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1碗酥肉粉》的反饋(1 / 1)

方德華看到的第一個反響是《一碗酥肉粉》。   這篇文章出現在周三的《桂省日報》上,他不知道是什麼情況,不過心裡十分高興。   其實雜誌社也不清楚是怎麼回事。   一月刊才出沒多久,就收到《桂省日報》電話,表明想轉載這篇文章。   韋主編與謝編輯都認定此文能得到眾多報刊雜誌的轉載,隻是沒想到這麼快。   後來方德華才得知,原來是陸紹錦在私下幫忙牽的線。   他路過報刊亭時看到有《桂省文學》新刊,想到朋友方德華曾經在這上麵發表作品,於是就停下來翻看。   打開目錄就看到有“德華”兩字,等讀完作品之後,他為之感動,也佩服德華的才華。   等回到日報社,他找到主編並向他推薦此文。   主編看後立即拍板轉載!   一是文好,二是積極向上,充滿真善美,三是文中的背景就在省內!非常值得刊登!   於曉嵐也沒想到能那麼快就在省報出現,周一剛找文化局局長談,結果說是商量商量。   周三下午就來人告知此事已經拍板決定“全縣推廣此文”,尤以教育局、文旅局為重心。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方德華的大名徹徹底底響徹全縣。   作為母校,豎縣高中得到領導誇獎。   作為工作單位,圖書館收到表揚。   若是再早一年,說不定還能評上一個先進工作者!   ---------------   《桂省文學》雜誌社,主編辦公室。   韋忠燁丟給謝東方一支煙,點燃後說:“猜猜下一個轉載的是哪個雜誌?”   謝東方接過煙放在腦後:“不猜,反正哪家轉載都會標注轉載自《桂省文學》。”   “你小子就是滑頭!看最新一期的《今古傳奇》了嗎?”   “看了。這期德華有兩本小說,隻是他為何用另外一個筆名?五白這名字不知道有啥含義。”見主編不斷吞吐煙霧,謝東方也忍不住點燃香煙。   “不清楚,你可以去信問問他。你注意到沒有,他們已經從季刊改為雙月刊。”   “你的意思是,因為德華的這部《誅仙》,他們就改刊?”   “沒錯。這仙俠小說雖然沒啥深度,文筆也不咋滴,但勝在內容新奇曲折,肯定能大爆!160萬足夠他們吃好多期老本!”   韋主編即使不喜歡這種類型,但也不得不承認它的潛力!在一霎那間,都有種想開辦一個通俗刊物的沖動!   謝東方點點頭:“回頭打探一下他們的發行量就知道。聽說上一期就已經破了他們的記錄,這期可能還要再破。”   “這小子,真想關他小黑屋,讓他好好寫文學!寫啥通俗小說,真是浪費天賦啊!”韋主編搖搖頭。   “主編,德華不是還有另一篇小說嗎?省裡也有好幾份通俗刊物。”   經謝東方這一提醒,韋忠燁反應過來:“行,我跟他們通通氣。嘿嘿,賣個人情。”   這兩年,《金田》、《柳絮》、《小說報》、《西江月》等雜誌因連載通俗文學作品,銷量早就將《桂省文學》拋在身後,躋身百萬的刊物。   ---------   又過幾天,讀者的反饋也陸續開始。   謝東方再次美滋滋的坐在編輯室裡拆信,不時朗讀兩句讀者的誇獎。   這期的主打小說得到讀者們的一致好評,尤以中年讀者的反響強烈,紛紛表示一邊看一邊流淚,極為感同身受!   “小時候家境不好,隻有逢年過節才吃上一口肉。那時候非常羨慕能有肉吃的城裡人。一年我的生日,爸爸特意為我進山打獵,雖然得到一隻兔子,但也不幸受傷。”   “我媽媽就是這樣的人,自己舍不得吃,但經常將好吃的留給我。現在生活好了,她還是保留著這一習慣。”   “我拿著此文讀給我媽媽和女兒聽,我們三人都忍不住落淚。溫馨之中充滿積極,值得每年都品讀一次!”   “若不是從小得到鄉親們的幫助和鼓勵,我可能也進不了大學教學。”   “作者以豐富的閱歷,細微的洞察力,將一個平淡的故事寫得感人至深,寫作功力深不可測!”   “小時候的味道是如此美味,因為它注入了感情、善良,還有期待。”   “作者是豎縣人嗎?我看著這裡麵的情形非常熟悉,不知道裡麵說的粉店是不是我經常去吃的哪家?”   ……   看到這個來信,謝東方突然想到:莫非真有這家粉店?   心裡被勾起嗦粉的欲望。   這些寄來的信件中,不少是直接寄給方德華的。   