耗殆盡,才意猶未盡停了下來。 …………………… 夜深人靜。 化雪時的涼意侵入屋內。 沒有生火取暖的房間冷如冰窖。 不過衛韜所居的臥房內溫暖如春,墻邊的火爐正在靜靜燃燒,通過排氣管道將熱量傳導到屋子的每一個角落。 躺在柔軟寬敞的床上,他一時間還是沒有任何的困意。 不停思索著兩種內練之法的修行要點。 紅線拳,著重激發凝練手臂氣血。 穿山腿,則將修行重點放在了腿部。 那麼,如果他能夠將兩種武學同時修行到凝血層次的話,豈不是意味著要比單修一門多出了將近一倍的氣血總量? 若是再考慮到兩種修行法門各自的打法殺招,最終必將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恐怖結果。 思維繼續發散。 衛韜忽然從床上坐直身體。 紅線拳的最高層次,乃是赤練雙線境界。 而按照手中這部《穿山腿法》最後提到的,當凝血圓滿之後,便可以嘗試沖擊最高的血蓮境界。 血蓮境界,同樣也分為單蓮和雙蓮。 雙蓮,就意味著左右雙腿全部達到了血蓮境界。 由此而步步生蓮,罕逢敵手。 衛韜想到此處,乾脆下床,端起桌上的茶壺,將裡麵已經涼了的茶水一飲而盡。 血蓮,對應紅線。 步步生蓮,則對應著赤練雙線。 如果他能夠將紅線拳和穿山腿全部練到最高層次,豈不是出手便是步步生蓮,赤練雙線!? 冰冷的茶水刺激著精神。 也讓他變得更加興奮。 更進一步去想的話。 既然有紅線拳、穿山腿這樣的內練之法,那是不是還可以有專門鍛煉胸腹肩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甚至是腦袋的內練之法? 先假設它有,那麼如果將它們全部修行到凝血之上的層次,又會是怎樣的一種美妙景象? 光是想一想就讓人心曠神怡,難以自持。 或許其他武者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將這麼多門武學修行到凝血圓滿。 但是他可以去嘗試啊。 大師兄譚磐達到凝血境界後,還需要先重點凝練一隻手臂,然後才輪到第二隻手臂。 但是他不需要啊。 狀態欄打開之後,隻要投入金幣。 那便是“左右互搏、齊頭並進”。 不存在誰先誰後,誰強誰弱的情況。 天色大亮。 衛韜按照慣例在街邊吃了混沌和肉餅,然後來到了武館。 入了內院後,他直奔藥房。 準備從裡麵找到修行穿山腿所需要的藥材。 藥房的門竟然是半掩著的。 還從裡麵傳出細細的說話聲。 衛韜心生疑惑,手中悄無聲息扣住兩枚金錢鏢。 一邊暗運氣血,一邊推開了藥房的木門。 吱呀一聲輕響。 幾個人同時抬起頭來,朝著門口看了過來。 雙方麵麵相覷,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裡麵竟然是大師兄譚磐,帶著三個女人在那裡熬藥。 當然,主要工作是由譚磐來做,黃交蕓和兩個侍女在一旁打下手。 她們沒有經驗,又沒有力氣,也隻能是做一些瑣碎的雜活。 不給真正調配熬製藥劑的譚磐添亂,已經是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