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舌尖上的華夏(1 / 1)

三人聊了一會,寧傑就將張旭打發回去,讓告訴陸紹錦最新地址。   兩人走在80年代的桂省大學,處處都是洋溢著匆忙、自信的大學生。   這個時候,他們是真正的天之驕子。   方德華看著這些大學生,似乎看到前世自己的校園生活,臉上露出一絲回憶。   寧傑卻以為他在羨慕:“羨慕大學生活吧?不然你也回去復讀再試試?”   見寧傑誤會,方德華也沒有解釋,換了話題:“寧老師,我最近開始籌備一部科幻小說,裡麵涉及很多物理學、天文學的知識。你也知道我的學歷,所以想請你幫我介紹一兩位相關的老師,我向他們請教相關知識。”   “哦,你啥時候又轉行寫科幻了?你那篇酥肉粉寫得很不錯嘛。”寧傑一聽,來了興趣。   意思是,別老轉往其他文學。   方德華笑著回答:“我對科幻挺感興趣的,都已經發表兩個作品了。”   寧傑眼神透露意思驚訝:“沒想到啊。明天你過來,我給你認識兩位教授。”   “那感情好。麻煩寧老師,晚上陪你喝個痛快。”   方德華大喜,這下作品應該差不多就能搞定了。   “有啥麻煩的。對了,你今晚住哪?要不到學校住?”寧傑又關心的問。   學校裡的招待間更加便宜,確實是出於好心。   “不用,有地方住了。”方德華婉拒,晚上可能要和張旭聊聊。   兩人一邊逛校園一邊聊天,寧傑不停為他介紹桂省大學的人文歷史。   期間談及《精武英雄》時,寧傑還誇方德華故事寫得精彩,就連他們學校的大學生都有很多人買來觀看,但也暗暗提醒他應該專注於嚴肅文學。   因為這個時候,通俗文學的地位太低。   寧傑看到這篇的時候,認為方德華有成為名家的潛質。   寫嚴肅文學成名的作家,出門都是各地的座上賓。   通俗文學出身的嘛,除非達到金庸古龍的程度。   方德華心領神會,表示以後會多關注社會、民生、歷史,但沒具體說要寫什麼內容。   --------------------------------   晚上六點半,幾人在桂省大學後麵的一條街道邊的大排檔碰麵。   “德華,這是我愛人蘇依依,在省電臺工作。”   下班時候,正好蘇依依過來,聽到與一作家聚會,於是就一同過來。   “這是方德華,《一碗酥肉粉》的作者。”   “幸會幸會!”   蘇依依臉蛋微圓,雙眼皮大眼睛,唇紅齒白,聲音溫和,給人一種小家碧玉的感覺。   她見到方德華,驚詫於作者的年輕。   本以為寫出如此佳作的是一個有閱歷的中年人,沒想到竟然是個小年輕。   後生可畏!   張旭也去接她女朋友馬夢琦過來蹭飯。   大家剛一落座,張旭就招呼服務員上幾瓶啤酒,舉著酒杯大聲說:“首先,讓我們共同慶賀德華喜提摩托車。乾!”   陸紹錦笑著說:“單車變摩托,確實值得舉杯。”   “這還得感謝旭哥的幫忙,要不然我也買不到這摩托。”方德華舉著酒杯回應,一飲而盡。   寧傑順口問一句:“德華,這車多少錢?”   張旭搶答:“四千五!”   嘶!嘶!   陸紹錦搖搖頭自嘲說:“工作那麼多年,讓我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都很難。作家真賺錢啊!”   方德華趕緊碰上一杯說:“陸哥,你謙虛了。有一個這麼漂亮賢惠的嫂子,你還有啥不滿足。”   剛才喝了小半杯的蘇依依臉色微紅,笑盈盈接過話:“那要不要嫂子幫你介紹幾個漂亮的對象。我們電臺有不少單身的美女哦。”   張旭怪笑一聲說:“依依姐,德華的眼光高得很。我讓琦琦給他介紹對象他都不要。”   “就是。文工團的美女更多。”馬夢琦附和。   還是寧傑解圍:“德華不是那麼膚淺的人,他肯定要找一個美麗又知性的女子。對不對,德華。”   “還是寧老師懂我,來乾一杯。”   寧傑喝了一杯問陸紹錦:“你們咋不帶孩子過來?”   陸紹錦也跟著喝了一杯:“他外婆接走了,周末他們帶。”   “喲,周末又可以過兩人世界。”張旭起哄。   方德華見話題不在自己身上後,趕緊問:“對了,依依姐,你在電臺裡做什麼工作?”   蘇依依:“我就是一個播音員。”   “那不就是主播?”方德華發出驚嘆。   馬夢琦拉著蘇依依的手說:“我依依姐是省臺臺柱子。你沒聽過省電臺的節目嗎?沒覺得她聲音有點熟悉嗎?”   “各位觀眾朋友,這裡是桂省廣播電臺,我是主持人依依……哎呦!”   張旭還沒模仿完,就被馬依依用紙巾砸了一下。   方德華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我沒有收音機!”   “哈哈哈!”   眾人莞爾。   六人又圍著方德華的作品聊了半天,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紛紛問他最近有啥作品。   “作品有,等我寫完再給你們說。不過,我現在有一個更好的想法,非常適合依依姐。”方德華拍拍圓鼓鼓的肚子,裡麵全是啤酒。   自從知道蘇依依在電臺工作後,他就產生一個想法,也算是還陸紹錦的人情。   見幾人來了興趣,方德華一一道出:   “現在電臺有很多內容,新聞、小說、風土人情等等。但是,我好像發現它畢竟少美食節目。”   “我的想法是,可以出一個介紹各地美食的播音節目,包括歷史來源、做法、味道等等,也算是風土人情吧。節目名字就叫做“舌尖上的華夏”!”   陸紹錦沉思片刻後說:“這美食節目看不到圖片、視頻,應該不會吸引人吧。”   方德華一臉認真且肯定的說:“不需要視頻圖片也能讓人產生食欲,隻要關於美食的文字描述足夠畫麵感。”   他從後世過來,舌尖上的中國的火爆,可不僅僅是拍攝的功勞,還有那一聽就讓人誘發食欲的解說旁白。   “高端的食材,往往隻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   “最樸素的食材,也能在舌尖上展現出中國的無盡風味。”   “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隻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係統,一頭鎖定了千裡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牽絆著記憶深處的故鄉。”   ……   一句句能牽動觀眾情感的解說詞,才是重點。   它們直接走進觀眾的味覺神經之中。