隨後的半個多月裡,編輯們發現這期的讀者來信比任何時候都多。   直接標明寄給作者的信超過任何一期的作者。   謝東方乾脆攢下這些信件,到時候再一起寄給方德華,給他一個大驚喜!   幾天過去,雜誌社再次感受到小說的影響力。   發行部的編輯反應,各地雜誌幾乎銷磬,要求加送。   “主編,要不要加印?”   自從銷量穩定之後,每一期雜誌都有點庫存,萬萬沒想到這開年紅給人的驚喜那麼厲害。   “加,”看著同事們的期待,他咬咬牙說“再加印兩萬本!”   等同事們走後,他才拿起本期雜誌到隔壁作協晃蕩。   ---------------------   在的時間裡,雜誌社陸續接到其他省份一些報刊的轉載邀請。   “鈴鈴鈴!”   一天,編輯室的電話響起。   “喂,你好,《桂省文學》雜誌社!哪位?”   “你好,我是《讀者文摘》編輯肖揚。我們報刊想轉載貴司一月刊上的《一碗酥肉粉》,希望得到貴司的允許。”   “肖同誌你好,我叫謝東方。轉載沒問題,回頭發一份轉載申請函過來就行。”   “好。你們這一期雜誌內容非常棒!”   掛完電話,謝東方立即跑進主編辦公室,高興的說:“主編,《讀者文摘》來電話了!”   韋忠燁臉上堆起笑容:“淡定,意料之中的事!”   一個月後,雜誌社終於收到大刊的轉載邀請。   此次是《讀者文摘》!絕對的大刊!   1983年的發行量就突破136萬!   這將意味著作者將會走出桂省,為全國讀者熟知!   隔兩天,編輯室又接到《青年文摘》打來電話,同樣是轉載請求。   《青年文摘》一樣是大刊,1984年的發行量突破百萬。   “哈哈,主編,咱雜誌一月刊大出風頭啊!”   “以後等德華成為大作家,誰也不敢否認這是由我們雜誌社一手挖掘的。”   “我看今年的短篇小說獎項很有戲!”   一想到自己手下出現一篇十佳短篇小說的作者,兩人就興奮不已。   -----------------   豎縣高中,高三(1)班,晚讀課。   劉國強站在門口,靜靜聽著臺上的女生朗讀《一碗酥肉粉》。   當愛人李麗媛拿回雜誌之後,他就意識到這篇文章的潛力。   這種平淡的溫馨,又充滿向上的力量,正是這個時代大多數普通百姓的寫照。   所以在他拿到雜誌的第一個周日晚讀課上,他就請同學們朗讀。   臺上女生眼睛逐漸濕潤,聲音也漸漸哽咽,臺下亦是如此。   一些女生更是忍不住埋頭聳肩。   聽著教室裡淅淅瀝瀝的哭聲,劉國強上講臺說:   “這個小說的作者是你們都認識的人,也就是你們的學長方德華。他通過這個小說告訴我們,困難和挫折是常有的事情,但不能因此而放棄。我們要學會堅強麵對生活的不幸,用自己的行動去改變命運,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同時,我們也要學會珍惜身邊的人,用關愛和尊重去溫暖他們的心靈。”   聽到作者是方德華,學生們的聲音小了許多,紛紛露出震驚的表情。   一想到學長那變態的成績,大家又露出不愧是學霸的表情。   劉國強看大夥心態平靜些許,開始布置作業:“嗯,這周的作文題目就是讀後感,周五之前交上來。”   作為方德華的前班主任,他的動作很快。   其他班級等到教育局發來通知,才開始學習這篇文章。   一時間,全縣中學都認真閱讀此文,在校生聞之泣下。   “方家粉之都”也隨之得到破天的曝光度,成為刻在他們記憶中的美味!   復讀班裡的男生們怎麼也想不通,《精武英雄》小說的作者竟能寫出如此溫馨感人的文學作品。   一邊是通俗小說,一邊是傳統文學。   最後隻能歸結於天賦。   陳永滿更是帶著一種特別的情緒寫作文。   心想,幸好這文章還不會出現在試卷上,要不然我肯定拿題目去問德華,嘿嘿。   文化館更是直接舉辦一期以“溫馨與愛”為主題的文學主題展,將它與《背影》、《回憶我的母親》和《項脊軒誌》等名作一起展示,還特意邀請方德華作為首日嘉賓,但被他謝絕了。   旅遊局根據小說的內容,直接將酥肉粉列為豎縣的特色之一。   若是有人質疑,直接將小說亮出。   -----------------   隨著省報的報道,方家粉之都的名氣在桂省一下子打開名氣,紛紛記住這家充滿人情味的粉店。   許多讀者認為這家粉店是小說的虛構。   也有好事者,趁著出差親自實地考察,意外發現居然真的存在。   味道也如同小說裡描繪的那樣,讓人回味無窮。   等好事者回到老家、單位,就開始吹噓所見所聞,並表示這酥肉粉果然名不虛傳,你們要是吃到就懂的。   聽眾半信半疑。   其後,隨著《讀者文摘》和《青年文摘》轉載,《一碗酥肉粉》出現在全國讀者的麵前,賺足了文學愛好者的眼淚與感動,“德華”這個作者在他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他們看到作者介紹上寫的18歲時,更加覺得不可思議。   一時間,全國讀者都知道桂省出了一個18歲的作家新秀。   同一時間,酥肉粉在全國各地大火,華南幾省就不用說了,傳統美食。   其他省份的家長紛紛嘗試製作酥肉,隻因為孩子看了文章後,紛紛嚷著要吃一碗酥肉粉!   一些作家對此文的評論也陸續見報。   比如,陸老就親自撰文:   “簡潔的文字,平淡的生活,真摯的情感。作者德華用樸實無華的文字描繪出生活的艱辛與美好,堅韌與溫情。一碗酥肉粉既是美食,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縮影,也是華夏民族的特性。”   其他評論家認為“此文是1985年的驚喜。它用平淡的故事向我們展示母子三人在困境中努力奮鬥,最終戰勝困難。其中讓我感動的是路人對於母子三人的關懷與幫助。這讓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力量。”   --------------------------------   年前的一天,帶著墨鏡的張旭突然出現在方德華麵前,給了他一個大驚喜。   由於他不小心透露與作者認識,被報社派出協助記者進行熱點采訪。   “這是我們綠城晚報的記者,甘相文。”   在他旁邊是一個身材魁梧的男記者,帶著鴨舌帽和眼鏡,膚色黝黑,鏡片下的眼神犀利而敏銳,仿佛能洞察人心。白色襯衫搭配深色的西褲和皮鞋,胸口袋裡插著一支鋼筆,顯得非常專業。   這次前來主要是對作者進行采訪,了解作品背後的故事,順便再看看小說裡的粉店是否存在。   “作品其實是在筆會上誕生,我和……”   方德華將兩人請入圖書館,稍微相互介紹一番,就到裡麵書架旁與兩人聊起來。   “故事裡的老板有原原型,他是方家粉之都的廚師。其餘的都沒有原型。母子三人的故事是源自於以前聽聞說的助人故事,我是正好將其與時代結合一起進行創作。”   “粉店當然存在,而且味道保證讓你滿意。”   聽方德華誇誇而談半小時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甘相文又去采訪圖書館四人以及高中母校的老師,了解更多作者的信息。   最後才跟他一起去品嘗酥肉粉!   一口下去,不枉此行!   張旭一個勁埋怨上次沒帶他們過來品嘗!   吃完後,對著飯店、酥肉粉以及方興偉一頓亂拍!   等幾天後方德華看到采訪報道,才發現自己被誇得就像一個天才少年!在圖書館捧著書看的樣子格外年前帥氣!   采訪中道出方德華的悲慘身世,與他一路出色的學習成績形成強烈對比。再到高考的悲情,又與他成為作家形成反差!   不過記者也指出,作者似乎有借小說給方家粉之都打廣告的嫌疑,即便它很美味,可能是桂省最好吃的酥肉粉。   一時間,省城人民都知道小說的粉店乃真實存在。   周末的跨城美食之旅頓時開啟。   方家粉之都的客流量逐漸變大,讓人喜不自禁。   等方德華後知後覺發現方家粉之都的影響力時,連忙讓是十三公派人去申請商標!   接著感慨:若是在後世,憑借著這個品牌影響力,就能收割加盟商!   另一個意外之喜,就是記者在采訪中曝光了“圖書館捐贈”、“援助”計劃。   這是館長有意道出,不是為了政績,而是為了增加圖書。   民間捐贈的圖書隨之而來,每個人捐的不多,但積累起來也是一個客觀的數字。   隨著事件的發酵,一些企業也參與進來。   圖書館收到的書籍大增!   援助計劃持續且快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